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83196475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军 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军:智能制造是产业自然升级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产业的自然升级为智能制造业的发 展提供了良好机会。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大国,已非新闻。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19. 8%,超越占比为19.6%的美 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2年,全国工业增加值达到了 19.99万 亿元,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名列世界第一,220多种工业品产 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制造大国光环背后却暗藏着“大而不强”的隐忧可能将长期存 在。事实上,冃前中国的制造业仍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存有较大差距。“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任务没有完成,导致我国制造业 科技水平不高、对能源和资源需求

2、太大,竞争力薄弱。”在刚刚结束的第 五届中国制造业年会上,第11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 提这样对制造业从业者说道。中国制造业正在陷入这样的困局:制造业企业缺乏口主创新能力,技 术积累和实力较弱,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 键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不仅如此,资源、坏境的压力也FI益显现。根据英国的一项最新统计, 2011年,全球共消耗122. 75亿吨标准油,中国消费了超过26亿吨,占全球21.3%,美国仅占18. 9%o而在之前的2010年,中国标准油消费占比不 到全球20%,基本与美国持平,而第三位的国家的消耗只有6. 86亿吨。同时,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2012

3、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0 多亿吨。在成为第一制造大国的同时,还成为了第一能源消费国及第一二 氧化碳排放国,空气污染、矿产过分开发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绊脚石。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注重的是创新、质量、生态和整个制造过程成本的 下降,而中国在后3个方面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 师刘晓冰表示,尤其是质量问题,这是任何跨越式发展都不能回避的立足 之本。日前,国外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达到5万小时,单台8年, 而国产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只有8000小时。质量的短板已成为中 国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经丿刃着如火如荼的制造业风暴,国际市场上,以信息物理系统为 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4、正在悄然兴起。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资 助支持的重点优先领域就包括智能制造业。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 (2007-2013年)投入机器人的研究经费达6亿欧元,未来的研究计划 (2013-2020年)对机器人研究的经费投入将达到140亿欧元。转型升级,已经开始摆上每一位中国制造业从业者的案头。低碳、绿 色、智能成为制造业未来需要拥抱的元素。中国制造业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制造业的数字化,是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 合。为了更好地理解智能制造,本刊专访了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 军。CEI:目前中国制造业处在一个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

5、期,薄 弱的工业基础对这个重要的转型时刻来说,会带来哪些困难?罗军:虽然目前我国GDP保持很快的速度增长,但突出的问题就是单 位能效较低,甚至只有一些发达国家的1/10,也就是说,同样消耗一度电 或者一吨标准煤,我们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是发达国家的l/10o究其原因在 于技术落后,技术落后导致我们对能源的需求加大,对资源和环境压力加 大,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却产出 不高,能效低下。而这些东西却是花钱也买不到的。这些年,我们付出了 很人的努力,却无法引进最核心的技术。这是目前转型的困难之一。另一个困难是人才严重短缺。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需要的是国际化、 高科技含量的复

6、合型人才。而中国的工业基础还较为薄弱,我们在推动工 业化的时候,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任务早就完成了。相对于工业基础好,人 才成熟,产业链配套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并不具备人才、技术优势。自 主创新是我们增强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但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往 往会受到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一个长 期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显然,中国 还处于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最终我们是要走一条“科技、人才、创新”的道路,利用新兴技术改 善和提升传统产业,而不是将传统产业彻底淘汰,GD卩需要发展,社会需 要就业、产业不能断代,传统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在 利用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要时刻追踪全球前沿性 的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后勇于再创新。好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同时, 还要大力培养基础性、研发性的科技人才,提升我们的软实力。目前來看, 我们对信息技术本身的研发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3D打卬、机器人、信 息技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是中国制造业历史上一次机遇与革 命。CEI:冃前有很多企业的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大部分都来自于国外, 对此你怎么看?罗军:一个国家智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冃前我国工业基础 薄弱、人才、技术相对缺失,“引进来”是必须要走的一段路。任何一个 工业化后起国家都必须耍走一条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创

8、新的路子。模仿 貝是一个过程,不应该是终点。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走一条模仿一吸 收一创新一再创新一再再创新的路子,我们的创新实力才可能进一步增 强。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不小的差 趴,但是差距却在不断缩小。创新需要一个过程,而创新水平的提高则是 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 中国申请专利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中 国专利巾请数量的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发明的增多,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创新 已经沿着模仿一复制一创新一再创新一再再创新的路径,实现了新的跨 越,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模仿只是工业化后起国家的产物,如果

9、一个国 家或地区长期停留在模仿阶段,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CEI:这种 “引进来”战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罗军:最大的好处在于培育了国内的应用市场,并培育了人量的熟练 的产业工人。以口本为例,上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发展最好的国家是美国,但那时由于价格高、市场需求小,发展速度比较慢。而同一时期 的H本由于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劳动力十分短缺,因此,工业基础 较强的日木开始寻找机器生产的新路径。于是,日本购买了美国的机器人, 并进行模仿、吸收和创新。由于日本广阔的应用市场带动了机器人巨大的 需求,70年代之后,口本的机器人产业反而超越了美国。这可以为我们做一些借鉴。虽然现在技术、服务器、设备等

10、等这些核 心制造装备还需要进口,但进口Z后,需求打开,应用市场发展起来了, 自主创新才有原动力,应用市场需求对科学研发的倒逼机制作用就会增 强,这也势必会带动我国整个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市场的打通目前已初见效果,中国2011年的机器人销售量约为 22600台,相比于2010年,增长了 51%,增速继续保持世界之最,成为继 H本、韩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据IFR预测,到2014年,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CEI:从世界范围来说,目前智能制造应用最广的领域是什么?罗军:智能制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自动化系统(大数据计算)、 控制系统(决策处理)。机器人则是智能制造

11、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冃前 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汽车、电了等领域。另外焊接加工、搬运上下料、 化工建材、海洋工程装备、特殊环境下对机器人的应用也比较多。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通常有以下情况,第一个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也就是说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产业的自然升级为智 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第二种情况是在一些危险工种或者需要在高温、高辐射等恶劣环境作 业的情况下,运用机器人则比用人力更为人性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智能制造业发展运用 的重要推手,在劳动力较为低廉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迫使 企业选择机器人筹自动化程度更高、智能水平更为完善的生产装

12、备来降低 劳动成本。CEI:中国的智能制造在哪些方而较为先进?罗军:耳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跟美国、欧洲、日本相比较,还有 不小的差距。我们在3D打印和机器人等领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 球3D打印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小而散”是3D打卬行业发展最大的障 碍,而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国内3D打印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正在推动3D 打卬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快速启动应用市场。去年和今年我们分别组建 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今年5月29-31 日,我们成功举办了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明年5月6-9日,我们 将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办第二屈世界3D打卬技术产业大会暨世界3D 打印技术博览会。我们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我们要将全球3D打印技术 的重心移到中国,以推动中国3D打印技术的产业发展;第二,我们要为 中国3D打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有人怀疑3D打印会不会步光伏产业的后尘陷入产能过剩的漩涡,我 认为我们不会走光伏这样的老路。因为我们现在并不主张3D打印生产企 业的盲目扩张,我们重点推动的是集中打开应用市场。通过加工服务,把 市场需求激活起来。加工服务是刚性需求,不存在泡沫。当市场需求起来 了,同时也会把3D打印技术的装备产业带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