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289424738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三国鼎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鼎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3、有历史记载最早的扬州城是A邗城B广陵城C唐城D旧城4、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孙权曹操刘备曹丕诸葛亮袁绍ABCD5、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6、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

2、响最大?()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7、南京是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吴国B辽代C北宋D元朝8、曹操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军队,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9、“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东晋ABCD10、在三国鼎立形势图中,数字1处政权的建立者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曹丕11、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灿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

3、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_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城濮之战12、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1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1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式?()15、东汉末年的各路军阀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的是()A刘备B袁绍C曹操D孙权16、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

4、许多与三国有关的故事。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三顾茅庐D官渡之战17、 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18、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19、一位同学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请说出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是在()A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B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C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D公

5、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20、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二、填空题()21、我国古代许多著名战役推动中国历史进程。(1)电视剧封神榜中武王伐纣的关键战役_。(2)电视剧神话中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_。(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在安徽境内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4)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场地理位置位于最南面的是_。2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_;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_。23、古代史上发生过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发生在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役是( )。24、_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黄

6、河中下游地区;_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五、问答题()七、综合题()25、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小题1】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6分)错误:(2分)理由:(4分)【小题2】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了御史大夫来监察京师百官,并在“十三州部”设立刺史,来监察地方民众的言论。(6分)错误:(2分)理由:(4分)【小题3】东汉末年,曹操“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6分)错误:(2分)理由:(4分)26、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是旅行者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游历。(1)在采访孟子和韩非时,他们回答的治国主张各是什么?(2分

7、)(2)公元1世纪你在匈奴看到一位汉族公主她是_,西汉与匈奴和与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3)你在查阅史籍时快点“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问三国到南北朝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或长江流域 1分)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4)三国两晋时期发生了三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些战役中,失败一方的相同原因是_(1分)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有何历史意义?(2分)27、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答案:(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

8、答案:(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答案:(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答案:28、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哪三国?(6分)(2)其中A、B、C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3分)(3)其中发生在E的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分)(4)F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它就是现今的什么地方?(1分)29、填图题,读图填空(每空2分,共6分)写出左图中的国家名称A_B_C_30、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9、,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1分)(2)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3分)(3)这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你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如何对待?(2分)(4)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的计谋,请你说出几个来。(2分)31、探究题(15分)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

10、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朝?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4)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32、材料一:黄龙二年春正月谴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三国志吴书材料二:元祖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并给银符,往使琉球。元史琉球传材料三

1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四:如图胡锦涛会见连战汪辜会谈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三国时期和元朝时台湾先后被称为和(2分)(2)根据材料三,“去年”是近代台湾离开祖国怀抱的年份,这一年是年。(1分)(3)根据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台湾问题,确立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政策已成功解决了哪些地区的回归。(4分)(4)在1993年“汪辜会谈”中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协议?(2分)(5)当前台湾的一小撮分分裂分子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积极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办?(2分)33、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4、下面是一些关于诸葛亮的材料:(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它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的诗句,诗人用八阵图来表示诸葛亮政治、军事上的谋略。(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赵藩题的对联,此联实质上是对诸葛亮提出了批评,诸葛亮虽能“攻心”,但“好战”仍是一大失策,最终使统一大业功败垂成,根源在于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小论文。35、(5分)有关三国的历史小故事,你一定知道不少。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