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隧道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5页
文档ID:285634929
隧道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_第1页
1/5

隧道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1适用范围木节适用于电缆隧道和坑道形式的电缆敷设施工2主要引用标准中国电力部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DL/T 5161. 1-5161.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 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Q/CSG 10010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 施工准备Q/CSG 10007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0电力电缆 —J—图7-15隧道敷设施 工工艺流程线路DL/T 5221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GJ 154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3工艺流程隧道敷设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154主要工艺流糕质薰控制要点4.1施工准备4. 1. 1材料准备:a) 电缆木体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 好、金属护套无压扁、电缆护层无绞拧、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牵引头抗拉强度和密封性能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 潮湿判断b) 电缆沟内安放的槽盒应排放整齐,填充的软土或砂层完好,电缆盖板无破损、断裂、遗失,金属盖板无锈蚀、遗失4. 1.2技术准备:a) 隧道内具备照明、排水、通风措施,通信设备完好b) 电缆通道完好,无损坏、渗漏、积水;通道内或周围无易燃、 易爆,或腐蚀性物品,以及没有引起温度持续升高的设施。

C)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4. 1.3工器具准备:a) 电缆敷设所需机具、通信设备等;b) 电缆敷设施工个人劳保用品4.2吊装电缆盘和布置电缆敷设机具4. 2.1根据电缆分段长度,确定电缆敷设的施工人口,并搭建放线 支架敷设支架见图7-164. 2.2吊卸电缆盘时,按照盘上指示的卷绕箭头,釆用从盘顶向下 引出的方向为敷设方向;多盘电缆吊卸时,保证所敷设的电缆盘有足 够的工作空间,以免影响盘转动4.2.3隧道内按照敷设方向放置转弯滑轮和直线滑轮,转弯处要符 合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并根据电缆本体重量,适当调节滑轮间距, 一般为2~2. 5m,所有直线滑轮必须形成直线4. 2.4根据电缆长度和电缆重量,沿线布置电缆输送机4.3敷设电缆4.3.1在电缆盘、转弯处、电缆头以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位置派 专人蹲点监视,并在敷设过程中时刻检查电缆外护层有否刮伤和挤 压4.3.2敷设过程中保持通信畅通,并由专人统一指挥4. 3.3电缆输送机应统一步调,可采用统一电源和使用同步器使输 送机同步起动、同步停止输送机敷设见图7-174. 3.4若电缆由路面穿人隧道的竖井很深,形成电缆垂直方向重量 过大,须在电缆盘和竖井内设置限速装置。

4. 3.5电缆敷设时,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电缆弯曲半径应控制 在允许范围内4.3.6电缆敷设后,将电缆放置在隧道支架上根据电缆重量,支 架水平间距可选择每隔1〜1. 5m,垂直间距不少于2D+50mm (D为电 缆直径)4. 3. 7要求蛇形敷设时,水平敷设的电缆应每隔2m固立,垂亡敷设 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支架每隔l・5m固定电缆蛇形布置见图 7-18o4.3.8对于截面为1500 mm 2或以上电缆,应充分注意电缆因负荷变 化而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机械力问题,根据电缆线路刚度均匀…致的原 则,选用刚性或挠性固定方式4. 3.9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4. 3. 10若隧道较深,需进行高落差敷设时,固定电缆方式可采用悬 吊法或一点固定法,用夹具固定时,则由固定点数、夹具宽度以及允 许侧压力和热伸缩的计算来确定最合适I古I定点4. 3. 11电缆敷设完毕后,应进行电缆外护层绝缘电阻测试和护层耐 压试验,耐压标准为直流10kV/min无击穿4. 4质量检验按照Q/CSG 10010《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中“9. 1电缆本 体,和“9.3电缆通道”、Q/CSG 10007《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10 电力电缆线路》表27及中国电力行业标准DL/T5161. 1〜5161. 17《电 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 检验》表1.0.3和表4. 0. 2的规定执行。

5成品图示隧道电缆敷设见图7-1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