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7191333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年战争题材影视风格变迁新趋势摘 要中国战争影视曾在一段时间里受到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 影响,形成了一些刻板化的模式。如今,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和创作 思维的不断更新,中国战争题材影视逐步打破了一些原有的艺术格局,呈 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战争题材影视试图恢复历史原貌,人物形象刻画 也由平面到立体,其艺术风格追求新颖独特,但跟国外经典战争影视相比 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关键词战争影视;人物刻画;艺术风格战争,是历史发展中的独特景观。战争影视作品,体现了艺术家思想 观念的嬉变。中国战争影视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产生过许多优秀作品。 在影视作品创作初期,也曾形成过一些刻板化的模式。而随着时

2、代的发展, 中国战争影视逐步打破了部分原有的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翻开了 全新的一页。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标志着中国战争题材影视 作品开始注重对战争场面的技术逼真性的探索,在视听语言和技术层面都 开创了国产现代战争大片的先河。影片聘请的韩国团队打造的战争场面向 來以近乎残忍的真实感和力量强劲的震撼效果著称,很显然,这种生死一 线的挣扎、血与火的惨烈,对于每一个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观众,都具 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一、中国近年战争影视试图恢复历史原貌尽管人们厌恶战争,但不可否认,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 作为记录和反映人类生活的影视作品,战争与人是个永恒的主题。战争

3、题 材的影视以其独到的深度、独特的环境反映出在和平时代根本体现不出的 社会样貌,同样也放大了正常状态下所难以见到的人性的另一面,埋藏在 人们心底的灵魂通过特定的场面凸现在观众面前。20世纪80年代,中国战争影视开始逐步讲求纪实,还原历史原貌。反映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影视作品开始投拍。1984年的喋血黑 谷正式拉开了在银幕上表现国民党军队抗战的序幕。此后在血战台儿 庄茶马古道忻口战役一个和八个等一系列成功的影视作品中, 都赞颂了国民党爱国军人和民间抗日组织在日本法西斯野蛮的侵略行径 面前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民族气节。中国战争影视到这吋终于在银幕上 为国民党爱国军队“洗刷了冤屈”,并为民间抗

4、口组织增添了色彩,还原 了一段真实的抗战历史,恢复了历史原貌。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茶马古 道和血战台儿庄两部战争影视作品。反映民间抗口组织抗战的优秀 电视剧当推茶马古道。该片讲述了 1942年由于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 外国援华的通道就只剩下了贯穿滇、川、藏直达印度出海口的茶马古道。以藏族、纳西族、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马帮组成的民间商队,往 返于茶马古道上。但各民族、各家族之间世代的恩怨情仇长时间得不到化 解。他们在口寇的挑拨离间下,在茶马古道上爆发了争斗。然而,当口本 侵略者耍毁我家园、灭我种族的时候,中华民族崇高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使各民族商帮之间的前仇恩怨得以化解。在生死与共反抗日寇

5、的战斗中, 保障了抗战物资的运输,有力维护了全国抗日大局,体现了各民族携手并 肩誓死卫国的主旨。在这里,无论是国民党军队,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抗 日力量,都曾用血肉筑起保卫中国的新的长城。中国战争影视用艺术的手 法真实再现这段写满反抗、斗争、牺牲和胜利的历史,承担起自己应负的 责任。二、中国近年战争影视的艺术风格更追求新颖独特以往的中国战争影 视作品的艺术风格大多是严肃、悲壮的,或是催人奋进的。而随着吋代的 发展,中国战争影视作品在秉承了以往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 诸如浪漫、幽默、欢快等新鲜元素,试图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诠释旧中国漫 长的战争史,用不同笔触刻画战争环境下的人物。在这种思潮的推

6、动下, 黄河绝恋三毛从军记巧奔妙逃等一系列在艺术风格方面独具匠 心的战争影视作品走进观众视野。战争影视作品一直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它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票房号 召力的影视类型。作为历史进程纪录的一部分,战争影视伴随了人类百年 的历史,穿越了数千年的时空,至今仍在传达其他类型影视难以传达的信 息。电影三毛从军记则将战争转化为一场又一场的游戏。一颗炮弹飞 來,将河里的大鱼震死;再一颗炮弹飞來,竟将活鱼烤熟,成为士兵的美 餐。战争不是残酷而是轻松。影片巧奔妙逃可以说是中国战争影视的 一朵奇葩。影片讲述了八路军在前方缴获了 FI军的战略进攻图。传送战略 进攻图的交通员受伤,他将战略进攻图委托给弟弟继续传送

7、。在口军的追 捕下,交通员的弟弟也不幸受伤,正好碰到寻找八路军的农民老幺、顺子 和一个民间说书艺人将他救下。他在昏迷前将战略图交给说书人。在不断 的奔逃中,战略进攻图时而丢失,时而转移,几个根本不懂战争的人不断 地被逼到绝境之中,又巧妙地逃脱,最终将战略进攻图送到了八路军的手 中。整部影片穿插大量偶然性情节,诙谐幽默。然而,它与一些香港影视 艺术家习惯拍摄的无厘头式喜剧片又有本质的区别,香港的喜剧片是为幽 默而幽默。而巧奔妙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宣扬的主题,仍然是反 映全中国人民在民族大义面前牺牲小我,完善大我的崇高精神,表现的还 是传统主题。三、中国近年战争影视中的人物形象由平面到立体在中国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绝大部分战争影视作品中,观众所能看 到的人物形象只有黑白两种色彩。英雄的名字都叫“高大全”。他们被神 化为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没有性格缺陷的圣人。敌人则无一例 外地化身为残忍、冷酷、没冇人性的人间恶魔。历史是文化的历史,影视 艺术积淀着人性的文化。战争较量的深处,是美与丑、善与恶、崛起和堕 落、反抗与顺从的多层次展露。因此,对战争环境中人物的刻画,理应是 丰富多彩的。如在集结号投名状等几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我们很难再 找到“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很难再去评说谁对谁错。中国观众似乎 走在了一个难以区分道德和伦理的边缘,而对于战争影视中的正义,人们 的心中恐怕更是充

9、满质疑。近年来的中国战争影视作品,开始注重对人物 性格的多样性刻画,使得战争状态下的人物形象逐渐光鲜丰满起来。比较 有代表性的,当推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 近期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一反传 统的英雄“高大全”的特性,以一种全新的军人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他 没文化,牛脾气,是一个对战争热爱到几乎痴迷的军人,并且对家人也简 单粗暴,常常导致家庭不和睦。但他打仗勇猛、指挥有方、关心部下,是 士兵心目中的好领导。这样的形象,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战争影视作品中 儿乎没有出现过。一旦出现,就能带给观众完全耳目一新的感觉。石光荣 形象的塑造,其实也是一种对旧中国

10、漫长战争史的尊重。历史上,我军的 战斗指挥员大多数是贫苦农民,没冇受过正规教育。在战火中摸爬滚打、 死里逃生的他们,逐渐养成一些野性难驯的脾气。然而他们身上一些独特、 可贵的品质,是“高大全”式的形象完全不能描绘的。如果说激情燃烧 的岁月中的石光荣还不算违背传统战争影视作品中对英雄人物的刻画, 那么在影片亮剑中,观众就可以看到一个更不寻常的人物一一李云龙。 他身为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带兵冇方、打仗勇猛、足智多谋,是一个典型 的战斗英雄。电视剧除了刻画李云龙的优点之外,同时也对他身上的缺点 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漬染:他除了没有文化、满口脏话、性格暴躁之外,身 上还多了一种近于匪气的特性。他爱占小便宜,

11、军事行动不听指挥、打仗 任性胡来。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却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反而使 观众通过这样一个冇血冇肉、冇情冇义的李云龙,找到了亲切感和归属感, 满足了观众的怀旧情绪。而亮剑中的“敌人”,也一反往常的嘴脸, 闪耀出人性的光辉。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作为李云龙的对立面,在民 族大义面前,他竟可以和李云龙称兄道弟,携手对抗口本法西斯的侵略, 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崇高的民族气节,也展示了他的复杂性格。四、中国战争影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国近年的战争影视作品在艺术风格方面有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然而细心的观众发现,尽管中国战争影视作品在国内冇 较高人气,但进入到国际市场,

12、国外观众的反映普遍冷淡,评价也比较低, 无法与外国战争影片如兄弟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竞争。相反,国 外的许多战争经典影片流入国内后,却能引起国内观众强烈反响。在这里 面,固然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因素,但我们不耍忽视中国战争影视自身 依I口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一一对战争本质的反映过于理想化和片面化。并且 可以大胆地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战争影视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战争影视又渐渐陷入对战争本质反映片面化和表 面化的缺陷。在这一时期,随着影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大量声光电技术得 以运用到影视拍摄中,致使中国战争影视作品开始模仿美国好莱坞的大制 作、大投入的创作模式,迅速催生出了一

13、批着重描绘战争场景的影视作品。 于是观众便会经常在银幕上看到在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战场上,飞机和 大炮把人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横飞,战场上血流成河,惨叫声不绝于耳。 在广受好评的集结号和喋血孤城中,就有较多这样的对战争场景 的直观描写。可是观众在欣赏完影片后,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军人的舍生忘 死和战友情谊,而对于影片中对战争残酷与惨烈的反映,并没冇太深的印 象。这种对战争场景的极端表现是否能有效地揭示战争的本质呢?我们是 不是该扪心自问,中国拍摄战争影视作品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仅仅满足 观众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还是借战争影视作品宣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反对战争的理念?这是中国的影视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

14、前必须仔细思考 的问题。当下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充分注意到了深入社会生活的深处,来探讨现 代中国的战争形态及人物命运;同时以带冇“审美游戏”性质的类型化叙 事来实现编导愿景,尽量增添娱乐元素。但不少的作品或因为盲冃追求市 美的快感而过分追求娱乐性,或因为迷失于生活内在的混杂、丰富性,对 战争的历史与文化品格缺乏总揽全局的有力把握,以致剑走偏锋,误导观 众,堕入了对战争丿力史阴暗、污浊而猎奇的叙事状态。我的团长我的团 就冇这个问题,把我方部队描写成地痞、流氓加逃兵,满足某些观众的畸 形心理。这样的审美境界,实际上既不能充分地满足受众深入了解战争历 史内在真实的认知需求,也不能满足受众高品位的审美欲望

15、。究其原因, 这种理想化和片面化的战争解读固然与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关,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与中国人内心深处潜伏着的“精神胜利法”脱不 开干系。作用到中国的战争影视,则表现为逃避战争所带來的残酷与毁灭, 用一种想当然的、轻而易举的胜利来满足观众的唯我独尊心理。或是为逃 避中国战争影视在人物刻画方面的不足,又不愿意下工夫、花时间推陈出 新,而凭着大制作、大投入,催生出一批所谓的“经典”战争题材影视作 品,以满足我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满足所谓的大国公民意识。参考文献1 边国立新中国抗战影视扫描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 报,2005 (04).2 赵宁宇新世纪战争片评述J 当代电影,2007(04).3 袁楠兄弟连怎样燃起烽火? J 当代电影,2005(04).4邵茹波试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误区D 重庆工商大学,2005.作者简介丁红(1961-),女,湖南攸县人,湖南商学院宣传部主任编辑(副高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传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