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

上传人:图*** 文档编号:287822988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三合一程序文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B市xxxxxxxx制品有限公司 Dongguan XXX Zipper Products Co., Ltd.文件编号QEO/ZYP-02-19页码4保密区分普通文件总页数4文件名称流程性文件生效日期20XX-XX-XX版本A.0制定部门管理者代表类别总纲生产过程管理程序1.0目的为了使生产有序进行,协调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使部门之间能相互协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的全过程。3.0职责3.1 生产部负责整个生产过程的调度,对计划任务的安排,对工艺、技术要求的具体执行。3.2 工程负责对生产工艺要求的编制与确认和测量设备的检测分析

2、。 3.3 行政负责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进行控制。 3.4 仓库负责确保零配件和材料供应满足生产需求。3.5 品管实施相应检验作业,负责确认生产、检验所需的相关作业规范和检验标准。4.0定义(无)5.0工作程序5.1生产准备5.1.1跟单在订单评审确认为符合要求后,将“生产指令单”发放至PMC,PMC根据“生产指令单”编制生产安排表发放到相关部门。品管部收到“生产指令单”后编制工艺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5.1.2生产部依据“生产指令单”和生产安排表来作出实际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并依据该批产品的工艺文件确认物料、辅助材料是否齐备,如库存不足时,若为顾客提供物料的则由PMC与仓库进行商讨,并确保生产原

3、物料的及时提供,若为内部自购的相关原物料应及时向采购提交申请,进行采购。5.1.3工程应对客户要求的合理性进行确认,如对其设定的要求或标准产生质疑,或自身工艺无法满足时,需及时同客户沟通,经客户确认后进行适当的变更,确保生产的及时进行。5.1.4品管根据客户图纸、BOM表的的特性要求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确认测量系统(量、检具)是否可以满足生产的需求,如无法满足时,则需及时向采购出申请,填写申购单进行采购。 5.1.5 品管应根据生产需要确认首件产品及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其间应特别注意客户资料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反馈给业务部与客户及时沟通,以确保相关资料的正确性。必要时,品管部可根据本厂的实际

4、生产特点制作所需的作业指导书,品管部根据检验作业需要制作相应的检验标准及检验作业指导书。5.1.6生产部在生产前,须对生产的相关人员开展以下工作:a.按生产安排表的要求领取生产所需物料(包括相关辅助物料等)。b.生产部负责人依据生产所需的技朮资料,就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问题向生产拉组长或作业员讲解说明和指导,以保证每个工序的作业人员清楚了解本岗位(工序)的作业要求。c.品管部工程师或生产部操作员须针对生产所需的设备、工具仪器等做好保养工作,并将保养状况记录在相关设备的设备保养记录表中。对检查保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品管部工程师应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产品生产过程顺利、稳

5、定。设备维修保养的具体内容由生产部及品管部相关人员按设备保养规定的有关要求执行。d.生产部负责人须对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的资源进行核算,并在生产前做出适当调整。若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生产计划的有关要求安排生产,则由生产部负责人将此情况知悉PMC,由PMC通知业务部处理。e.生产部正式组织批量生产前,新产品必须进行小批量试产,以保障产品在实施批量生产时能顺利达到订单规定的有关质量要求。试产时,生产部应根据产品检验管制程序的有关要求执行。在产品正式量产前,装配负责人须对本部门开展的所有准备工作情况进行再次确认,以确保量产顺利进行。5.2生产控制5.2.1生产部在完成具体的生产计划安排后,须开展以下几个方面

6、的作业:a.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应按生产安排表规定的要求时间内完成,给本车间作业员下达具体的生产任务,开展生产作业。b.各岗位工序作业人员须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产品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生产和自检作业,各工序完成后,将生产前3PCS产品交品管部进行首件确认,在首件确认之前不得生产,首件确认合格后,QC员将首件样品悬挂于机台的上方后,方可正式生产,生产的状况记录在生产日报表上。c.生产过程中,作业员需对机台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检处理,拉组长、工程师须不断巡视各拉台的作业情况及时纠正各类不符合作业规定的作业,并进行适时指导。d.当自检或巡检发现不合格现象时,应马上停拉,通知组长或主管进行改善,并同时对已

7、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对不合格品予以处理)。e.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标识依据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执行。f.对生产中的不合格现象,需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分析,并改善,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管制程序执行。g.各工序生产完后的产品,需经品管部QC进行检验确认,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一工序加工;各工序在加工之前,需对上工序的产品状态进行确认,确认为合格品后方可进行加工;5.2.2产品开始生产后,品管部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a.品管部须对生产的产品进行首件检验,确认是否合格,以免出现批量性的不良,首件确认合格后,对产品的各项参数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允许生产,详情依据产品检验控制程序进行。b.对不合格品和生产中

8、出现的制程不良现象,品管部视情况需要向生产部开立纠正预防措施表,依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c.对各工序检验后判定的不合格品,品管部需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判定合格的产品依标识及可追溯控制程序标识后方可流入下一工序。5.3物品及作业环境控制5.3.1生产部各相关人员应按照标示及可追溯控制程序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产品的标示。5.3.2生产部、品管部、资材部仓库等部门在开展生产、检验、储运等项作业过程中,应遵循“5S”的工作原则随时保持作业现场清洁、整齐,物品、工具摆放有序,并按照设备设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开展相关作业,以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5.4后道工序5.4.1生产完成检验合格后,将产品置于待检区,由品管部QC进行最终检验,依产品检验控制程序进行作业,检验合格后依标示及可追溯控制程序标识后方可进入包装工序。5.4.2生产部依据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产品包装,品管部QC依据要求进行包装后的检验,检验不合格则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检验合格的产品依标示及可追溯控制程序标识后由包装负责办理入库手续。6.0相关记录7.0相关文件(略) 8.0流程图 入库安排生产生产计划生产通知单 产品检验包装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