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287784031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范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建筑材料项目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3一、 项目概况3二、 结论分析3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6一、 公司简介6二、 核心人员介绍6第三章 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8一、 控制型风险转移8二、 损失控制9三、 风险自留12四、 套期保值18第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2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2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21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25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28五、 偿债能力分析28六、 经济评价结论30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1一、 项目进度安排3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32第六章 投资估算33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33二、 建设

2、投资估算33三、 建设期利息35四、 流动资金36五、 项目总投资3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39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16.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三)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624.6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358.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73%;建设期利息79.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2%;流动资金2186.35万元,占项

3、目总投资的25.35%。(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624.63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5386.24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238.39万元。(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84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4997.91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485.8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2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0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7624.79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

4、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0667.00约16.00亩1.1总建筑面积18367.46容积率1.721.2基底面积6186.86建筑系数58.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78.802总投资万元8624.632.1建设投资万元6358.942.1.1工程费用万元5403.24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72.992.1.3预备费万元182.712.2建设期利息万元79.342.3流动资金万元2186.353资金筹措万元8624.633.1自筹资金万元5386.243.2银行贷款万元3238.394营业收入万元18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4997.916利润总额万元3314.4

5、57净利润万元2485.848所得税万元828.619增值税万元730.2610税金及附加万元87.6411纳税总额万元1646.5112工业增加值万元5473.6913盈亏平衡点万元7624.79产值14回收期年5.70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1.2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460.00所得税后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一、 公司简介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

6、针。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二、 核心人员介绍1、魏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曾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61年出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

7、002年11月至今任xxx总经理。2017年8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3、冯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4、熊xx,中国国籍,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5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3月起至今任公司董

8、事长、总经理。5、苏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第三章 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一、 控制型风险转移控制型风险转移是指借助合同或协议,将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移给其他个人或组织(非保险人)承担。控制型风险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出售出售是通过将带有风险的财产转移出去来转移风险的。将风险单位出售给其他人或组织,也就将与之有关的风险转移给对方。例如,企业将其拥有的一幢建筑物出售,企业原

9、来面临的该建筑物的火灾风险也就随着出售行为的完成转移给新的所有人了。很多情况下,出售类似于彻底的风险规避,风险单位出售出去了,相关风险也随之摆脱。但也有一些情况,出售并不意味着完全摆脱风险,如家用电器出售给消费者后,制造商和销售商还是要承担一定的产品责任风险。2.分包分包是通过将带有风险的活动转移出去来转移风险的。分包多用于建筑工程中,工程的承包商利用分包合同将其认为风险较大的工程转移给其他人。例如,高空作业的工程风险较大,承包商可以将这部分工程分包给专业的高空作业工程队,从而将与高空作业相关的人身意外伤害风险和第三者责任风险转移出去。一般来说,分包合同中的受让方在对某种风险的处理能力上会高于

10、出让方,这样分包才能实现。3.签订免除责任协议虽然将带有风险的财产或活动转移出去是一种很好的摆脱风险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这类措施,这种方法可能是不允许或不经济的。例如,很多外科手术都存在失败的风险,一些风险虽然发生概率很低,但一旦失败,后果严重,医生一般不能因害怕这种手术失败而拒绝手术,但他可以与患者家属签订免除责任协议,由患者及家属承担风险。这时,带有风险的活动并没有转移,但与之相关的责任风险却转移出去了。二、 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通过降低损失频率或者减少损失程度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的各种行为。一般地,降低损失频率称为损失预防,减少损失程度称为损失减少,也有的措施同时具有损失预

11、防和损失减少的作用。1.损失预防损失预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它相当于对前文所述的风险链的前三个环节进行干扰,即(1)改变风险因素;(2)改变风险因素所处环境;(3)改变风险因素和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2.损失减少损失减少的目的是减少损失的潜在严重程度。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损失减少措施,气囊不能阻止损失发生,但如果事故真的发生了,它能减少驾驶员可能遭受的伤害。损失减少是一种事后措施。所谓“事后”是指,虽然很多措施是我们事先设计好的,但这些措施的作用和实施都是在损失发生之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损失减少非常重要,一方面,损失预防不可能万无一失,另一方面,融资型的风险管理措施只能弥补事故发生后

12、的经济损失,有些结果是无法挽回的,如人的生命,而且即便是经济损失,有时我们还是更希望保留原有物品,而不是得到经济赔偿。因此,损失减少在风险管理中的位置不言而喻。常用的损失减少措施包括:(1)抢救;(2)灾难计划和紧急事件计划。这类计划也称为预案,即事先想象出来事故发生后的情况,然后对所有的行动进行部署。预案一般在事先都要进行培训或演练,以便真正实施时能够迅速到位。附录2是厦门市的防洪预案。一些措施同时具有损失预防和损失减少两种功能,如对员工进行安全与救助的培训,既会从人为因素方面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事故发生时,员工也懂得一些救助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损失程度。损失控制在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

13、个方面:(1)在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措施选择是否选择损失控制来降低风险,选择什么样的损失控制措施,要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任何损失控制措施都是有成本的,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风险成本最小化,某项损失控制的预期收益至少应等于预期成本,如果某种风险控制起来成本过高,就可以考虑是否有其他方法,如风险转移等。由于要进行比较,因此风险管理者必须对损失控制方法的成本与收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不能过分相信和依赖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措施要么基于机械或工程,要么基于人,无论是哪一方面,都不是万无一失的,机械可能发生故障,人可能有道德风险。因此,对某些影响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巨灾风险,要考虑是否需要融资型措

14、施相配合。(3)某些材料一方面能抑制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因素。三、 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由经历风险的单位自己承担风险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损失。一些发生频率高但损失幅度很小的风险,经常自留于企业内部。如果有一个正式的计划,通常称为自我保险计划。风险自留也被视为一种残余技术。一般来说,在指定风险管理决策的时候,总是先考虑控制型措施和融资型措施,其他的风险,适合于自留的,就进行自留安排;另外,还有一些风险事先没有考虑到,也被动地自留下来。如果进行风险自留,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后用于弥补损失的资金一般来源于下列几个方面。1.将损失摊入营业成本对较频繁的小额损失,可将其在一个较短时期内摊入生产和营业成本,用现有的收入弥补损失,而不作专门的资金准备。那些不熟悉风险管理的个人或组织经常会用这种方法,也称为同期风险融资。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相对来说,不用耗费太多精力,然而,当发生较大金额的意外损失时,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自己弥补损失?这是此方法的局限性,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如果损失在不同年度里波动很大,企业就可能为了获得现金补偿损失,而在不利情况下变卖资产或以较高利率贷款。第二,企业自身的损益状况也有可能发生剧烈波动,如果损失发生时,企业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