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hua****92 文档编号:287776335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成本管理中得问题与对策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企业成本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要求现代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以最少的成本,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大,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要从过去单纯的事后反映发展到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要从过去只计量、反映和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发展到更重要的加强设计成本和市场成本的控制;要既注意制造成本控制,又注重期间费用管理;另外,企业的所有人员都参与成本管理。 总之,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是以成本为对象,借助管理会计的方法,以提供

2、成本信息为主的一个会计分支。 任何企业都应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才能在市场经济下稳步前进。 降低成本,提升利润。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企业成本管理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估,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 可见,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为,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都不存在很大差距的企业之间,价格是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主要因素,即所谓的成本领先战略。 因此,许

3、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 国外许多大公司纷纷跑到中国来办企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中国廉价的原材料及劳动力市场。 精明的企业家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降本增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开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竞争的实质是价格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价格及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成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及人力资源成本,面对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不佳的现实和加入WTO的压力,企业当务之急是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而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

4、能力和经济效益,以便在竞争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一)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而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 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

5、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如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 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三)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 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

6、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注重生产成本的核算,而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 至于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现代成本管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而手工操作是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的。 (四)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

7、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五)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装化。 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即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但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不合理现象:1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

8、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2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3忽略不同批量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 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 三、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形成的原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应主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自身的活力和竞争能力。 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企业成本管理还存在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成本管理研究方面的系统性差。 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

9、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应更多地依靠技术的投入,即靠现代成本管理中的相对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 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 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应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角度出发,加强整个生产周期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售后服务。 而目前,很多企业从领导至职工对成本的关注程度较弱,没有认识到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没有认识到降

10、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这种意识和观念急需转变。 (二)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这样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 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 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

11、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 传统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降低产品成本,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 但规模的大小受需求大小的制约,更何况现在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差异正在加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有缩小的趋势。 企业成本简单的从核心企业转移到供应商或分销商,不能降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甚至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增值。 尤其是在今天

12、日趋公开的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三)成本管理方法陈旧虽然我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上讲,成本管理方法还是很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从2022年初开始,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对有关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成本管理的三个方面(成本管理核算的总体情况、材料成本管理和制造费用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57.1%的企业使用品种法,41.5%的企业使用分步法,其中使用平行结转法的有22.9%,使用逐步结转法的有16.8%。 当前世界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13、方式,因为购买者的偏好并非完全相同,随着生产的发展,购买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厂方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满意的商品,厂方也可以高效益保证购买者在短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一条生产线上可能只有几台相同甚至是没有两台完全一样的产品。 这样的生产方式将适用于分批法计算成本。 我国现在只有5.7%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表明我国的生产组织还比较粗放,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和目标成本是目前成本与成本管理中较为流行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从被调查企业的情况看,51.4%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

14、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 但是,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未得到推广。 (四)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 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五)企业成本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目前企业乱挤、乱摊成本或不计

15、、少计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耗费水平。 成本信息与企业经济责任制脱节。 现行成本核算制度是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它只提供产品成本,不能反映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乃至个人的成本责任,企业不能依据成本信息评价内部各单位的工作业绩。 在市场经济初期,对成本信息对决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有些企业领导从其自身私利出发,一心想做假帐,做人为利润,从而使得成本信息变得毫无用处。 原材料价格上涨,贷款利率提高,各种摊派、社会集资名目繁多,这些不可控因素使企业感到对成本的上升无能为力,导致管理心理失调,对加强成本管理信心不足。 (六)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企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这就要求企业进行高度的协作管理,由此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整成本过高;另外由于过细的分工导致企业管理复杂化,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是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