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288345916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苏科版】江苏省丹阳市重点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狂妄自大 妖娆 嬉闹 根深地固B恼羞成怒 旁鹜 深邃 自知之名C吹毛求疵 牡蛎 风骚 重蹈覆辙D孜孜不倦 要决 愕然 恃才放旷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虚忘 顷刻 筛子 异想天开B荒唐 隐匿 洋溢 无缘无顾C窝行 隧

2、洞 翡翠 一气呵成D憋闷 苍茫 熏陶 无精打采3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B“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一句中的“水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一句中将“毛孔”比作“嘴”,很形象。D设问在句中起强调的作用,比如“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

3、的一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5诗文默写。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才的并不多,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_,_。”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诗歌是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

4、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_,_”;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你“_,_”;生活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谆谆告诫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名著阅读。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

5、“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小说_,作者是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二、阅读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

6、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长洲尤翁开钱典。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伏其识。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钱典:当铺。詈(l)语:

7、骂人的话。事:量词。件,样。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尝舟行过市桥 ( ) 翁徐谕之曰 ( )其中必有所恃 ( ) 人伏其识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其人得二件, 默然而去A日出而林霏开(岳阳楼记)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一则)D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知 尤 富 可 诈 既 不 获 则 移 于 他 家 耳。4翻译下列句子。 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一则5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8文言文阅读李鲈习西洋之

8、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于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中,前之却之,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

9、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虚器:空的器皿。前之却之:前前后后的看。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地,日为一线 为:成为B不得借光 得:能C以是以无光也 是:这(此)D犹夫水然 犹:尤其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D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3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C吾既已言

10、之王已(公输)D必以分人(曹刿论战)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本不发光,是借助太阳光才明亮的。B李鲈认为月食时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见到的才是真月亮。C李鲈用打鱼人叉鱼来说理,化抽象为具体,说服力强。D文章采用问答的方式,既可以增强趣味性,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又可以使说明事理的思路更清晰。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

11、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

12、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本文作者是_(朝代)著名文学家_(人名)。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岁赋其二(_)汪然出涕曰(_)曩与吾祖居者(_)以尽吾齿(_)3选文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异蛇”之“异”?4如何理解蒋氏称自己的生活“熙熙而乐

13、”?5我们初中阶段还学过本文作者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请写出题目。结合选文分析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官员。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天气预报,向着“精准”快步跑“看天色可能会下雨,出门时要带把伞吗?”这样的疑问,几乎人人都有过。夏天,总怕有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到了冬天,又盼着一觉醒来世界银装素裹。过去以周、天为单位,以市县为区域进行的气象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日常生活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希望随时随地查询天气10分钟后会不会下雨?自己所处的街道降雪量会有多少?应运而生的智能网格预报,可以解答大家的疑问,提供更精细、更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以往传统的天气预报是城镇预报,只用单个的

14、预报点表示一个县城或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这种预报方式缺点较明显,时间空间精度低、预报天数短、气象要素少。在如今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一天只做两次更新的传统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中国气象局提出“网格预报”这一概念,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天气预报的这些弊端。如果把我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想象成由多个边长为5公里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那么公众就生活、工作在一个个网格里。网格预报就是针对这些正方形小区域,实现空间上的精准化预报。具体而言,是从传统的大城市预报发展到县、乡镇,甚至村,到现在的任意点位预报。网格预报在时间间隔上也更精细,从原来的只区分白天黑夜,发展为逐3小时、逐1小时甚至分钟级间隔预报,即时更新,方便公众根据局地天气对自己出行等活动做出更精准的安排。此外,原来的城市预报只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预报涵盖的要素更丰富,仅降水天气就分为雨、雪、雨夹雪、冻雨等。除了更“细心”,网格预报还更“理性”。相对传统的等级预报和定性预报,如今的预报正在向定量化转化。比如,从原来的“小中大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