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肽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与开发前景小肽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营养 蛋白质的重要形式近几年来,随着对小肽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 小肽的代谢特点和营养作用规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 表明在鱼类饲料中添加小肽制品可促进鱼类的摄食、促进氨基酸的吸 收利用、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提高鱼类某些消化 酶的活力,同时还能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和调节机体纶理功能并可提高 鱼类成活率和生长性能等小肽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与开发前 景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小肽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1・1促进氨基酸吸收,提高蛋口质合成利用率,促进水产动物生 长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的转运吸收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 低、不易饱和等特点,缓解了肠壁细胞对不同游离氨基酸摄入的竟争, 小肽可以以完整的形式被机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被组织直接利 用来合成蛋白质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促进 了水产动物机体的生长王碧莲等在欧鳗饲料中添加2% / b肽制品 欧鳗较对照组的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分别提高了 38. 62%、 13.53%和8.05%;于辉等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酶解酪蛋口小肽与 添加酪蛋白和酸解酪蛋白比较,可捉高草鱼生长速度和体内的蛋白质 沉积能力;冯健等在草鱼饲料中添加0. 25~1. 00%的虾蛋白肽后均提 高了草鱼牛长性能。
冯健等还报道,草鱼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肽 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增加血液循环中生物活性肽的 含量,增加体内氮沉积,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从而提高草 鱼对U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机体自身蛋白质合成能力由此可见, 小肽的作用是氨基酸所不能替代的,因为某些肽的生理活性与其特定 的结构有关,在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1. 2提高鱼类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小肽具有与金属元素结合的特性,它与金属元素生成螯合物促 进钙、铜、锌等金属元素的被动转运及在体内的储存,加速小肽和矿 物元素的吸收如酪蛋白磷酸肽(CPP),含有成簇磷酸丝氨酸的小 肽,在动物小肠内能与钙结合而阻止磷酸钙沉淀的形成,肠道内溶解 钙的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Zambonino等I啊f究 报道,在海餉苗日粮中添加小肽后能极大减少骨骼的畸形现象,其 原因可能是由于小肽具有金属结合性,能促进钙、铁、铜和锌的被动 转运过程及在体内的储存O冯健等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虾 蛋白肽可以提高草鱼对钙、磷、镁的吸收1・3刺激鱼类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吸收鱼类的消化道分化简单,消化道较短,酶数量亦较少肠壁转运 氨基酸的载体数量不足。
供能状态和消化功能较差饲料中添加小肽 制品可提高消化酶的活力,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oZambohino 等分别用20%和40%的小肽替代鱼粉饲养海鲸3周后发现,海鲂的 胰凝乳酶和Y一谷氨酰肽酶活性提高冯健等在粮中添加小肽制品 后草鱼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提高,认为可能小肽制品提 高了草鱼消化酶活力小肽对于消化道发育未成熟、消化酶活性低的幼小动物更具应用 价值,它使小肠中一些酶的活性提高,使小肠消化功能发育提前,从 而使幼小动物更健康并提高生产性能胡先勤等将一定量的大豆小肽 添加到豆浆中投喂鲫鱼苗,证明能显著提高鲫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 率,并由此认为小肽能促进鱼体内某些消化酶活力提高,使水产动物 的消化方式尽早由胞液消化转变为膜消化,消化功能发育提前,从而 使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更为有效和充分1.4增强鱼类机体的免疫能力小肽能够加强有益菌群的繁殖,提高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提高抗 病能力;另外,一些活性小肽能使幼小动物的小肠提早成熟,并刺激 消化酶的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有研究表明,小肽能有效刺激 和诱导小肠绒毛膜刷状缘酶的活性上升并促进动物的营养性康复 李清等在成鲤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小肽后,发现随着小肽用量的增 加,成鲤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逐渐升高,尿素氮(BUN)水平 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小肽减少了尿素在肾脏中的沉积,提高了成鲤 肌肉蛋白质的沉积率,降低肾脏尿索中毒的可能性,从而发挥了蛋白 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另外成鲤的肾脏重量随着小肽用量的增加而增 重,可认为小肽促进了免疫器官的发育1・5改善饲料风味,促进鱼类摄食饲料风味和适口性直接影响鱼类的采食量,进而影响其行为和生 长性能有些小肽(调味肽)通过模拟、掩蔽,增强风味而提高饲料 的适口性具有不同氨基酸序列的小肽可以产生酸、甜、苦、鲜和咸 等多种风味,女Ch Gly—Leu. Pro—G1 u等具有增强风味的作用:阿 斯巴甜(Asparlame)可以作为甜味剂用于增强饲料的甜度此外, 有些小肽可刺激神经、诱发食欲,如阿片肽、酪啡肽还有些小肽可 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的分泌来调控采食根据水产动物不同生长阶段 的生理特性和摄食习惯,选择合适的小肽添加剂,可提高饲料营养价 值,同时还能提高鱼类的摄食量Takii等研究显示,含有丙氨酸、 甘氨酸、脯氨酸和组氨酸的小肽对13本鳗鱼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 在饲料中添加2%的小肽制品对欧鳗具有明显的促诱食作用在饲料 中添加植物活性小肽投喂史氏借寻稚鱼的试验中发现,史氏輻对添加活 性肽的饲料抢食凶猛性远远高于不添加活性肤的饲料证明添加活性 肽的确具有一定的诱食作用1. 6提高鱼类的存活率肽溶液与游离氨基酸相比离子强度较低, 可以防止由于离子强度过高而引起肠营养中常见的腹泻,从而提高鱼 类在养殖中的存活率。
Cahu等分别在饲料中添加酪蛋白水解产物后, 能提高金鱼和尖吻鲂的存活率Zambohino等用小肽饲喂海鲂后,海 缈鱼苗的存活率提高WangQiuRong等报道了在Fl粮中添加相对分子 质量为2000—3000 Da的酪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提高日本比目鱼鱼苗的 成活率胡先勤等在豆浆中添加适量小肽叮以提高鲫鱼苗的成活率二、影响小肽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的因素2. 1小肽的口身理化性质小肽的理化性质是影响鱼类对小肽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肽 链长度目前的研究认为二肽和三肽能被完整地吸收,但三肽以上的 寡肽能否完整吸收还存在争议;二是构型,一般型比D型更容易吸收 中性氨基酸残基构型比酸性、碱性氨基酸残基构型的肽更容易吸收; 三是小肽与载体的亲和性,疏水性、侧链体积大的氨基酸构成的肽比 较容易吸收,而亲水性、带电荷的小肽则较难被吸收旧Barnbo等 认为,当蛋白质水解产物中的寡肽所占比例较高时,寡肽能诱导肠肽 酶的分泌,在肠肽酶的进一步作用下水解释放出游离氨基酸但 Grirable等认为,四肽、五肽甚至六肽都能被动物吸收2. 2日粮蛋白质的品质由于鱼类消化道中酶类多且复杂,蛋白质水解后的小肽种类和数 量也不相同,同时,在消化过程中,肽的形成数量和比例与蛋白质品 质有关。
黎观红等研究表明,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平衡的优质饲料, 蛋白质在消化中容易水解成分子质量低而数量多的寡肽;而必需氨基 酸缺乏,不平衡的饲料蛋白质产生出数量少、分子质量大的肽片段 动物蛋白水解后产生较高比例的小肽,而植物蛋白水解后则产生较多 游离的氨基酸,而且小肽的释放量与有效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含 量成正比关系2. 3饲料的加工和贮藏条件饲料的加工和贮藏条件也是影响蛋白 质消化过程中小肽释放量与游离氨基酸比例的重要因素已有体外试 验证实,冷冻干燥肉制品或鲜肉释放较多的小肽,而蒸煮加工后的肉 制品小肽释放量则少鱼类同畜禽相比,对能量的需求低,而对蛋白 质的需求量很高,同时由于鱼类的消化道短,消化酶的活性低,因此 很有必要对鱼类饲料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加T和贮藏2.4鱼类的生理状态同其它动物一样,鱼类的生理状态和代谢变 化也会影响小肽的吸收鱼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利用小肽的能力不 同,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其对小肽的吸收利用2. 5代谢调节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肽不仅是机体蛋白质代 谢的底物,也是重要的生理凋节物如生长激素、兴奋剂等调节因了 可以直接作为神经递质,也可以间接刺激肠道受体激素或酶的分泌而 发挥作用。
同样,生长激素、兴奋剂等调节因子的代谢变化也会反过 来影响到蛋白质的利用效率2. 6其他因素小肽的添加剂量、添加周期、添加方式等都会影响 鱼类对小败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添加剂量、合适的添加 周期和添加方式以及按何种配比添加到饲料中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 究三、前景与展望小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鱼类营养和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小肽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近年来,人 们对小肽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进展,小肽 的营养作用等也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但目前对小肽的各方面 理论研究还很少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小肽代谢 调控、载体结构、数量以及转运特点等方面了解较少因此,今后应 加强小肽系统理论研究,同时注意小肽制品的开发和研制,使小肽更 好地服务于畜牧业及人类健康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鱼类的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 视现有的一些鱼类饲料及其添加剂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势 必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也是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一大障碍 而小肽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以其独特的作用、良好的效果、无残留、 无抗药性以及无污染等特点势必将大受青睐另外,小肽的营养研究 及天然肽制品的研制推广应用对节省优质蛋白质资源、促进饲料工业 及养殖业的发展、制造绿色食品、维护人类健康都将有着深远的意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