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8320506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与中国历史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国春秋 建国60年,惠州的城市面貌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跨越: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6平方公里发展到2008年末的180.5平方公里;从 “惠州一条街,两片砖瓦房”,发展到现在处处高楼林立,高档商住楼盘遍布;从最初只有3条绿化街道,到如今道路建到哪儿,绿化跟到哪儿,到2008年末城镇化率为61.27;道路总面积从近30万平方米,到2008年末已达1798万平方米惠州已成功摘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金牌,成为大亚湾畔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几年惠州实施南进北拓、东西伸延的城市发展战略,从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扩张,着力

2、构筑山水优美、生态和谐的组团式城市。随着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的推进,将拉动惠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惠州向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迈进。建国60年惠城勇立潮头争当排头兵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很短的一瞬间,但在共和国茁壮成长60年中,惠城区从经济贫瘪的起点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征程。紧随着国家变革的步伐,历经改革开放前后的一波三折和高歌猛进。惠城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接受时代的洗礼,勇当时代的弄潮儿,以实践真切地诠释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科学涵义。60年巨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阶段:经济发展一波三折(建国后的前30年)60年前的惠城区,是一个

3、寂寂无闻,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城区面积仅为1.6平方公里,人口仅7.4万人。建国初期,百业萧条,全区基本是以单一的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型农业经济。工业发展历经坎途 建国后,惠城区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上起步,在1949-1957年的3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发展度过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到195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096万元,为1949年的3倍多,之后历经“二五”时期的停滞状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遇到严重挫折,一批工厂下马。再经历1966-1976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对工业生产的严重冲击。全区工业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征途。商业发展充满计划经济的浓重色

4、彩 建国后的前30年,商贸市场充满了计划经济的浓重色彩,发展相对缓慢。从五十年代开始,生活日用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低 建国初期,惠州城区仅有公私立小学10间,建国前,惠城区地瘠民贫,卫生条件恶劣,医疗机构只有民国政府设立的惠阳卫生院,设备简陋,医务人员少,有名无实;教会主办的“惠安”、“若瑟”两间医院。建国初期,全区卫生技术人员仅有63人,除此之外,只有40多家私人诊所和医药商店。第二阶段:拨乱反正指引方向,展翼腾飞之势初显(1978-1988)1978年,惠城区尚未正式建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之路正式启航。党中央为各地勾勒出了发展图变求强的大致

5、方向和基本思路,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惠城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展开。经济总量在调整中壮大 这一时期,惠城区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惠城区总体经济实力相当薄弱,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惠城区历届班子紧紧围绕中央决策的指导精神,牢牢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农业迎来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第一个十年,农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惠城区在1984年前后完成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确立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大大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被抑制已久的生产要素迸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结构变化。在种植业结构中,经

6、济作物比重上升,粮食作物比重下降。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198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78年减少5.9万亩,但粮食亩产提高了62斤。显示在这一经济调整起步的时期,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对农业生产的导向。工业生产在薄弱中起步 这一阶段,惠城区确立了“立足本市(原惠州市),发挥优势,轻工为主,外引内联,搞活经济”的经济建设方针,促使工业生产在改革中持续增长。改革开放前夕,惠城区工业经济相对薄弱,产品种类少、质量低。1978,几无现代工业可言。1978年下半年开始引进“三来一补”,适时提出了办实业、打基础、增强后劲的思路。陆续投产了无酒精啤酒、易拉罐、纸筒管、山羊皮革、

7、瓦楞纸、家用电器等生产线,成为奠定经济基础的重要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放开搞活的政策造就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文革”时期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发展缓慢,1978年至1983年,乡镇企业受原材料缺乏等因素制约,在拉锯中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扩张 国有单位引领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开放初期十年,投资总量迅速扩大。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主体,国有单位投资占全社会投资超过4成,而国有单位投资中超过6成投向了更新改造。反映了国有企业该时期在设备购置、技术革新上投入力度加大。值得一提的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动了投资的增长。地区商业中心角色突出 惠城区是当时惠阳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是惠阳地

8、区的经济文化及商业中心。改革开放前,棉布、肥皂、食糖等生活用品凭票定量供应,商品交易的计划色彩浓重,逐渐取消票证制度,敞开供应,商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集贸市场方兴未艾。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多,商品流通开始向集贸市场集中。桥东市场、南门市场、龙丰市场、下角市场等集贸市场正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国营商场是商品配售的主要载体。活跃的经济活动带旺住宿餐饮业。文革时期被取消的茶市、夜宵、酒宴又逐步回复,原来惨淡经营的住宿餐饮业再次焕发生机,当时较为出名的有东兴酒家、东江酒店、东坡酒楼、花园宾馆等酒家(店)。对外经济从空白到飞跃 1978年后,惠城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实际利

9、用外资起步于1979年,当年仅有7万美元。1978年下半年开始引进“三来一补”,1978-1987年共签订“三来一补”项目666宗,“三来一补”主要从事服装、电子、纺织、塑料、皮革等轻工行业,轻工业比重在逐渐加大。这一时期,国企的发展初现疲态,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的资金于技术为区内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外贸发展缓慢,进出口均不活跃。财政金融逐步突破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金融体制发生深刻变化,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惠城经济的发展。第三阶段:市场化改革再谱华章(1989-2002)1988年,惠城区正式建制,原惠州市(县级市)改为新设立的惠城区(县级),是惠州市政府所在地,管辖桥东、桥西、龙丰、江

10、南、江北、河南岸、惠环、小金口、三栋、汝湖10个镇(街道),当年总人口20.86万人。“南巡讲话”促经济改革再深化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高潮。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改善 农业总产值中的农、林、牧、渔、副业比重由1988年的51.4:4.2:38.9:5.5,调整到2002年的28.4:1.1:56.3:14.2。1988年建区以来,全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2002农业增加值3.25亿元,年均增长8.7%。工业生产起步腾飞,承接产业转

11、移刺激工业经济大发展 九十年代初,先行一步的深圳特区迎来第一次产业转移,惠州地区成为承接其产业转移的后花园,大量的港台企业进入,惠城区也迎来了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机遇。产业结构变化见证工业化进程。个体私营经济造就新活力 1999年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城区个体私营经济迎来发展的历史契机。固定资产投资大跨越 1988-2002年,惠城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投资逐步走强,以及改善城市面貌而开展的大型基建项目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大跨越。房地产投资历经泡沫破灭后的“浴火重生”。1992年房地产市场投机风气盛行。“炒地皮热”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进入,过度投机催生了经济

12、泡沫, 1994年,国家明确了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直至1998年正式废除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制度,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惠城区商品房市场从此迎来真正的起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模式基本成型 在这一阶段,惠州地区投资门槛降低,出现“零门槛”。而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员。惠城区牢牢抢抓历史机遇,筑巢引凤促外向型经济大发展。 “退二进三”繁荣第三产业 这一阶段,短缺经济逐步宣告结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消费市场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买方市场取代了卖方市场,流通渠道多元化,各种经营模式如雨

13、后春笋,涌现在街头巷角。经济发展带动财力增强 财税收入印证了惠城区经济发展。第四阶段:黄金发展新时期(2003-2008)区域调整后“身高骤涨” 经济总量步入增长快车道 这一阶段惠城区的中心工作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五年中,惠城区抢抓发展新机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继续实施工业立区、科教兴区、商贸强区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惠城区实施属地统计(原属市直部分纳入惠城区统计),全区经济总量再跃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从2003年的11.2:61.7:27.1:演变为2008年3.3:59.1:37.6,正处于“二

14、三一”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扩大,基础产业实力壮大 2003年区域调整后,新划入部分乡镇以农业为主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成倍增加。畜牧业成农业新支柱。2008年畜牧业比重比2003年提高5.1个百分点,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禽肉和禽蛋等畜牧业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农业生产也从满足群众基本温饱向满足群众需求多样化转变。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工业占经济总量四分之三强 电子行业成为支柱产业。这一时期,惠城区确立了电子数码名城的发展战略,电子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目前,惠城区已形成了以电子行业(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15、)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支柱,以纺织服装、运动器材为特色的工业生产格局。品牌创建取得新成效。经过30年的发展,名牌产品的创建从无到有。全区共有TCL电话、彩电、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德赛电话、锂离子充电电池、侨兴电话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产品2个,广东省名牌12个,占全市广东省名牌产品63.2%。2008年全国电子百强中,TCL、德赛、华阳、侨兴集团分别名列第11、21、26、65名。固定资产投资跨越式扩张 在步入黄金发展期的2003-2008年,惠城的发展首先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依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一大批重点工程的推进,相继建成一批交通、能源、通信、供水、市政设施等项目,

16、使惠城的投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向型经济格局明显 2008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93亿美元,外贸出口达到125.28亿美元,是2003年的3倍,年均增长24.8%。从单位个数和就业人员看,2008年末全区共有55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8.7万人。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共计486个,从业人员25万人。比重分别达到87.3%和87.1%,外向型经济格局明显。外来资本抢滩第三产业 区域调整人口总量的扩大,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消费动力。珠三角商贸流通业向惠城扩张。人人乐、万佳、丽日等相继落户,天虹、世纪联华、沃尔玛、吉之岛、世贸购物公园等一批知名零售企业次第而至,为零售市场开辟了新阵地。国美、苏宁电器等家电零售“巨头”相继进驻竞逐本地市场。品牌餐饮住宿企业纷至沓来。这一时期,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连锁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如麦当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