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2082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诗歌翻译感受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卅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 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 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 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歌作为一种有高度的概括性、 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语言,其翻译就成为语言翻译 中的难点。通过这几节课对于材料上的学习,我对于诗歌翻译,主要是对于材料 中APsalmofLife三篇译文比较后的一些感受。1翻译诗歌需要了解背景知识做翻译时,不能拿來就译,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翻译任何体裁的文章往往都 要放在

2、一个背景里去看整篇文章,才可以去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也才可以恰当 的去翻译。要弄清楚作者的风格、文字特点、同一作家的其他作詁、作家的身世, 岀身哪一个国家、其写作的社会背景等一系列问题。翻译诗歌也是这样,我们要 去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才能翻译出诗歌的深层含义。材料中的A Psalm of Life 的作者郎费罗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翻译中语言的应用一定要 符合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2 标题的翻译标题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标题的翻译也就更需要细心琢磨,标题的翻译也 不可以凭空翻译,一定要在仔细品读整篇诗歌过后再翻译,选择最好的、最适合 整篇文章的标题。而同时,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解读诗歌的

3、一把钥匙,借助标题有 时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有时可以解读诗歌 的表达技巧。就好像A Psalm of Life的翻译,三位译者分别译成了 “生命的 木赞、“堂颂、“丿生颂。“psalm”的意思就是圣诗、颂歌,但问题是对于“life”的翻译,是译为人生还是生命。单从,这三个标题的翻译,我偏向于“人生颂”,因为从三个标题来看,“人生颂”最简练,也最符合中文的表达,但是其 实三个标题表达意思都是一样的。3 诗歌翻译中的韵律感诗歌与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的不同就在于诗歌的韵律感。3.1诗的格律“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 是朗读时轻

4、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 位。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一”或“?”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 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Z间可用“ / ”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1. 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 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So deep / in luve / am I :And T / wi 11 luve / thee sti 11, / my dear, 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Robert B

5、urns (1759-1796) : My Luve Ts 1ike a Red, Red Rose注;art二are luve二love bonnie二beautiful a=all gang=go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2. 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 构成。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 Tyger! / Tygcr! / Burning / bright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William Blake: The Tyge

6、r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每个咅步由两个非重读咅节 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4. 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每个咅步由一个重读咅节加两 个非重读咅节构成。女口 :两咅步扬抑抑格一?/-?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Think of her / ?mournfully.-Thomas Hood5. 抑扬

7、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 重读咅节再加一个非重读咅节构成。如:三咅步抑扬抑格?-?/?-?/?-?下例 中最后一个苛步为抑扬格。0 ?hush thee / my ?babie / thy ?sire was / a knight.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 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3.2诗的押韵押韵是指通过垂复兀音或辅音以达到一赵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1. 尾韵: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1)联韵:aabb型。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It fell to earth,

8、I knew not where;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e Arrow and the Song2) 交叉韵:abab型。Sunset and evening star,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When I put out to sea,Alfred Tennyson (1809-1892) : Crossing the

9、 Bar3) 同韵:有的诗押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 如下例就共用/i: p/为韵脚。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Robert Frost (1874-1963) :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2. 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儿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下例中 运用/ f /、/b/与/ s /头韵生动写

10、出了船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彖。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T. S Coleridge: Rime of the Acient Mariner3内韵(同元音):指词与词Z间原因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 下面一节诗中/!/及/ i 口 /重复照应,呈现岀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 s pleasant king;Then

11、bl ooms each thing, 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Col d dath not sting, the pre tty birds do sing:Cuckoo, jug-jug, pu-we, to-witta-woo!Thomas Nashe (1567-1601) : Spring, the Sweet Spring翻译诗歌,怎样去翻出韵律感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而通过材料中的三种翻译我们 也可以看出对于押韵的不同的翻译选择。英语原文一三、二四押韵,三位译者只 有黄一宁跟原文保持了一致,黄新渠只押了二四韵,一三却没押上,黄果圻做到 了整体押韵,但是他

12、按照中文诗歌的习惯呀一二韵和三四韵。如果单从押韵上, 保留原文韵律色彩的,一定是黄一宁做的最好,但是黄果忻的翻译可能也是更符 合中国人的诗歌韵律习惯,更有“中国味” 一些。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同译者的 不同选择。是选择更贴近英语原文,还是“中国化”一点,也许要由译作的受众 群,忖的决定。而材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音律上的不足,例如:“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的翻译,黄新渠译成“但这是肉体,灵魂并未死亡”将 句了拉长。考虑到了段落的整齐性,而且增译出深层次的东西,而且也可以押韵, 黄果烁译为“这话所指的并不是灵魂”这句就会太像说话,同样黄一宁的“那不 是说灵魂,指的是

13、肉体”也诗味味不浓。再像对于“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n 黄新渠译为“使得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更长”,考虑到了咅节但少掉了韵味,“黄 呆忻译成“发现我们比今天走得远”其实应该是“走得更远”但是为了凑音。去 掉了,但却使得文章读起来别扭了,而黄一宁的译文“看我们都比今天站得更高”, 采用了视觉转换,意思大致相等,我觉得处理的很好。4 诗歌翻译中1+1=N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任意一种体裁的翻译,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译文的处 理上,不可避免的都要有所创造,但是我们可以适度创造,有时译者也可能过于 偏离原文。材料中,三位译者分別也有不同的创造。(l)life is real

14、, life is earnest这句,黄新渠大胆的加注对于原文的理解,译为:生 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把2个life翻译分别译成了生命、生活。这就是一 个很好的1 + 1=2或者3的翻译。黄果圻这句译成:人生多真切,他绝非虚度。“绝 非虚度”并非是原文,而是采用了反说的方法,也非常恰当。同理,黄一宁的“人 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也很好。(2) 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这句,黄一宁翻译成,别只顾贪欢,别一味 哀怨,就相当于1+1=4,他的创作发挥就有点过了。在翻译中我们要控制好这种1 + 1的程度。5 不同译者倾向选择不同的词而通过分析材料中三篇译文,儿经对比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译者有意避开之 前译者所用词汇的情况,在Z前的散文翻译中这种现彖也有,在我看来,翻译的 过程应该是挑选最恰当的词汇,而不是一再回避。虽然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也许以后我们在对于这些诗歌在进行重译的时候,可以总结之前译文,选出不同 译者译出的精华与亮点,整合成一个最接近完美的译文。以上这些是近來对于诗歌翻译的感受,作为新手,仍需要不断学习。参考文献:1 李云启老师翻译名著赏析课堂材料2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普特英语网我严重的英文诗歌特色百度文库4诗歌定义百度百科浅谈诗歌翻译感受笔译一班邓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