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8274054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乙肝的一些经与大家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关幼波辨证治疗乙肝经验关教授系我国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擅长内科及妇、儿科,1956年始就已从事肝病的临床研究,1978 年首创关幼波肝病诊疗程序,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独树一帜。关氏认为急性病毒性肝不论黄疸型和无 黃疸型,其致病因索都是以湿热为主,其中黃疸型湿热较重,无黄疸型湿热较轻,但它们乂有一个共同点, 即“肝病犯脾”,均以中州失运为主证。故在治疗时治理中州、淸利肝胆湿热的原则应贯穿于整个过程。 关氏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主张辨证施治,根据证型灵活用药,其特色概插起來为“三辨”、三婆”、“三 原则”、“两重视”:(一)三辨1. 首辨湿热轻重湿热证见纳呆,恶心,呕吐,丿犬汕腻,发热心烦,尿黄尿少。

2、若湿重于热,兼见头身困重、腹胀、便 澹、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当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若热重于湿,兼见口渴、烦 躁、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当以清热为主,兼以利湿,可用茵陈蒿汤加减;若湿热并重,当以清热利湿, 兼以解毒泻火,方用茵陈梔子银花汤加减。2. 二辨在气在血关氏认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有黄湿热较重,无黄湿热较轻”,有黄是湿热入于血分,淤阻血脉,蕴毒 生痰,淤阻血络,熏蒸肌肤而发黄疸,在治疗上淸利宜重,偏于治血;无黄是湿热入于气分,胆汁尚能循 常道而泄利,故不出现黄疸,在治疗上清利宜轻,偏于治气。实际上气与血互相关联,难以截然分开,无 黄只是偏于气分,并非完全不入血,故仍稍佐治

3、血。在临床上常可见到开始为无黄,由于治疗不及时,正 气虚衰,正不抗邪或复感外邪,湿热久蕴而入血,淤阻血分,仍可出现黄疽,相反如果治疗及时,正气渐 复,正胜邪却,湿热由血透气病情减轻,疾病口愈。3. 三辨三焦部位湿热侵入三焦,一般以偏于中上二焦、中下二焦和弥漫三焦为多见。湿热偏于中上二焦主要是看舌苔, 如苔白、黄或黄腻,并以恶心、厌汕腻;、纳呆、身重乏力为主要表现,其治疗以芳香化浊为主,药选雀香、佩兰、金银花、杏仁、橘红等;湿热偏于中下二焦主要看人小便,如黄短少、人便燥结,随证选用茵陈蒿 汤化裁;若湿热下注膀胱证见尿黄赤、丿求频、少腹急痛、尿道灼痛等,可用八正散化裁;若湿热下注大肠, 见腹痛、泄

4、痢、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用白头翁汤或葛根苓连汤化裁;若湿热弥漫三焦,则为病情危重 之象。(二)三要1. 治黃要治血,血行黃易却关氏认为黄疸主要是湿热蕴于血分,病在百脉,百脉即周身血脉,肝为藏血Z脏,与胆互为表里。所 谓“淤热发黄”、“淤血发黄”都说明黄疽是血分受病,主要是湿热淤阻血脉,所以治疗也从治血人手, 即在淸热祛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药,活血又可分为凉血活血、养血活血和温通血脉。凉血活血旨在清血中 淤热,凉血而不滞邪,使Z血脉通达,湿热得除,热邪得清,淤结得散,常用的药物有生地黄、丹皮、赤 芍、白茅根、小蓟、藕节等。养血活血的药物必须是养血而不助热,活血而祛淤滞,常用的药物冇丹参、 白芍、

5、当归、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等,用以治疗热邪灼伤阴血,血热血虚兼见者。温通血脉主要是 使用温阳通脉的药物,化散淤滞,疏通百脉,祛除寒湿,常用药有附子、桂枝等。关氏还特別指出运用活 血药有四大优点,即加快黄疸的消退,有利丁肝脾大的软缩,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缓解肝脾区的疼痛。2. 治黄要解毒,毒解黄易除当湿热久鞫蕴而成锚,或兼感疫每之时,每助热势,热助每威,必须加用解每之品,尤对现代医学的 急性炎性病变和转氨酶过高者效果显著。若不加用解毒药物,则湿热难以化散,黄疸不易消退,临床上根 据辨证,运用化湿解毒(薄荷、野菊花、雀香、佩兰、黄苓、黄连等)、凉血解毒(金银花、蒲公英、草河车、 板蓝根、土茯苓

6、、白茅根、青黛、石见穿)、通F解毒(大黄、黄柏、败酱草、白头翁、秦皮)、利湿解毒(金 钱草、车前子、车前草、木通、舉麦)等,同时配以芳香化湿的药物如董香、杏仁 橘红以开上中二焦之源, 使下焦易丁-通利。酸敛解毒则主要用丁黄疸后期,正气耗伤,病邪弥散不剧,必须在清热祛湿或温化湿滞 的基础上佐用一些酸敛解毒药物,常用五倍子、乌梅、五味子等。3. 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湿热可以生痰,痰阻血络,湿热淤阻,黄疸胶固难化。使用化痰散结,祛除胶结凝滞的湿热,痰滞得 通,可使黄疸易于消退。化痰法多与行气、活血、化淤诸法配合应用。常用药物有杏仁、橘红、莱腋了、 瓜菱等。此外,山楂消食化痰,草决明清肝热化痰,半夏

7、燥湿化痰,焦白术健脾化痰,麦冬、川贝清热养 阴化痰,海浮右淸热化痰,郁金活血化痰,旋覆花清上中焦Z顽痰,均为临证常用的药物。关氏通过多年 实践体会到,治黄疸使用治痰之法,实为治本之策。(三)三原则关氏认为急性肝炎发病急,病程短,治疗的重点在于祛邪,在急性肝炎的辨治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祛 邪与扶正的关系,并注懑以下三原则:1. 邪实正不虚阶段当以祛邪素问评热病论说:“邪Z所凑,其气必虚。”可知平素体健正气旺盛的人,一般不会感邪患病, 即使因一时Z虚,湿热Z邪内侵而发病者,由于正气能拒邪于卫分或气分,而形成正盛邪实证型,在治疗 上应以祛邪为主。若兼冇表证时要在解表的基础上佐以退黄Z法,使在表Z邪迅速

8、透达,以免湿热缠绵入 里,酿成大患。因人体正气未衰,故运用解表、利尿、通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痰等祛邪之法,祛邪 即是扶正。急性肝炎初期,体质询强,正气可支,兼外邪而见表证者,重在清热解表,佐以化湿,使之在 表Z邪迅速透达,以免缠绵久鸭。2. 邪实正虚阶段当攻补兼施i般來讲,正虚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素体虚弱,一是因病致虚。正虚是导致外邪深入机体的内在因素。 如果内侵Z邪过盛,就形成正虚邪实的证型,此时往往病情较重,治疗起來也较闲难。在这种情况下,如 果单纯补虚则可碍邪,反之若单纯祛邪则必将更损其正。故在邪实明显时治疗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在 正虚严匝时,治疗以固木为主,辅以祛邪。重要的是,木阶

9、段一定要牢记“祛邪不忘扶正,扶正勿忘祛邪 的原则”。3. 正虚邪衰则当以扶正为主正气虚弱,除上述两种原因外,还有在治疗过程中因过用泻热、通利、攻卜以及破气、破血Z剂,病 邪虽减,正气大伤,此乃因治疗不当而致虚。在正虚为主的情况下,或体内尚冇少量余邪,或复感少量外 邪,形成虚多邪少证型,主要以扶正固木为治法,令其气血充足,阴阳调和,脏腑功能吒盛,即使体内有 少量余邪也必将会山于正气的恢复而消除。这就是中医学“扶正以祛邪”的原则。但在具体运用上,也不 排除根据临床见证,在不损伤止气的情况下,辅佐一些祛邪之品,这样可达到止复邪尽的目的。(四)两重视1. 重视治愈后的巩固关氏认为急性病毒性肝炎虽然病势

10、较急,预后一般较好,但在恢复阶段必须注意调理,巩固治疗,以 防复发。湿热之邪侵入人体后,最易损伤肝脾肾三脏,造成肝郁脾虚、肝疔不足和肝胆湿热未清等证型, 如果治疗不彻底,则易复发,向慢性转化。因此,在临床上即使肝功能已恢复E常,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也不宜过早停药,而要继续治疗一个阶段加以巩固,防止复发。2. 重视辨证辨病关系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外,还应结介化验和病理检査,以确定其病因和病性。所以 治疗此证在中医辨证的同时,还要考虑辨病的问题,同时结合化验和物理检査,如祖红素、肝功能、超声 波的检查等,仔细分析,方不致谬。二、陈增潭辨证治疗乙肝经验陈氏系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专家,尤

11、損长于肝病的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他主张根据病情 的不同辨证用药。其经验概括起來,可归纳为病机“三连锁”、治则“三结合”、用药“三重点”以及注 重双向调节四个方面。(一)病机“三连锁”陈氏认为甲型肝炎是湿热蕴郁而发病,治疗用清热利湿之剂通常即可取效,而慢性乙熨肝炎则不然, 它的病因是疫毒之邪,其性有似湿热,但与i般的湿热不同:人体感邪之后,若止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 则邪留体内,隐伏血分,不仅伤正,而且扰乱气血,故可出现虎损性及失调性变化,这是慢性乙型肝炎放 基本的病机。虚损性变化是由于乙型肝炎希邪兼具湿热两重性,性似湿邪的一面伤阳伤气,性似热邪的一 面伤阴耗血,因此既可导致患者出现阴

12、虚方面的变化,如肝阴虚、肾阴虚、血虚等,又可出现阳虚方面的 变化,如脾阳虚、肾阳虚、气虚等。阴虚和阳虚的变化从性质上看是对立的,但不是互相排斥的,也就是 说并不是患者有了阴虚就不会有阳虚,或有了阳虚就不会有阴虛,而是机体脏腑阴阳两方面均遭受不同程 度的损伤,只是由于个体差片而各有偏重而已,这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的一个方面。慢性乙型肝炎除了由湿热疫毒引起的机体亏损性变化外,述可以引起多方而的失调性变化。肝藏虬 主疏泄,喜条达,肝的生理功能与气血运行是否协调通畅密切相关,肝受邪扰圾易出现的是肝郁气滞,山 于气血相随,病机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气滞而血滞,由血滞而血淤相继出现。因此,气血欠调在慢性乙型肝

13、 炎病机上是必然存在的。陈氏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演变基本是湿热疫毒Z邪内伏血分,逐步造成lE气 亏损和气血失调,这三者往往密切相关,成为三连锁的关系,临床辨证时当分析疫毒病邪的轻重浅深,气 血失调及正气亏损的程度和受累的脏腑。(二)治则“三结合”陈氏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病机的“三连锁”关系,提出祛邪、扶正、调理气血三结合的基本治疗原则, 同时指出三结合并非各占三分Z-,而是要根据病的初、中、后期进行具体辨证确定。邪的性质是湿热疫毒,邪伏部位在血分,因而祛邪治疗当然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其中应以凉血解 毒为重点。在病机上,慢性乙型肝炎既有阴阳的亏损,乂有气血的失调,一般来说,慢性迁延性肝炎的病 因

14、偏重于湿,亏损偏重在脾,失调偏重在气,临床表现以肝郁脾虛为多,其病机总的特点是偏于气分,所 以病情较轻;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因偏重于热毒,亏损偏重在肝,失调偏重在血,临床表现以阴虚血淤为多, 其病机总的特点是偏于血分,所以病情较重。因此,主张对慢性迁延性肝炎疏肝健脾不可过用行气温燥, 以免燥伤阴血,使血分热炽;对慢性活动性肝炎不可过于滋腻,以免碍宵;祛邪不可过于苦寒,以免伤仏(三)用药“三重点”用药三巫点”包括祛邪重在凉血解毒、扶正重在滋肾柔肝以及调理气血巫在凉血活血三个方面。1. 祛邪重在凉血解毒慢性乙型肝炎的病邪性质为疫毒,邪伏血分,因此用药力求入血解毒,才能使邪无隐伏Z所,失其萌 发Z机。慢

15、性肝病,病久伤正,苦寒解毒易伤脾胃,故多选用蒲公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等甘 寒Z品,甘可益脾,寒可淸热,具冇顾护营阴的作用,对于毒热劫阴尤为适宜。甘寒Z品,入血凉血,可 使毒从血清。除此还须有合理的配伍,配合清热利湿之品如茵陈、金钱草、车前子等,使毒从小便而利, 疗效更佳;与凉血活血的小蓟、水红花子、丹皮、丹参、口茅根等配伍,能更好地发挥清解血分毒热的作 用;与白芍、木瓜、山茱萸、五味子等酸味入肝经Z品相伍,可达酸甘化阴Z目的,更能顾护营阴,且可 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増生,防止向肝硬化发展。总Z,凉血与解毒药配伍得当,十分冇利于患者症状的消除、 肝功能的改善和抗原的转阴,因此,陈氏指出祛邪

16、重在凉血解毒。2. 扶正重在滋肾柔肝扶正补虛的关键在于辨认虚在何脏,以及虚的阴阳属性和程度。针对其所亏,采取补气养血,健运脾 胃,补肾滋阴等治法,选用适当的药物。由丁慢性肝炎患者体内仍有余邪,倘若补之不当,反而助邪,故 陈氏主张以平补、淡补为宜,强调用药的合理配伍,既耍有主力药乂耍有制约药,如黄罠、人参等补气药 配决明子、白茅根:党参、白术等补脾药配山楂、白蔻仁;菟丝子、枸杞子、巴戟天、仙灵脾等补肾药配 泽泻、丹皮、车前子;当归、白芍、阿胶等补血药配泽兰、水红花子;地黄、天冬、麦冬、沙参等滋阴药 配陈皮、炒谷芽、炒麦芽等。做到补气而不壅郁,补脾而不呆滞,补肾而不动火,补血而不助淤,补阴而 不滋腻。陈氏认为扶正诸法中,重在滋肾柔肝。肾为先天Z木,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最为密切,肾气的盛衰和 胸腺发育、衰退、委缩在年龄上很一致,用扶正固木的法则能捉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其中补肾较之补气、 补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