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地面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范围: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楼地面工程及室外混凝土地坪2 编制依据《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电力建设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3.1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包括人员等级及数量、人员考核、人员责任和权限) 3.2 作业所需工机具及仪器、仪表和准确度的要求3.3 作业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要求3.3.1 水泥:宜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3.3.2 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3.3.3 石子:天然卵石或碎石,粒径20mm~40mm,含泥量不大于2%3.3.4 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并通过试验确定3.4 作业环境应达到的条件3.4.1 在施工前应先清除淤泥和杂物等垃圾3.4.2 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剂、掺合料等经检查合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3.4.3 计量仪器检查准确,振动器经试运转符合使用要求。
3.4.4 门框和楼地面预埋件、水电设备管线等均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3.4.5 各种立管孔洞、缝隙等应先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堵严(细小缝隙可用水泥砂浆灌堵)3.4.6 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或采取防护措施4 作业程序、方法、内容4.1 作业程序处理、润湿基层→打灰饼、做冲筋→基层刷素水泥浆结合层→铺面层水泥砂浆→第一遍压光→第二遍压光→第三遍压光→抹踢脚线面层→养护4.2 作业方法、内容4.2.1 处理、润湿基层:基层必须坚实、清洁(无油渍、污垢 、灰尘以及杂物等)如抹灰基层为光滑的砼表面应予凿毛,使基层具有粗糙的表面做底层前,必须提前一天用清水洗擦干净基层,保持湿润而无积水影响面层厚度的凸出部位要凿平并洗擦干净楼地面孔洞、板缝等过度凹陷部位应事先用细石砼填补严实或用设计配合比相同的砂浆分层抹压找平4.2.2 在四周墙面弹出标高基准墨线4.2.3 打灰饼、做冲筋:根据地面设计标高和抹灰厚度以及预先在墙面弹定的标高基准墨线,在地面四周做灰饼,然后拉线打中间灰饼再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做冲筋,冲筋间距约1.5m左右在有地漏和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和坡度对于面积较大的地面,应用水准仪测出基层的平均标高并计算面层厚度,然后边测标高边做灰饼。
4.2.4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宜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也可在基层上均匀洒水湿润后,再撒水泥粉,用竹扫帚均匀涂刷,随刷随做面层,但一次涂刷面积不宜过大4.2.5 混凝土基层通常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砂浆外表湿润松散,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水泥焦渣基层可用一般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比为1:2(水泥:砂),操作时先在两冲筋之间均匀地铺上砂浆,比冲筋面略高,然后用压尺以冲筋为准刮平,并对低凹处填补砂浆,并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禁止用水泥粉砂水催干),用木抹子打磨,要求把砂眼、凹坑、脚印打磨掉,操作人员在操作半径内打磨完后,即用纯水泥浆(水灰比约为0.6~0.8)均匀满涂地面上(约1~2mm厚),再用铁抹子抹光向后退着操作,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4.2.6 第二遍压光:在水泥浆初凝前人站在上面有脚印但不下陷,即可用铁抹子压抹第二遍,要求不漏压,做到压实、压光;凹坑、砂眼和脚印都要填补压平4.2.7 第三遍压光:在水泥砂浆终凝前,此时人踩上去有细微脚印,当试抹无抹纹时,即可用铁抹子抹压第三遍,压时用劲稍大一些,把第二遍压光时留下的抹纹、细 孔等抹平,封闭表面孔隙,达到压平、压实、压光。
4.2.8 养护:水泥砂浆压抹完毕后,要适时(夏季宜在24小时、冬季在48小时后)表面覆盖湿润养护,使用矿渣水泥时尤应注意加强养护养护期间不得上人或使用5 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标准要求5.1 作业结果的检查验收5.1.1 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施工规范规定5.1.2 面层与基层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5.1.3 水泥砂浆面层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表面无明显脱皮和起砂,局部虽有少数细小收缩裂纹和轻微麻面,但面积不大于800 cm2,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优良: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现象5.1.4 地漏及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 优良: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或泼水检查5.1.5 踢脚线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高度一致,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4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优良:高度一致,厚度均匀,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2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检查方法:用小锤轻击、尺量和观察检查5.2 应达到的标准要求 水泥砂浆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的规定 水泥砂浆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5-1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表面平整度4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验踢脚线上口平直度4拉5m长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验格缝平直度3拉5m长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验6 施工注意事项6.1产品保护6.1.1 使用推手推车时应避免碰撞门口立边和栏杆、墙柱饰面门框要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手推车轴头碰撞门框6.1.2 注意保护好地漏、出水口等部位安放的临时堵头,以防灌入浆液杂物造成堵塞6.1.3 沾污的墙柱面、门窗框及设备管线要及时清理干净6.2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6.2.1 起砂、起泡 其原因有:水泥质量不好(过期或受潮至使强度降低),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水灰比过大,压光遍数不够及压光过早或过迟,养护不当等因此,原材料一定要经检验合格才可使用;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宜大于3.5cm(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
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随铺随进行,第二遍压光应在初凝后、终凝前完成,第三遍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亦切忌在水泥终凝后进行,保证有不少于7天的连续养护时间6.2.2 面层空鼓其原因有:砂子粒度过细,水灰比过大,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表面不够湿润或表面积水,未做到素水泥浆随扫随做面层砂浆因此,在面层水泥砂浆施工前应处理好底层(清洁、平整、湿润),重视原材料质量,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随刷随铺6.2.3 合理配置现浇板内的钢筋,改变大直径、大间距的配筋方法,工程的钢筋间距最好控制在100—120mm之间,现交屋面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现浇楼板外墙拐角处的现浇板内配置5根L=1500mm、ф10加强筋,以增加砼现浇板的抗裂性,减少现浇板出现裂缝的可能性6.2.4 在室外混凝土地坪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二次收光压实,避免混凝土终凝前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收缩裂缝,同时加强现浇板的养护工作,以利于砼早期强度的增长6.2.5 室外地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搅拌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按配合比投料,浇筑按施工方案的步骤进行,认真振捣,不漏振,不过振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浇水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碰撞。
6.2.6 厨卫间周边向上做一道200*240(120)mm砼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控制地面标高,特别是地漏周围的坡度,严密封堵穿楼板管道的周边防水施工中要保证边角部位的质量6.2.7 厕浴间和有防滑要求的建筑地面的板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7 职业健康管理与环境管理7.1 安全工作票的填写及宣讲7.1.1 安全工作票分“正表”和“附表”,安全工作票主要由施工队(班)的技术员或施工负责人填写,安全负责人审查,队长(班长)签发生效现场工作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特殊情况必须填写“安全补充注意事项”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每日在工作开始前宣讲安全工作票,安全负责人监督执行7.1.2 现场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工作票中安全注意事项进行选用,对于适用于本工作地点的措施条款勾划出来并宣讲,不适用于本工作地点的条款措施不必勾划也可不宣讲7.1.3 安全工作票附表中各分项工作应由担任其分项工作的负责人签名,其他人员不得代签7.1.4 安全工作票在工作内容、地点、人员不变时,可连续使用,工作内容、地点、人员有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更换并重新填写新票7.1.5 安全工作票签发不符合规定的,代签、漏签字的,未勾划出适用条款措施的,无安全补充措施的,现场未宣讲的均视为废票。
7.1.6 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同时担任2-3项不同时进行的分项工作,但不宜担任2项以上同时进行的分项工作7.1.7 安全工作票在施工结束后交队安全员妥善保存工程结束后,交处专职安监员统一保管存档7.2 安全职责7.2.1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指挥现场的全部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协调各部分项工作,现场认真宣讲安全工作票,支持现场安全员的工作,摆正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抓好现场文明施工,对现场的全部工作负责7.2.2 现场安全负责人:协助现场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布置,排除不安全因素,制止各种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各项安规,对整个现场进行监护,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特殊或紧急情况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7.2.3 现场技术员及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工作施工前做好安全施工措施和交底工作在现场督促和检查执行情况,排除现场不安全因素,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特殊作业编制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7.2.4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模范遵守公司和工程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施工中杜绝违章作业,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按“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原则进行施工,对现场的民工负有监护责任。
7.3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7.3.1 清理楼面时,禁止从窗口、预留洞口和阳台等处直接向外抛扔垃圾、杂物7.3.2 在潮湿区域和地下室施工时,应采用36V或以下低压照明设备7.3.3 非机电人员不准乱动机电设备7.3.4 用卷扬机钢井架(上落笼)作垂直运输时,要注意联络信号,待吊笼平台停定后再进行装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