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281920342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的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xx小编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三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高一化学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2、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

3、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 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

4、、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 8H2O+NH4Cl=BaCl2+2NH3 +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3、能源的分类: 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沼气 不可再生资源核能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

5、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篇二】高一化学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离子反应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股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离子反应 a.定义: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 b.本质:溶液中某

6、些离子能相互作用,使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c.、离子反应分类与发生条件: 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书写步骤: 一写 :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改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三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四查 :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2

7、)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3)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篇三】高一化学必修三重要知识点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

8、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

9、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

10、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

11、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 (中强):H2SO3、H3PO4 (弱):CH3COOH H2CO3 H2S HClO C6H5OH 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 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