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289274840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辽宁省丹东市重点名校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教育部采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解决了“三点半难题”。B小周来到百色市旅游风景示范区,游览了靖西古龙山峡谷群、西林宫保府等风景点。C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对于广大青少年十分熟悉,该影片引来无数点赞。D今年,我市新增“百

2、色山茶油”“隆林板栗”“德保山楂”三个现代特色农业产品。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B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C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柳宗元、欧阳修,两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D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

3、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C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得,读两三遍就得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4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A陨落(rn) 扶掖(y) 秕谷(b) 心无旁骛(w)B亵渎(d) 拮据(j) 恣睢(su) 恪尽职守(k)C愕然() 煞白(sh) 辗转(zhn) 涕泗横流(s)D忐忑(tn) 谀词(y) 抽噎(y) 一抔黄土(pu)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应当/答应 强制/强身健

4、体 崭露头角/锋芒毕露B发酵/咆哮 绮丽/犄角之势 风驰电掣/提纲挈领C着凉/着迷 否定/否极泰来 度日如年/度德量力D辍学/点缀 赡养/瞻前顾后 众口铄金/闪烁其词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阳江日报讯(记者/张影 通讯员/许和)17日,市扬爱志愿者协会的敬老分队志愿者陪伴四位独居老人来到市区三廉公园,开展户外游园活动,让老人感受春日里的美景和爱的陪伴。当天上午,四位独居老人在志愿者的陪伴下畅游了三廉公园,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家住阳东区东城镇金村的独居老人项伯坦言,他已经近十年没有来过市区的公园了,这次多亏了志愿者,他才能来到市区新建的公园,看到这番热闹景象,十分开心。除了陪伴老人逛公园,志

5、愿者还精心准备了核桃包、千层糕、卤水鸡脚、水果沙拉、猪肠碌等小食,与老人边吃边唠家常。此外,志愿者还与老人们一起玩游戏、唱红歌等,陪伴四位独居老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段新闻的主要内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_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对“志愿者”的赞赏。志愿者如和煦的春风,吹拂了一颗颗绝望的心灵,让独居的老人重新展露幸福的笑容;_,_,_。7用诗文原句填空。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得道者多助,_。(孟子)自强不息是很多优秀作品的主旋律。杜甫的“_,_

6、”道出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一句体现了她渴望冲破束缚,能像大鹏那样自由翱翔。8初中三年所读的名著中,总有些文字留在你的记忆中,总有些人物触动你的心弦,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与感受,完成表格。序号书名人物主要情节人物点评骆驼祥子 虎 妞 _工于心计 _沈琼枝 到南京卖文作诗,并以此为生 特立独行 简爱简 爱婚事受阻毅然离开所爱的人_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请简要赏析第三句中“护”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7、。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

8、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畚锸: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媒蘖: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锻炼:故意加罪于人。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子瞻,苏轼的表字。古代,在孩子出

9、生不久,父母除了给孩子起名外还会取字。B试礼部,唐宋时省试由尚书省主持举行的国家级科举考试。初由吏部主持,后移为礼部执掌,皆属尚书省,故又称省试。C通判,古代的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D甲子,干支之一。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B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C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D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

10、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B苏轼成年即已博学精通经传历史,后来读庄子,产生共鸣。C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时,苏轼就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D黄河在曹村决口,苏轼就率领兵卒筑起东南长堤,最终保全了徐州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

11、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到毫米。但即便这样也不够精细,不能满足各行业及公众的需求。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比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

12、,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可以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

13、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18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以前,12小时的预报中就只反映一个要素值,现在有了更精细的逐3小时预报,可以反映不同时段的要素值。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预报。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

14、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同时基于精细的智能网格预报开展的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影响预报准确率也会大大提高。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人工智能对预报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阿尔法狗”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喂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气象与围棋都有所不同,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大气没有拾升水汽无法凝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