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8277029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减法教学案例剖析(节选)刘加霞教授什么是“研究” ?研究就是基于经验并超越经验地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长时间地持续地深入地思考并不断实践的过程。做研究的核心是有自己的真正思考,其思考点来源于备课或课堂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持续地深入地思 考,而不能仅仅凭借感觉经验轻易地下结论.做案例研究有四个核心要素:主题故事(要详细写故事的细节八 具体问题阐述案例1: “因为本来就是加法”教学片段一:初步认识“加法”(为了认识加法,上课教师在课前有一游戏:左手拿3块糖,右 手拿2块糖,然后“合并”起来,让学生猜猜老师手里共有多少块 糖,再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一数加以验证。教师强调“合并一

2、起”、“一共”等词汇,然后正式上课。)第一个情境(用动画演示):大树上有2只小鸟,然后乂飞來1 只小鸟,现在大树上有几只小鸟?(因为是动画,最后大树上有3只 小鸟,看不出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o )学生重复该问题,教师分析强调“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 就用“加法”计算(教给学生加法的定义,学生没有感受和体验), 并列算式为:2+1=3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2”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3”表 示什么?然后抽象出:已知一部分和另部分,求整体是多少就用加 法计算。并用手势进一步强调“部分”与“整体”。(止如上课教师 所说:我班学生都会解答这个问题,我还“教”什么呢?只能进一步 地抽象

3、。)第二个情境(用动画演示):池塘里有3只鸭了,然后乂游过來 2只,现在有多少只鸭子?(画面上有5只鸭子,看不出是由“哪两 部分构成的”。)学生顺利列出算式并解答:3+2=5教师:为什么列加法?(教师的意图是“巩固练习”,因为前面 已经讲过“什么是加法”)学生1:因为本来就是加法。学生2:因为又游来了 2只。学生3:要是用减法,就表示2只鸭子游走了。(由于学生回答不符合教师的预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任何 评价与反馈)教师只好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求一共有多少只, 就是部分与部分合并起来(手势)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要是没有这个图,你能知道“3+2”为什么等于5吗? 学生4:就好比

4、马路上有车(教师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 学生5:我就是数鸭子数出来的。学生6:就用口算,一口算就知道是5。教师(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只好进一步引导):再想想5可以 分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知道了 “因为5可以分成3和2, 所以3+2二5”。然后教师让学生再“这样”说了两遍。)第丁个情境:教师同时岀示两幅图片,左边图片上有1只梨,右 边图片上有3只梨。教师:看到这幅图,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学生:您原先有1只梨,再拿来2只梨,您现在有3只梨。教师不得不一再纠正:左边有1只梨,右边有3只梨,合起来一 共有多少只梨?学生再回到“教师的思路上”,列式计算。教师再追问“1+3”为 什么

5、等于4?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数的组成与分解来说明“1+3”为什 么等于4。案例2: “是,水果,不是汽车! ”学生在理解减法以及减法计算时可能会遇到很多学习加法时所没 有遇到的困难。但加、减法也有其共性,即都是解决某类问题的“工 具”,或者是对某类问题所抽象出的数学模型。因此,学习每一种运 算的意义就是经历-个“建模”的过程,即是次“数学化”。但教 学如何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如何在该“过程”中对“减法意义” 有认识和体验?下面是北京小学魏来红老师在教学“减法的初步认 识”时所发生的故事:教学片段一:初步认识减法教师先利用电脑动画设计停车场的情境,学生很快发现了信息并 提出问题:停车场原来有5

6、辆小汽车,开走了 2辆,问停车场还剩几 辆小汽车?学生很顺畅地列算式并计算,教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教学片段二:经过操作进一步感知“减法”意义教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动手“创作” 一个用“减法” 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决。(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每个孩子都亲历“减 法”意义的感知过程,并板书出学生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减法算式, 为后续观察、比较、总结减法意义做素材准备。)教学片段三:汇报交流在交流汇报时发生了如下故事:一位小女孩到实物展台前一边演 示“小水果”学具边介绍自己刚才的操作过程:“我本来有5个小 水果,送给同桌2个,问我还剩几个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o 话音刚落,另一位男孩喊到

7、:“怎么还是5-2二3啊?重复了!不 能写到黑板上。” “我没重复,这次不是汽车,是水果。”展台前 的女孩不服气地为自己辩解。坐在下面的男孩竟站了起来反驳到:“反 正你的算式是5-2=3,还说不重复”。女孩一脸疑惑地看着教师。教师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同意男孩的看法,但也 觉得女孩说得有道理,辩论不出结果。这时教师问:“你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来表示吗? ” 于是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编岀了很多的情境:例如:教室有5个小 朋友,又走了 2个,还剩下3个。草地上有5朵小花,被小朋友摘走 了 2朵,还剩下3朵。5支铅笔,丢了两支,还剩3支,这吋刚 发完言的一名同学不肯坐下:“我还能

8、说这样的好多事儿呢,都可以 用5-2=3表示,5-2=3的木领真大呀”。教师继续捅破“那层窗户纸”:“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停车 场里,有的事情发生在教室里,还有的说的是摘花,有的说的是铅笔, 完全都不样的事,却能用同-个算式来表示呢”?孩子们终于发现, 虽然事件是不一样,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从5里面 去掉2,剩下3,所以都用5-2-3来表示。又问:“3+6二9可以表示 的事情多不多?那就个数8,都可以表示什么? ”这时候学生竟 都不去举具体的例子了,他们脱口而岀“那太多了”。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教师问:“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 其中一 个学生说:“我觉得数和算式都太神

9、奇了,能表示那 么多不同的事。”分析与诠释针对上述所提问题,在参阅文献以及教学经验基础上,做如下分 析。让学生经历“过程”,实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案例1与案例2中的“例1”的教学目的是一样的,即先初步理 解加、减法,对加减法的“结构”有一个初步认识。但案例1的老师 显然“着急”教给学生“结论”:已知-部分和另-部分,求整体是 多少就用加法计算。而案例2的老师“不着急”,只是先让学生对减 法有初步感知。因此,第二个活动设计意图就不同:第一位老师的第 二活动显然是对例1所教“结论”的巩固和强化,由于老师的两个问 题“为什么用加法? ”、“3加2为什么等于5”都非常抽象,而且 教师的理念是“刚才我已经

10、教了,现在你们就应该会用”,没有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此抽象的结论仅凭教师告知“一遍” 学生怎么能准确地“复述”呢?显然这样的教学是“教与练”,是“告 知”式的,缺少学生自己的感知、质疑与争论、思考与体验。在案例2中,教师设计的第二个活动就是“开放性”活动,通过 学生的操作、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再次感知“减法模型”, 然后再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算式”的共同之处,抽象岀“减法”, 从而理解减法意义。由于教师对“减法”的定位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案例抽象概括出其“模型”,因此,当教学中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时,教师仍能成 功地诊断出学生“争论”的本质所在一一减法也是解决某类问题的-

11、个数学模型,它关注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而非现实意义。但学生的学 习不能直接“背诵”抽象数量关系,必须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做出取 舍、抽象和概括,并让学生在质疑、争论、举例,教师及时、到位地“点拨”引导下来学习。由于学生经历的“过程”非常充分,因而学 生认识到减法解决的就是“从整体中去掉部分,求另部分”,甚 至有的学生能够感悟岀“数和算式都太神奇了”。让学主认识到“加减法是解决类问题的重要模型”,并让学生 经历“建模”的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教师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就不能 抓住教学中的生成,例如在案例1中,有学生说“就好比马路上有车, 或者”,是否该学生想说的就是“3+2二5”不仅能解决“鸭了有 多少只”,还可以解决“马路上有多少汽车”或者其他的“求和”问 题,由于教师并没有将“加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作为一个教学 目标,因而老师就没有抓住学生的生成,和反,在案例2中,由于教 师认识到“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模型”,因此,课堂就能引导学生 共同讨论“水果是否等于汽车”,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算式真神奇”, 这样的教学就不单单是计算了,而是对计算意义的深刻理解,从而带 来学生对数学的积极体验:算式真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