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区级公开课)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281972907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区级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区级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区级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案(区级公开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3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第七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海底世界揭示了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清楚的”,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进一步提升,从怎么把一段话写清楚到怎么把事物写清楚,体现了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写清楚”的内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写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了解文章是从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海底世界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产等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海底世界不但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2、而且分述部分都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结构很清晰。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平时通过课外书的阅读对海洋和海底会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课文难度不大,重点是了解课文的结构,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海底世界的特点写清楚的。继续巩固借助关键语句概况一段话的大意,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课堂上看老师用思维导图板书,假期里学习用思维导图画自己的阅读感悟;二年级在思维导图课上了解了各种导图,并尝试运用。现在三年级,大部分学生能熟练绘制思维导图。课堂上,我用鱼骨图完成板书,也引导学生用鱼骨图拟出语言训练的脉络。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窃窃

3、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3、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4、学习围绕一个意思,用总分的结构说一段话。3、了解海底世界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2、 了解课文2到6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清楚的。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运用、板书和学生导图展示第一板块:复习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神奇的海底之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自然段用设问句提出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那

4、么,海底究竟有什么奇异的景色,有什么丰富的物产呢?今天,我邀请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带领我们到海底探秘。我们看看她是谁?复习理清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神奇校车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课外读物。通过创设情境:由故事里的弗瑞丝老师带领孩子们去探险,能引发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兴致盎然地开始课文的学习。PPT出示神奇校车和弗瑞丝老师,播放配音。第二板块: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一、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1、师:默读2到6自然段。看看海底藏着什么?圈画出关键词。 2、师板书关键词3、师小结:大家发现了海底是个宁静却有光的地方,景色奇异;还发现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资源。真棒!课文2到6自然段

5、都有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从关键语句中提取关键信息,从整体把握课文从宁静、有声、动物、植物和矿产五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第三板块:品读课文,感悟海底世界的奇妙一、品读课文 1、师: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呢?请你去重点去读读有关的内容。2、学生汇报,顺序由学生汇报的先后决定。第二自然段 1)出示导图,学生谈理解。 2)配乐范读,出示图片,让学生谈自己对海底的感受。3)师小结:是的,海底那么宁静,那么奇妙,那么有趣,请女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这一段落。第三自然段1)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窃窃私语”。2)学生开火车轮读。3)听音频。学生想象仿说句子:“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6、)一样( ),”第四自然段1)出示导图。学生说说这一段介绍了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谈谈自己觉得哪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最有意思。海参:用手掌模拟海参在桌面上爬,感受速度的慢。朗读 梭子鱼:引导学生理解作比较的方法。请学生夸夸梭子鱼。乌贼:学生表演理解反推力。贝类:引导学生感受拟人写法的好处,读出轻松快乐的感觉第五自然段1)出示导图,学生谈理解。2)朗读第六自然段1)了解不可再生资源。 2)朗读抛出大问题,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点随机展开教学,把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让他们把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呈现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引导他们去想象。配乐范读给学生做出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

7、兴趣。课文里“窃窃私语”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表演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课文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发挥了想象,练习了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想象、联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从而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系实际等方法感受海底的植物的差异。学生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的形成不大了解,所以进行了必要的讲解。第四板块:迁移运用一、投影海底的几种动植物。二、明确训练要求。内容:运用总分结构介绍三种海洋动植物的特点,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动态等特点。形式:用鱼骨图呈现。三、学生自己设计导图。四、请学生上台看着导图,用一段生动的话介绍三种海底动植物。课文的2到6自然段都分别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学习课文后出示色彩鲜艳、形状奇异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学习围绕一个意思,用总分的结构说一段话。并以此作为神奇校车故事里的考察报告,首尾呼应。五、总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海底之旅马上要结束了,但是也许大家对海底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海底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作业设计:1、 请你当小导游,用生动的语言向游客介绍美丽奇妙的海底世界。2、 阅读海洋世界,更全面地了解海洋,感受蓝色海洋的独特魅力。 学习海底世界一课,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海洋的一扇门,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把孩子引向更广阔的海洋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