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283196420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ywn)课堂教学之我见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mi yu)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备好课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根底(gnd)。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jioci)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cinng)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内幕,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那么,闭着眼睛捉麻雀,只能是无效劳动。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2、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就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 讲究课堂教学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无视探究和体验。长期的被动灌注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缺乏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久而久之,必然对被动接

3、受知识产生厌倦,缺乏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活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但一节课45分钟,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要从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紧张思维是很困难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至多可以保持30多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便会不由自主地离开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安排时,要注意学生的这个具体情况。课堂上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思考讨论,都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得起

4、来。这种配合越协调越默契,效果越好,学生的兴趣越高,注意力越容易集中。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仅满足于课堂外表上的气氛热烈,如果学生活动仅流于外表,解决一些无须动脑筋的问题,如生字的正音,作家作品的答复等等。看上去学生答复非常踊跃,但实际上并无大的难度,学生答复时也无需过多思考,这就不能到达提高效率的要求。要使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能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到达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也就到达了“效率二字。 师生关系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

5、难发现,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传授的课程感兴趣。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注意塑造自身的形象。广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和高尚的人格是教师形象的魅力所在。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学习兴趣。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思维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还可用以自己的整个人格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扮演“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开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相

6、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要鼓励学生追求进步,体验成功。教师假设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时机,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课上多给一次时机,学生就多一点成功,就多一份快乐。 我开始教学之初,采用了“抽号朗读法。记得一名女生被抽中朗读。该女生怕得身子发抖。她到教室前朗读时,小声地对我说:“我紧张,读不出来。按规矩,凡被抽中者,都要读;学生读不出,确实有困难。我当即决定,一定要鼓励她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也好。我便鼓励她先读一个字,接着一个词,最后她把题目的六个字全读了出来。虽然声音小,但已是进步

7、。同学主动鼓掌祝贺。我再请她大声读一遍,然后下去。第二天,我们又请这位同学上台朗读昨天未读的课文。结果出乎意料,她读得异常流利!这种惊人的进步,让我们大吃一惊。这看似难以理解,实那么在情理之中。因为学生不是不会读,而是害怕当着大家的面读。一旦多给她一次时机,真心地鼓励她,真诚地帮助她,她便克服了害怕心理,第二次便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后来,这个同学在课堂上发言踊跃,上语文课的兴趣也浓了。 从理论上讲,多给一次时机,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期望原理。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他的研究说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开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那么会使学生越

8、来越差。实践证明,但凡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厚爱,师生感情融洽,他们就会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所以,如果教师在课上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真诚地帮助学生,多给一次时机,就一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发现自己和肯定自己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热情只升不降,教育的外在要求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渴求,他们主动求知,学趣剧增,语文课有此魅力,何愁学生不爱吗当然,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教学设施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重要手

9、段。例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利用一些现代化工具,如幻灯机、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等来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生趣盎然的课堂中接收知识,又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就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愉快的学到知识,又能得到艺术的享受,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也是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环节必须进行的扎实有效、丰富生动。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做一浅谈。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无视的重要环节。 它是一门

10、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结合教材文本的实际,运用恰到好处的导人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 。 那么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语文教学的导入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适当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一定的环境和气氛中,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到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到达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我在初一教学看云是天气这篇课文时,把文章中的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分别对应好相应的视频片段, 并用FL

11、ASH把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的变化过程和形状,位置,结合其对应的天气征兆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他们很快在书中就把各种云都找出来,并连接好相应的天气情况。我还把“晕,华,虹,霞的图片打乱,让学生用电脑中的颜色描画出它们各自的色彩,选择我事先准备好的天气征兆图片,做连线题。学生对此简直就是爱不释手,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对云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对云的变化和天气的变化有了根本的理性认识,并且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一举多得。 长期以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类似以上的精心设计的“突破口不计其数,或奇峰突起,或故生疑云,或巧譬设喻。都旨在刺激学生的思维神经,激发兴

12、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所牵引的思维轨道上来,引导学生去实践,再随着我的恰到好处的点拨,从而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创设适宜的情景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以后的语文学习会有莫大的帮助 二、确定适当的情感基调 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课是情感课。因为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文字不能不联系它所表达的某种情感,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形式的课型,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也应有所不同。而语文课要教出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都有深切的感受。 如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虽然两篇都是游记,是写景抒情的名作,但二者的课堂教学的情感基

13、调显然是不同的。岳阳楼记描绘的是湖面上的气象,壮阔而细腻,抒发的是一怀“忧情;醉翁亭记写的是山间景色,简洁而明快,表达的是一腔“乐意。这是因为作者在文章中倾注的情感气质不同而情感基调有异,因此,我就依据课文的情感基调,把握好自己语言的音量、音调、音速,以及与之相关的感情,以求到达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再如最后一课,这是一篇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力的课文。小弗朗士开始是个贪玩、天真、不爱学习的孩子,“最后一课的严峻事实,震憾了他幼小的心灵。韩麦尔先生的影响和启迪,使他自悔自责,并激起他对法西斯的无比憎恨,爱国主义思想就像火苗一样开始在他心中点燃,当我对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心语变化都有准确的真切

14、的感受之后,在范读时,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恰当的运用语调、重音、停顿等技巧,把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过程细致而富有感情的表达出来,结果,它所产生的感染力,远远超过概念化的分析,我的范读在使学生深受感染的同时,也启动了他们理性的思考:热爱祖国,就要努力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化。我记得孔子早在论语中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想说的就是乐教才是最高的教学艺术呀!因为只有乐教,学生才能“乐学。这样,师生双方的情感渠道通过我这种适当的情感基调接通了,课堂教学就充满了活力,不断进发出感情的火花。 三、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作深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15、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党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 比方我在教学被压扁的沙子等课文时,总是结合文本中本身的“谜而设疑。首先播放有关恐龙的资料图像等,并作“画外音:这些动物曾经是我们大地的主宰,可是在6500万年之前突然灭绝了,对此科学家也是争论不休,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导致他们的灭绝吗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被压扁的沙子中的作者肯定的是哪种呢它的灭绝原因和沙子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些不但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有针对性的切入了文本的重点。趁兴而教,就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自觉、自主、自能学习的最正确状态 等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