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最常见烟草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上传人:会**** 文档编号:284615293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种最常见烟草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种最常见烟草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种最常见烟草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种最常见烟草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两种最常见烟草细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野火病和角斑病是烟草细菌性病害中最常见的两种,分布非常广泛,危害性较大。这两种病害往往与赤星病同时发生,病状简单混淆,而他们的防治方法相差很大,因此精确诊断野火病和角斑病对于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一、识别和诊断 野火病和角斑病菌可由种子传播,带菌种子播种后幼苗发病,嫩叶上产生褐色小病斑,常使叶片扭曲畸形,后期叶片裂开,黑龙江省苗床期很少发生野火病和角斑病。 野火病主要发生于大田,比赤星病发生早,6月中旬团棵期开头消失。最早发生在底部叶片上,因底叶贴地湿度大,接触来自地面的病菌机会多。病斑开头为油渍状小点,以后扩大称为褐色

2、的小点或小斑,一般仅0.1-0.5厘米,褐斑四周有很宽的褪绿晕圈约为0.5-2.5厘米。气候潮湿时病斑背面有琥珀色胶状菌脓,病斑较大。气候干燥时病斑小,不产生菌脓。气候长期干燥,病斑干枯变白。四周晕圈渐渐消逝。病菌除危害叶片外,也能侵染茎和果实。茎、蒴果和萼片上生不规章形小斑点,褐色。茎部病斑略凹陷、褐色、略带黄色晕圈。 角斑病发生稍晚于野火病,叶片上病斑多角形,黑褐色,常消失轮纹,病斑四周无明显晕圈,产生菌脓形成胶膜。病斑易裂开脱落使叶片裂开。茎上病斑略凹陷,黑褐色,水渍状斑点,无浅绿色晕圈。 二、发病规律 烟草野火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烟草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菌体杆状,能产生毒素,使病斑四周

3、褪绿而消失浅绿色晕环。角斑病是由假单胞杆菌角斑病菌引起的。菌体杆状,不产生毒素,因此也不消失明显的褪绿晕圈。两种病害的病菌可由种子和病残体传播,而以残体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推广品种种子一般不带菌。农家自留种子有的带菌率很高。带菌种子播种后的苗床发病,病苗移栽后成为大田的病原中心,使病害发生早且重。前一年落在田间的病叶,经过几个月到夏季如未腐烂,病斑上的病菌还能存活,晕倒相宜条件可以传播再侵染危害,成为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稗草、蒲公英、芥菜等杂草也能传播野火病菌。尤其是暴风雨,除可使病斑溢出的菌脓借风雨飞溅传播外,还能引起叶片相互摩擦造成大量伤口,非常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细菌病和大风暴雨的关系特殊

4、亲密,大风暴雨后3、4天田间往往会消失野火病,烟田打顶过早过低也可导致发病严峻。 三、防治方法 1.播种无菌种子 由种子繁殖部门生产的种子一般是无菌的。为确保种子不带菌,可由有关单位播种前进行种子检验。无菌种子可以不经种子处理播种,带菌率低的经药剂处理后也可播种,带菌率高的种子不行使用。 2.合理轮作 烟田尽可能不重茬。种植对野火病高感的品种如CV87等更要留意轮作,因野火病和角斑病传播距离较近,因此大面积连片种植的烟田轮作防病效果更明显。 3.保持田间清洁 勤除杂草,消退可能来自杂草的病源,并能降低田间湿度,发觉病叶摘除后应带出田外深埋,不行扔在田间及四周。 4.打底脚叶 病害发生前摘除无用

5、的底脚叶,防治土中病菌通过底脚叶向上部叶扩散。田间试验表明,摘除底脚叶防病效果非常显著,在发病初期可达70%,后期田间病源多。温、湿度特殊适于发病时,摘除底脚叶的效果渐渐降低。 5.准时检查田间病情、把握防治适期 团棵期后,气温达到18-25度以上,遇雨病菌简单繁殖和侵染烟叶。这时应加强田间检查。如病害发生不普遍,只消失少数发病中心,可先摘除病叶,再在发病中心四周5米内喷药封闭,这样也可延缓病害扩散速度。 6.药剂防治 不论苗床还是大田,病害发生时都应用药剂进行掌握,常用的药剂有: (1)72%农田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500-5000倍,亩用量14-28克,间隔7-10天,连续喷药2-3次。 (2)30%DT杀菌剂400-500倍液,亩用量125克,间隔7-10天,连续喷药2-3次。 (3)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亩用量145-200克,间隔7-10天,连续喷2-3次。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