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趋势:从贵族走向平民范旭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疗教研部摘要:走过了 600年历史的高尔夫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最近30年开始了山贵族化向平民化 的转变进程,伴随高尔夫项冃的入奥成功,各国参与高尔夫运动普通民众数量的激増,笔者预测这一进程 的基本完成会在21世纪关键词:高尔夫:贵族;平民Development of Golf: from Noble to CiviliansFan Xudong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 Department Zhuhai City 519090Abstract: Through the 600-year history of golf in the worl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last 30 years started by the nobility of the transition process to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with the success of golf in the Olympic Games project,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in the number of ordiniiry people golf surge, I predict will be basically completed this process in the 21st century.Keywords: Golf; Noble; Civilians1高尔夫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虽然早在14世纪高尔夫运动就已在苏格兰初步成型,后来乂在苏格兰甚至整个大不列 颠岛风行一时,但当时的高尔夫运动只不过是大官贵族们的一种H娱H兀的消遣方式。
1744 年,Gentlemen高尔夫球友公司在苏格兰爱丁堡成立,这家公司成为有文件记载的最早的高 尔夫俱兀部1754年,圣安徳鲁斯高尔夫球友会成立,后更名为“圣安徳鲁斯皇家高尔夫 俱乐部”,后来越来越多的高尔夫俱乐部和职业球手在英伦三岛出现,各种高尔夫赛事的举 办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并逐渐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高尔夫运动在战近30年开始了由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转变进稈、这个进稈的基木完成会 在21世纪也许需时50年作为高尔夫运动发源地的欧洲,有着高尔夫运动的传统,目前仍然是世界高尔夫运动的 产业最发达的地区2—其中,英国和瑞典的高尔夫运动产业最为成熟高尔夫人口占总人 口比率均在5%以上到2008年,欧洲共有高尔夫人口近1100;/,已建球场约6000懈英 国高尔夫运动人口约500力,全英共建有高尔夫球场2500朋瑞典已建高尔夫球场490廉, 全国900刀人口中有60万高尔夫人U[,,o高尔夫运动最发达的美国,全国人口 2亿540()力人,高尔夫人口 2474力°人、约占人口 总数的9.74%近三四年,美国每天增加一个球场这是一个惊人的发展速度美国是世界 上第一个高尔夫大众化的国家、虽然仍有一批类似奥古斯塔国家高尔夫俱乐部那种“高墙深 院式”的私人球会、但在大部分地区部已建立与人口和社区相适应的公共球场。
这种高尔夫1范旭东(I982-),讲师,硕士,高尔夫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理论、高尔夫运动及相关产 业联系:l8928070255;E・miaI:2769l612@;通信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珠海大道南广东 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邮编:519090.球场己成为城市的公共设施、本埠居民花5美元就可进去打一场口本人口 1亿2400 )1,高尔夫人口 1993年1472力,目前逼近1600力-人其中、高尔 夫球会会员1200 Ji人、说明四分Z—的高尔夫人口是非会员,更何况会员亦分级分类.相 当多的会员是打非18洞标准球场或享受练习场徳国的公众球场(3、4、6、9洞不等)的收费亦相当于一张电影院门票价格,但大众化程 度逊于美国国际上已看好中国大陆高尔夫的前景中国高尔夫的估计人口为50力•人、其 中成年男了为37. 5力人、成年女子10万人,另有25力人为青少年⑵在木世纪末,球场 建成数忖可达75X0个此外,中国正在产生一批亚高尔夫人口,这批人将以打练习场(无球 洞,仅有发球台)和室内电脑模拟高尔夫为主、经过6-12个月的过渡期后,一部分消费能 力高的人将成为打正式球场的会员或非会员。
欧洲则是高尔夫基础较好的地区、其发展方式 是“一步到位”,即逐年增建新球场以适应高尔夫作为竞技运动和休闲运动两个功能的需要 如果把世界高坛按国家或地区来比较高尔夫人口,从每几个人就有一人打高尔夫的角度来排 名,见表lo表1备国高尔夫人口占一国民人口总数的比例(1/X )国家比例:X国家比例:X加拿大7丹麦91日本8-XL >z.W —188美国10法国263澳大利亚18徳国268苏格兰21瑞土312爱尔兰26奥地利330瑞典28比利时380威尔士53西班牙487英格兰65意大利13592高尔夫成功入奥国际奥委会(IOC)第121次全会刚刚在丹麦首祁哥本哈根投票决定,高尔夫和7人制橄 榄球成为2016年、2020年两屈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高尔夫在93名参加投票的委员中 获得63票,7人制橄榄球获得了 81票根据规定,这两个项目只要得票过半即可跻身奥运 大家庭现在让我们冋顾下高尔夫入奥的步伐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高尔夫球还是正式比赛 项目,四年后的圣路易斯奥运会,高尔夫运动完成了在奥运赛场的谢幕演出白色小球与和 环旗帜的这一别,就是100多年Z后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国际高尔夫联合会都曾游说各方,希望高球能再冋奥运赛场,但都没有如愿。
国际奥委会侣 导的“项目瘦身计划”某种稈度上为高球的回归设置了障碍2008年11月份R&A执行官皮特•道森与PGA执行副总裁沃陶(Ty Votaw)提出高尔夫冋 到奥运会的建议,Z后得到众多高尔夫球员的支持进入2009年,在6月15 LI在瑞士洛桑 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听取了棒球、壁球、高尔夫等7个争取成为2016年夏季奥运 会项目的代表的陈述其中参与竞争入奥的比赛项目有棒球、高尔球、空手道、7人制橄榄 球、速度轮滑、垒球和壁球8月13 LI,国际奥委会在徳国柏林召开执委会议,确定高尔 夫和7人制橄榄球作为2016年奥运会的备选项li从竞技体育角度來看,高尔夫在足球,网球Z后已成为公认的世界三大运动么一欧洲 体冇用品专业杂志《SAZ-SPORT》的一份问卷调表明:1998年最具市场潜力的是高尔夫、排 第二的是滑雪板(SNOWBOARD)1997年,作为高尔夫世界四大巡冋赛Z首的美国PGA巡 冋赛总奖金已达7520力-美元(全年打45场)单场比赛总奖金最高的是“球员锦标赛” (ThePIayersChampionship),达到350力-美元、冠军独得63力一美元而在南非太阳城举行的 “百力•美元挑战赛”已有16次,奖金251力-美元、冠军独得100力美元。
国际高坛权威人士 正在策划“世界巡冋赛”,这预示肴打破传统的竞赛体系以适应高尔夫市场全球性发展的举 搭正在出台早于前10年开始的由”大白鲨” G诺曼等积极活动争取高尔夫重返奥运的努 力、也绝非仅仅是为悉尼20() 0奥运谋求急功近利,更多地反映了世界高尔夫运动地位的提升 3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平民化进程在中国,高尔夫是一项新兴的健康运动这说明了高尔夫在中国可以开拓的市场是巨大 的有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四个奢侈品消费大国z—潜在的奢侈品消费人 群达到了 1000多万中国的高尔夫球运动始于1984年,经过20多年的培育,目前中国已建成高尔夫球场近 400座,且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目前中国对高尔夫球场用地限制管理,为了满足中 国高尔夫运动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高尔夫练习场成为突破口(目前全国有登记可查的高尔 夫练习场就有405家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省、直辖市居多,占据了总量的50% 以上,见表2),而练习场相对低廉的练球费用又进一步将高尔夫的无限魅力带给原来越多 的普通中国人⑶表2我国高尔夫练习场分布省、直辖市高尔夫练习场数量2008年人均GDP (美元)北京112约 8500广东省1079932上 海4010529天津15约 7500山东省146785四川省10约 5500其他省份(青海、西藏无)合 il: 107全国总计:405座高尔夫练习场注: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09年1月1日北京做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拥有高尔夫练习场100处以上;上海作为国际 大都市练习场数量位居第二,其次是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
可见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经 济总量,决定看高尔夫消费人口的多少随着整体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高尔夫收到了越来 越多国人的青睐,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平民化进程正在稳步提速卜⑹4结语现代高尔夫运动经历600年的发展历史,从苏格兰牧人的游戏到欧洲皇室贵族的品尚, 从世界备国各行业顶级精英的休闲再一次融入全社会公众群体,我们看到了高尔夫在保持了 其高雅、诚信、健康等众多文化底蕴厚后像公众社会群体的冋归,希望在这样的高球发展趋 势中国,中国的高球运动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推动我国高球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服务的 同时,让更多的国民来参与和体验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参考文献:[1] 罗伯特•穆尔着,孟宇译.高尔夫球场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 谭受清.高尔夫导论[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2008中国高尔夫发展报告[ZJ.2009.[4] 林永革.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 (6): 21〜26.⑸刘慧英冲国髙尔夫产业前景透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 (6): 46〜49.[6]广东省委省政府.《珠江三幷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IZ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