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简化版大纲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KB
约6页
文档ID:286952577
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简化版大纲_第1页
1/6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考试大纲地质学一、关于固体地球的基础知识1) 旋转椭球体、扁率、地球体、密度、重力、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地球磁场、地震波的传播方式、 波速与密度的关系、地球的波速结构与分层(地震波速的不连续面)、地壳的主要特征(上下地壳、厚度、 密度、物质组成、洋陆的区别、地壳均衡等)、地幔的主要特征(位置、上下地幔、密度、物质组成)、 地核(内外核、密度、物质组成);2) 构成地球的主要元素、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矿物(概念、分类、鉴别矿物的物理方法、常见的造 岩矿物及其鉴别)、岩石(定义、岩石的分类及肉眼鉴定方法、各类岩石的常见岩石种类及主要特征);3) 陨石冲击事件、内外圈的成因、地层层序率、生物地层学、标准化石、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 代、地层年代表二、岩石圈内部的地质作用1) 构造运动的概念、板块构造学说的由来、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边界类型、板块的划分方 案、板块的运动方式、板块学说对全球构造的解释)、威尔逊旋冋、板块运动的驱动力等;褶皱要素、褶 皱的类型、褶皱的判別;断层要素、断层的类型、断层的判別、推覆构造;解理的分类、解理的特点;2) 火山作用的方式、不同火山作用阶段的特征、火山作用的产物、火山岩的结构构造、常见火山岩的 识别(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黑曜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侵入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 及其含义(包文反应系列)、常见侵入岩的识别(花岗岩、闪t岩、辉t岩、橄榄岩);岩浆的成因类型 及其特征;3) 变质作用中温度与压力的影响、岩石成分的再平衡、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变质 相及其特征矿物组成、岩石的循环、常见变质岩的识別(板岩、「枚岩、片岩、片麻岩、麻粒岩、榴辉岩);4)地震的相关概念、地震地质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震的地理分布。

三、地球外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1)物理分化与化学风化、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不同岩石类型风化的表观特征(板状风化、球形风化、 差异风化等),一些相关概念:残积物、倒石堆、风化壳、土壤及结构;2)风的吹蚀与磨蚀、风的搬运与沉积及其特点、新月形沙丘的指示意义、斜层理和交错层理的指示意 义、风成地貌;3)水圈主要考试的范围是地球表层水的赋存方式极其地质作用特征,根据其赋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 下五种类型:暂时性山间水流(冲沟、底搬运、沉积特征)、侵蚀基准T.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斜坡面流(水流方式、坡积物、作用效果)蚀和侧蚀、向源侵蚀、侵蚀基准面、冲积锥等);河流的地质作用(侵蚀、 面与河流平衡剖面、河谷的形态、河曲与河漫滩、河流阶地及其地质意义、河口形态:II.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岩石中水的类型、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地下水赋存方式、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侵蚀、搬运、沉积)、泉水;岩溶作用(地表水的岩溶作用及其地貌、地下水的岩溶作用及其地貌);III. 海洋的地质作用:海水的运动、海洋地貌、大陆边缘地貌、海岸地貌、滨海沉积及其特征、深 海沉积及其特征、成岩作用、沉积岩及其基本特征;IV. 湖泊的地质作用:湖泊的成因、湖泊的水动力、湖泊的地质作用(侵蚀、搬运、沉积)、不同类 型沉积物及其特征、沼泽的形成与分类、泥炭的形成;V. 冰川的地质作用:冰川的类型、冰川的地质作用(冰川刨蚀作用及其地貌、冰磧物类型、冰川沉 积)、地质历史中的冰川4) 化石的形成过程、主要的化石门类的识别及其地史分布、地质历史过程中主要的生物演化事件、生 物矿化作用、碳酸盐岩的分类、碳酸盐岩的成因、制约全球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5) 重力作用的类型、重力作用的概念(塌陷、崩落、蠕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灾害及其防护四、实践活动及基本野外技能1) 肉眼鉴定矿物的基本方法(相关概念:外形、颜色、光泽、条痕、硬度、解理、断口及其他特殊性质);2) 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石榴子石、绿泥石、 白云母、方解石等);3) 肉眼鉴定岩石的基本方法(相关概念: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4) 常见岩石的辨认:沉积岩(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页岩、石灰岩、◎而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生 物碎屑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浆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黑曜岩、浮岩、火山集块岩、 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闪长盼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煌斑岩、伟晶岩、细晶岩);变质 岩(红柱石角岩、千枚岩、板岩、石榴石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片麻岩、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大 理岩);5) 在室内根据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包扌舌地层时代及沉积特征、岩浆作用类型、变 质作用特点、构造形迹的特点、判断各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地质年代),并根据己知条件绘制剖面图;6) 野外技能考试内容涉及到:岩石类型的鉴定、岩石的可能成因、构造发育特点及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

固体地球物理学1) 地球地表热流与分布特征,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特征2) 重力加速度、引力势及两者的关系,地球正常重力场、异常重力场及影响因素,参考椭球体、大 地水准面、影响大地水准面起伏的因素,重力异常与地壳重力均衡3) 地磁极、磁极、地磁场基本要素,地球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热剩磁、居里温度、居里面,地球 内部电导率变化4) 地震体波、面波的基本类型与特征,地震射线传播的Snell定律,平层介质分界面地震射线的反 射与折射,单层水平介质直达波、反射波、首波的走时方程,地震仪基本原理与地震图上的基本震相, 莫霍面、核幔边界、内核边界的地震学证据与地震层析成像,震源、震中、发震时刻、震级、烈度,地 震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的确定,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地震烈度异常,弹性回跳理论,震源机制解以及它 和断层错动的关系地球与太阳系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球坐标,赤道与黄道,春分点,天象与历法2) 地球系统的能量平衡潮汐作用,H地系统与地月系统,太阳辐射,放射性加热,太阳系其他行星3)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恒星与元素合成,太阳系形成,地球的早期演化,地核与地磁4) 望远镜与天文观测一般操作,星等,极限分辨率,视差。

大气物理学与气象学一、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1) 大气的垂直结构、现代大气成分、水循环过程2) 大气静力平衡、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及递减率、湿绝热过程及递减率、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大气 水汽含量、相対湿度、露点;饱和及饱和水汽压;潜热3) 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短波及长波辐射;太阳常数;反射率;不同大气成分对短波和长波辐射的散 射和吸收;温室效应;比尔定律;大气光学厚度4) 不同种类的云及其特征;大气气溶胶尺度、组分及其來源;凝结核及冰核的作用;宼拉方程;云滴 活化及形成降水的微物理过程5) 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其日变化;海陆风、山谷风形成原理;6) 空气污染物及其來源;一次、二次性污染物的差异;PM2. 5与PM10;定性认识重度空气污染事件与 天气现象的关系7) 平流层臭氧洞的现彖及其成因8) 操作干湿球温度计二、 气象学1) 大气水平运动的准地转动力学:基本力(气压梯度力、科氏力、摩擦力、浮力)、地转风(地转、 次地转、超地转)、热成风、高低压中心与风和垂直运动的配置关系2) 中纬度常见天气现彖的基本特征、时空尺度、结构、和演化:气团、锋面(冷锋、暖锋)、气旋和 反气旋、槽、脊、急流、地面及高空辐合幅散的配置关系3) 热带常见天气现象和基本特征、时空尺度、结构、和演化:台风(飓风)、深对流云团、TTCZ4) 认识天气图;认识卫星云图;气彖分析及预报;5) 极端灾害性天气:雷暴、飓线、龙卷三、 气候学1) 大气环流:大气活动中心、大气三圈坏流、季风坏流2) 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3) 气候系统的人为变化:主要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云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全球变暧的观测事实和 成因4) 古气候:多时间尺度下,大气与海洋、冰圈、岩石圈、生物圈之I'可的重要相互作用;正反馈和负反 馈的概念5) 太阳系行星大气结构、组分的主要差异海洋科学1) 洋与海的主耍概念与特征洋与海的定义与相互关系。

大洋的主要特征与空间划分南大洋的概念我国近海海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2) 纯水与海水的物理性质水分子结构的特征性;水的溶解性与密度变化海水盐度的不同定义方式;标准海水海水的主要热性与力学性质;海水的热容与比热容、体积热膨胀、压缩性与位温、饱和蒸 汽压、热传导、沸点与冰点的变化海水盐度对海水冰点温度、最大密度对应的温度的影响海水的密度与海水状态方程海冰的形成、类型与分布3) 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海面热收支的各组成部分海洋内部热交换的特征海洋中水平衡的影响因子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水团的定义4) 海水的组成和特性海水的主要成分的构成;海水中的污染物成分与处理方法;海洋酸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海水中营养元素的主要元素及其存在形式与循环5) 海洋环流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海水运动的受力情况;科氏力的定义与特性地转流的成因;地转流与密度场、质量场Z间的关系漂流理论;Ekman无限深海漂流理论的基木假定,解的形式与基木结论;风海流的体积输运°惯性流的成因与特点上升流与下降流的定义与动力机制大洋环流的两大成因世界大洋环流的分布特征;黑潮的定义及影响6) 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波浪的定义;波高、波陡、波长等波浪要素的概念。

波形的传播与水质点的运动内波的定义与成因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的定义与成因风浪与涌浪的定义;决定风浪大小的因素波浪传到近海和近岸的变化潮汐、潮流的定义;潮汐要素 潮汐不等与潮汐类型天球的概念天体引潮力与引潮势的概念平衡潮理论的内容与主要结论;分潮的概念 风暴潮的定义与分类8)大气与海洋热带气旋与台风的定义、成因与特点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ENSO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环境科学1) 大气环境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层,它不仅是维持生物圈中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且参与了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 如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考试内容包括:大气组成与结构;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及其危害2) 水环境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是参与生命的形成和地表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地球上的 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与地下,并与大气、土壤、岩石及生物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考试内容包括:水的类型与物质组成;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及其危害3) 土壤环境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层、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多相物质组成土壤各组分都有其独特作用,各组分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反应,形成许多特性,影响土壤 的生产能力和环境净化功能。

考试内容包括:土壤的组成; 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污染及其危害4)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活着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生物圈生物是人类生活的必须资 源和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也是宇宙中最活跃的物质形式,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中扮演着十分 重要的角色考试内容包括:生物圈的组成;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遥感与对地观测1) 能根据太阳辐射的反射波谱曲线的形态特征,识别出几种典型地物,如水体、绿色植被、土壤、 积雪、屋顶;2) 根据遥感影像的多波段合成方案,能日视解译和判读卫星遥感影像的典型土地覆盖类型,如:水体 (河流、湖泊)、森林、草地、农田、城市、道路、裸地等典型地物;3) 能根据卫星遥感影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