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坦克电台到坦克C3I系统模板

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99KB
约6页
文档ID:290085128
从坦克电台到坦克C3I系统模板_第1页
1/6

从坦克电台到坦克 C3I 系统早期坦克通信靠信鸽 坦克通信设备, 是坦克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不过,在早期的坦克上, 却没什么通信设备 在震耳欲聋的坦克上, 车内乘员联系靠“肢体语言”——车长命令驾驶员右转向, 便用大皮靴蹬一下驾驶员的右肩; 左转向蹬左肩; 蹬一下头就停车; 使劲蹬一下头, 就急停车…… 驾驶员当然不会很舒服 坦克对外通信, 要靠信鸽 一战中, 英军就有军用通信车 说它是“通信车”, 实际是个“鸽子笼”, 由当时伦敦的双层大巴士改装, 装有上百只鸽子这种通信车兼作邮政车,为前线士兵运去信件和包裹 不用说, 这种通信方法是相当原始的 此外, 信号枪和信号旗等, 也能用来通信,但只能传递特殊的、规定的“语言”和命令, 同样相当原始坦克无线电台的运用, 才开创了坦克通信装置的新篇章 坦克电台发展的“三部曲” 无疑, 坦克通信装置中, 最重要的部件是坦克无线电台。

最早装到坦克上的无线电台, 是英国马可尼公司制成的世界上第一部坦克用调幅短波无线电台 1928 年开始,大量装到英国坦克上 坦克无线电台的发展, 明显地经历了三个阶段, 算作是坦克电台发展的“三部曲”吧 ! 第一个阶段是电子管时代, 从二战期间直到 60 年代初期, 大约经历了 20 年的光景, 以调幅无线电台为主, 抗干扰能力差 第二个阶段是晶体管时代,从 60 年代初期到 70 年代末期,也差不多近 20 年的时间,以调频无线电台为主,抗干扰能力得到增强第三个阶段是集成电路时代,从大都采用了集成电路, 并采用了跳频技术和密钥技术,80 年代至今的无线电台,保密和抗干扰能力更强, 可靠性更高然而,不管是哪一代无线电台, 统统都是收发信机, 即兼有收信机和发 信机的双重功能, 既能收听到我方的语音信息, 又能向对方发出语音信息, 靠胸前开关来确定是“收”还是“发”。

通俗点说, 坦克无线电台既是“广播电台”, 又是“收音机”不过, 拿坦克电台来收听广播可听不见,因为工作波段不一样, 坦克电台工作在短波段 (10 ~200 米)和超短波波段 (3.3 ~ 10 米) ,通信的距离也就是 20 千米的样子现代坦克无线电台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跳频技术和加装了保密机所谓跳频技术,就是在坦克无线电台发信的过程中不断地、自动地变换发射频率,以防敌方干扰或窃听的技术, 有慢调频、 中调频和快调频之分, 慢调频的变换频率 为 1~ 20 次/秒,中调频为 50~500z: k /秒,快调频为 1000 次/秒以上,以中调频为主 显然, 调频的频率变换系列是随机的, 而且即使是慢调频也是自动进行的,按预先约定好的程序进行,我方能“听得懂”;而敌方得到的就是一堆乱码,是无用的信息英军在 1982 年的马岛之战中就使用了调频电台,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至于保密机, 它是一种用于语音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装置, 除了进行语音信息的模/数和数/模转换外, 还要在数字信号阶段加入密码信号进行“混合”和收方的解码, 不经过解码的信号就跟“鸟语”差不多, 敌人自然无法听得懂。

坦克电台的发射功率可达 50 瓦,接受灵敏度约为 1 微伏,通信距离一般为 20~ 35 千米坦克电台属于战术电台的一种, 通信距离有限 对坦克电台的独特要求是抗震性能要好,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并有抗噪声、防潮、防水和防尘功能 坦克车内通话器 坦克车内通话器主要用于乘员间互相通话,外联络通常和坦克电台配套使用车内通话器由通话盒、也可供乘员控制电台对工作帽、 胸前开关及电缆组成车内通话器实际上是一个声放大器, 和一般的对讲机差不多,不过,一般的对讲机是无线的, 而车内通话器是靠电缆来传递声音信号的 当然, 声音的震动首先要变为电信号 车长和炮长使用的通话盒用于乘员问内部通话和控制电台对外通信; 而驾驶员和装填手使用的通话盒只用于坦克内部的通话 一些新型车内通话器, 所有乘员都可以利用通话盒控制电台对外联络 “多功能”的坦克帽坦克兵的坦克帽很是特别, 它除了有突出的橡胶棱带来保护乘员头部外, 还和通信 有密切关系。

坦克帽上的耳机和喉头送话器都是为通话服务的耳机是全密封的,既隔开了坦克内部的噪声, 又能清晰地听到由电缆传来的电信号转换成的声音; 喉头送话器相当于话筒, 不过, 一般的话筒是靠空气振动传播声音的, 而喉头送话器则是声带的振动直接推动喉头送话器膜片的振动, 再转换为电信号的, 道理很简单,坦克内部的噪声特别大,往往在 100~ 110 分贝之间,根本不可能通过话筒传递乘员说话的声音所以, 坦克乘员在带上坦克帽之后, 一定要把下边的带子系紧, 以便使喉头送话器紧贴喉头 当然, 东西方坦克的坦克帽在外观上有很大的不同,一看便能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坦克兵, 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 坦克天线种种坦克天线是用来辐射无线电信号的可以说, 只要是无线通信, 便离不开天线, 即使是小巧的, 也总有一个短短的天线来辐射射频信号 由于有遍布各处的中继站,你才能充分享受的便利。

如果你到了深山老林里,即使你的再高级,恐怕也打不出、 收不进任何信号 坦克的通信联络是用来作战的, 能保证战役范围 内的通信联络即可 坦克天线有杆式的、 框式( 环形 )天线、 鞭形天线和应急天线等, 以杆式天线应用最为广泛 杆式天线有点像小“半导体”上的拉杆天线, 一般分为几节,全部接起来后可达 4~ 5 米,是“远距离”通信的保证天线越长,通信距离越远一般说, 4 米长的天线,通信距离可达 20~ 30 千米; 2 米长的天线,通信距离就只有 10 多千米了当然,长长的天线,对坦克过障碍是一个负担;而且长长的天线也最容易受损, 这也是要有应急天线 ( 即备份天线 ) 的道理 坦克无线电台的天线为收发双工天线,结构相对较简单 其实, 天线的学问还是蛮大的, 像电视的天线,雷达的天线等,在天线的材料、结构、方向指向、阻抗匹配、馈线的传输效率等方面都是挺有讲究的 在雷达专业中, “天线”就是一门课程。

坦克 C3I 系统 ABC 近二三十年来,坦克通信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在:从单纯的通信向“指挥、控制、 通信一体化”发展; 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发展;从单纯的语音信息向多媒体视频图像发展; 从简单的一对一通话到信息共享、 实时组网发展 形象点说, 就是从“收音机加对讲机”转变到“彩电 ( 彩显) 加计算机, 再加上互联网”可以说,坦克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 (C3I 系统) 是当今坦克上发展最快的系统之一 近一二十年来, 还有人将计算机 (Computer) 也加进去, 成为C4I 系统 甚至还有的军事专家将监视 (S) 和侦察 (R) 也包括进去, 成为 C4ISR 系统,越搞越复杂其实,基本上还是 C3I 系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