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实现劳务输出向劳务输入转变浅析浏阳是享誉中外的花炮之乡,地处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 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醴陵、株洲,西倚长沙,北 界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城融合的“三角地带”,距长沙60 公里,距黄花机场40公里,具有“西融长株潭、东连长三角、南接 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浏阳也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市139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就有115 万人2005年以前,由于规模工业很少,花炮生产也多为家庭作坊, 小企业生产诸多,新吸纳的劳动力十分有限,当时是湖南的劳动力输 出大县,最高峰时期,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20余万人,除了广东, 上海等沿海城市外,甚至跑到邻近的江西万载,铜鼓,醴陵等地就业 近年来随着浏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迅速掘起,园 区经济大发展,社会事业的大繁荣等各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浏阳劳 动力就业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但解决了本地的就业问题,还 吸引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回流,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底, 全市外出务工人员(指本市范围以外)下降到10万人,而本市范围 内完全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产业务工的剩余劳动力达11万人之多,另 外还有20余万农村劳动力平时在工厂做事,农忙季节就下地干活的 半工半农就业状态。
甚至近年来随着蓝思科技等一批承接沿海城区产 业转移中搬迁至浏阳的企业相继落户开工,已有云南、贵州、江西、 湖北等周边县市近2万劳动力输入浏阳,使浏阳实现了由劳务输出转 向劳务输入2011年,我市已被人社部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示 范县”、“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统计监测县”,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因有以下四点:一是花炮百亿工程,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近年来,浏阳市委市 政府针对国际、国内花炮市场利好这一时机,大胆果断的提出了花炮 行业产值过百亿的“百亿工程”,引导和鼓励花炮企业做大做强,涌 现了一大批产值过千万,甚至过亿的花炮企业,因而创造了一大批的 就业岗位,同时这些花炮企业又根据浏阳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断 调高了企业员工薪金待遇,所以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流, 甚至部分乡镇已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不得不组团外出到云南贵州招 聘工人二是导入新型农业,留住大量外出脚步我市各乡镇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及环境,因地制宜,分别引入了相适应的新型高效农业如西 区的花卉苗木产业,东区的水果产业、蔬菜产业,北区的烤烟产业等, 着力提高田地的产业效益,涌现了一大批的花卉苗木大户,水果栽培 大户,蔬菜专业户,烤烟栽培专业户,以及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等,留 住了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脚步。
三是园区经济强势发展,务工不用再去远方近年来,我市工业 园、产业制造园、农业园招商力度大,房产地市场的稳定发展,高速 公路建设的全面启动,城乡一体化战略和六大片区的重新布局以及五 年来全市固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等一系列举措,拉动了一大批企业 的迅速发展,浏阳迎来了 一个大建设、大发展的“高速时代”,提供 了一大批就业岗位同时随着蓝思科技,介面光电等一批劳动密集型 大企业建成开工,园区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以蓝思科技为例,该企 业目前已开工投产二期工程,用人5万人,待三期工程投产后,总共 用工量将达到6. 5万人左右,而目前该企业员工人数中浏阳籍员工达60%以上,因此仅该厂浏阳员工就达3万人以上,年初大量原在广东,上海务工的熟练工人纷纷前往该厂应聘,仅初八到十五这几天时间, 直接到厂区门口应聘的浏阳员工每天都在千人以上因此整个园区经 济的强势发展是劳务输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类用人单位待遇提高,吸引很多外地劳动力据统计数据,2010年我市社会每月平均工资达到了 2530元/月,工资待遇比沿海城市工资低不了多少,而在浏阳的消费开支则要比沿海城市低上许多, 因此,邻近一些县市的劳动力经过仔细比较和核对后,选择到离家距 离更近,生活习惯相近,消费水平更低的浏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