文档详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议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63KB
约5页
文档ID:29065975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议_第1页
1/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建议 (一)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二)多头管理、体制分散;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影响; (四)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 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城镇居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保险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社会保险金的征集管理和调剂使用制度被停止,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退休金、医疗费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使社会保险变成了“企业保险”不但使职工失去了保障,也给负担过重的企业的经营发展施加了沉重的压力 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重建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颁布,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退休条件有所放宽,鼓励提前退休。

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到60%~75%缴费率从1978年的2.8%增加到11015年的10.6% 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系统由企业负责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属典型的受益基准制,保障水平较高,其覆盖面主要是国有企业 值得指出的是,直到90年代中期,改革主要针对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进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变化不大 中国部分地区在社会保障改革方面走在前面,一些国有企业在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从80年代初已经试行社会统筹的方法,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上海市的养老保险改革始于11013年,现在已覆盖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覆盖面达到97%(上海市劳动局,11017) 由于我国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落后,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整个社保体系中占有及其关键的位置 我国农村社保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发生偏移社会学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但社会公平一直是核心问题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应该是以追求社会公平为价值目标,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指导一切社会政策都是为经济政策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配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理念只能让位于或偏移于效率优先的理念因此,面对我国城乡收入的逐渐扩大和当前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边缘化和弱势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政府将更多的社会保障资源投向了城镇居民在这种价值理念支配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出现了偏差例如,该制度“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仅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于乡镇企业的资金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拥有较多乡镇企业的地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建议 (一)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二)多头管理、体制分散;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影响; (四)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 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城镇居民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社会保险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社会保险金的征集管理和调剂使用制度被停止,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退休金、医疗费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使社会保险变成了“企业保险”不但使职工失去了保障,也给负担过重的企业的经营发展施加了沉重的压力 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重建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颁布,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退休条件有所放宽,鼓励提前退休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到60%~75%缴费率从1978年的2.8%增加到11015年的10.6% 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系统由企业负责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属典型的受益基准制,保障水平较高,其覆盖面主要是国有企业 值得指出的是,直到90年代中期,改革主要针对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进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变化不大 中国部分地区在社会保障改革方面走在前面,一些国有企业在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从80年代初已经试行社会统筹的方法,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上海市的养老保险改革始于11013年,现在已覆盖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覆盖面达到97%(上海市劳动局,11017) 由于我国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落后,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整个社保体系中占有及其关键的位置。

我国农村社保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价值理念发生偏移社会学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但社会公平一直是核心问题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应该是以追求社会公平为价值目标,旨在保障公民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指导一切社会政策都是为经济政策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配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理念只能让位于或偏移于效率优先的理念因此,面对我国城乡收入的逐渐扩大和当前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边缘化和弱势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政府将更多的社会保障资源投向了城镇居民在这种价值理念支配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出现了偏差例如,该制度“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仅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对乡镇企业支付的养老保险资金予以税前列支”,集体补助也主要是来自于乡镇企业的资金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拥有较多乡镇企业的地区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