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浅易得文言文

上传人:hua****92 文档编号:289417949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浅易得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翻译浅易得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翻译浅易得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翻译浅易得文言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翻译浅易得文言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译浅易得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浅易得文言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译浅易得文言文【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翻译浅易的文言文.精品文档.解牛之道【教学缘起】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古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 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虽然给学生讲了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学生翻译的文言语句仍然不尽如人意。 什么原因?第一和学生文言字词的积累单薄有直接关系;第二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训练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关系。 如果把“文言文翻译”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考虑学生完成文言翻译训练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再结合文言文翻译时学生所必备的知识和方法的精要介绍,设计出

2、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合理有效的训练程序,这才有望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说明:笔者使用的是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 教材重点篇目有劝学师说六国论阿房宫赋等;读本中有田单列传(节选)、淝水之战(节选)、过秦论等【教学过程】一、明确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直译能力。 二、牛刀一试(当堂测试)设计意图所选三句,均来自重点课文,均以突出直译训练为目的。 希望真实暴露学生翻译的问题,以便测后讲析。 测试示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三、解牛之道(课堂讲练)设计意图由理论推动实

3、践,讲练结合;由学生暴露问题引出教师解决问题,注重技法点拨和规律总结;由教材精讲到读本训练,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注重教学层次。 1精要介绍翻译的原则、要求,并示例明确“直译”“意译”概念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练习示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

4、连却之。 (六国论)(说明:所选句子为后面解牛之道2“六字法”提供例句。 体现虚词的“删”,体现省略的“补”,体现句序的“调”)所谓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按原文表达的大意翻译。 练习示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投影显示)例比较“锱铢”如何意译?译1: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做泥沙一样呢?译2:为什么搜刮时不留颗粒,挥霍时看做泥沙?译3:为什么搜刮别人一丝一毫也不放过,(而)挥霍起来像泥沙(一样不加珍惜)?(讲析)“一分一厘”是长度单位;“颗粒”还是借代,等于没有翻译;“锱铢”是重量单位,锱、铢连用,形

5、容极为细微。 “一丝一毫”的翻译相对好一些。 完整句比较之后,发现没有一个是完全让人满意的翻译,可以自己翻译一个: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极为细微的东西都穷尽了,挥霍它们时却像用泥沙一样(毫不珍惜)?(投影显示)例比较哪一个翻译更好?译1: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译2:起义军振臂一呼,函谷关顿时攻破。 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啊一片焦土!译3: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烧焦了的土!(讲析)“揭竿而起”是意译,但未能和“叫”对应,不如“振臂一呼”或“呐喊起来”,译1将隐含的历史事件、历

6、史人物明确出来,但如果没有注解则很难翻译。 译2和译3比较,就发现译2虽简洁但句意不明,而且“函谷举”的被动特点也没有体现出来;明显译3更好。 因为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这一种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更符合学生对文意的准确把握。 2精要介绍翻译的方法,联系已完成的8句练习来引证“六字法”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 删,就是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 如:某些句首的发语词、语气词,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

7、替换古代词语。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简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调,就是调整语序,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贯,就是将文言中带修辞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因为文言文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练习示例在学生接受了文言文翻译的“六

8、字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堂已经完成的八个句子,指出和“六字法”对应的句例。 如:体现虚词的“删”;体现省略的“补”;体现句序的“调”。 三、游刃有余(巩固训练)设计意图精选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配套语文读本二”的过秦论田单列传淝水之战例子,训练学生对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 如画线句的直译,“衔枚”“悬军深入”的意译,其他如专用名词、通假字、省略句等力图全面体现“六字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能力。 训练作业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画线处)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9、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史记田单列传)11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练习答案】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向外物借助罢了。 我赞许他能够履行古

10、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 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见前文课堂投影显示。 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

11、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五千壮士又随后悄然无声地杀来,而城里的人乘机擂鼓呐喊,紧紧跟随在后面,甚至连老弱妇孺都手持铜器,敲得震天价响,和城外的呐喊声汇合成惊天动地的声浪。 燕军非常害怕,大败而逃。 齐国人在乱军之中杀死了燕国的主将骑劫。 燕军纷乱,溃散逃命,齐军紧紧追击溃逃的敌军,所经过的城镇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 11前秦军队紧靠肥水(也作“淝水”)而摆开阵势,晋军不能渡河。 谢玄派遣使臣对平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而布置阵势又逼近水边,这是准备持久作战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战的做法。 如果移动阵势稍微后退一点儿,让晋国军队得以渡河,以此来决定胜负,不也很好吗?”秦国

12、的众将都说:“我们兵多,他们兵少,不如阻止他们,使他们不能攻上来,可万分安全。 ”秦兵大败,自己互相践踏而死的,遮蔽了田野,堵塞了河流。 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人十之七八。 【课后反思】目前的日常文言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低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存在相当严重的“零散”问题:既是文言教材编写缺少系统性,显得非常零散,又是文言文教学缺少效率意识。 例如,苏教版课标本高中语文,整体上以人文内涵来组织课文单元,以学习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变化来组织安排教学程序,所选取的文章虽然都很

13、经典,但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却缺少一个明确的序列,犹如一粒粒珍珠,散落了一地,却不知如何将它们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饰品。 其“文言文”部分完全不顾及文言文体的特殊性,不顾及教学的合逻辑的程序性,不顾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困难,只是依附于人文专题,没有一点系统的影子。 和人教社早在2000年10月出版的周正逵主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必修)文言读本(上下)相比较,就不难发现,苏教版新课程教材以人文专题组编文言文,实际上是文言文教材编写在科学性上的严重倒退。 其实叶圣陶早在1979年1月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书面发言探讨语文教学问题要重视调查研究一文中就说过:“特别需要调查和

14、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 为了培养应具备的听、说、读、写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才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对于这个问题。 咱们至今还是心里没有数。 至于教材选多少篇,选取哪些篇,这些篇怎么编排,我看未必是关键问题,也未必能说得出多少道理来咱们一向在选和编的方向讨论得多,在训练项目和步骤方面研究得少,这种情形需要改变。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2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叶圣陶的话质朴而透彻,这话已说了近30年,我们的教材还没有多少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文言教材编写的严重零散,导致文言教学时间的零散,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存在大量的“反生”现象,即陌生、熟悉、再陌生,宝贵的文言语感消耗在这个过程中。 而且大多数老师教授文言文仍然以“讲课文”为主,缺少总体的系统训练意识;考试评价又存在脱离教学实际的严重偏差,日常阶段性考试脱离学生的日常学习范围,高中三个年级的文言考卷几乎是可以通用的。 如果能编写出围绕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的教材,给学生相对完整的系统学习时间,老师们多一些能力训练意识,考试评价发挥正常的功能,那么不愁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不能提高。 事实上,我们现在文言文教学所花费的时间并不少,但为什么却没有理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