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28197339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学课堂”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单元分析教材解读: (一)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 3.能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4.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5.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打断被别人。6.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7.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1.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能体会优美生动的词语并摘抄。3.观察一种

2、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并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能够写出自己的感受。4.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5.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2.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二)单元教学中的核心问题: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2.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3.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三)单元主要学习活动设计1.积累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词。2.开展“找春天”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春天的事物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和神奇。3.借助单元习作中的“记录卡”,做好自己的的植物记录卡,为单元习作做准备。教学建议:(一) 单元教学的实施建议纵观单元导读的三个要素,从“试着边读边想像”,到“积累优美的语句”,到最后“把观察的事物写具体”,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再分析四篇选文课后的语文要素,也体现着层层推进,因此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策略为读写结合,根据单元编排分四个步骤展开:读中想,读中说,读后写,读后再创新写。基于本单元学习提示“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要求下,不难看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既有丰富想象的要求,更有语言表达的要求,课后练习题更是安排了与之匹配的学习要求。如古诗三首课后安排了“结合诗句的

4、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燕子也安排了“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划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下来。”荷花则安排了“划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等练习。纵观这些要求,不难看出编者意图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基于语句,丰富想象,在想象中感知语言的韵味,并积累。教学中就要力图从整体入手,圈画优美的语句,然后以读促说,还原文本的场景,在反复朗读和说话中,丰富语言的画面,感受作者的表达特点,达成语言积累的目的。以燕子一课为例,教学中可以尝试从整体入手,让孩子先自行圈画写的美的句子,并打上“”,然后教给赏读的方法,在聚焦词语的情况下,不断想象,实现语言和内涵的

5、同步提升。这种同步地自读自划地赏析,首先是引导有意识地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围绕赏读,教师要做好有层次、有阶梯地呈现内容,如在整体阅读之后,教师要让孩子选择语句,关注文章的细节,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地品味和推想,再度强化学生边阅读边赏析的意识,提升阅读能力。(二)拓展阅读的实施建议充分利用课文的示例作用,发挥提示语和学习伙伴的引导作用。教学时,在问题设计和讨论展示时,需有所侧重。1.激发阅读兴趣,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关注文中的的优美生动的语句。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2.搭建展示平台。有些学生也许在课外已经读过古诗、优美句段。在课堂上,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

6、会,让他们背背熟记的诗歌,交流展示自己积累的优美句段,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要适时鼓励,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让学生养成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语句的习惯。对于学生自信的表现,要积极肯定。如果学生表现不佳,教师也应适度引导,切勿打击学生的信心。3.产生阅读期待。在学生产生了浓郁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趁势引导,或教师自己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诗歌或者文段,或让学生自由交流推荐,使学生对阅读更多的诗歌和优美句段产生期待。4.推荐阅读。阅读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以及同步阅读中的相关篇目(三)习作指导的实施建议本单元还有一个要求就是由读促写,单元提示中明确指出“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纵观整个单元安排,编者其实就有逐步推进过程,先“读说结合”,再“以读仿写”,还有“读后创意写”,最后就是“观察后再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