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9364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教学中的“本本主义”丁磊(望江县毛安中心学校,332733269qq. com)摘要:各地都在追求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新课标,实行新课改,但部分教 师不联系实际按本宣科,走了 “教条主义”路线。关键词:新课标 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多媒体教学引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是时代的进步发展, 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模式必须随之发生变革,但有些教师在变革中过分追 求新奇和形式,不联系教学实际,简单地按理论铺开教学。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 的教学,本学科因为具备实践性和综合性,课堂教学更需要充分把握教学实际, 不可浮于形式,犯“木木主义”的错误。课程标准是每个老师都非常熟悉的一本书,教师认

2、真学习课程标准, 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我从教以来,看过 很多教育文件及教育教学论文中都提到了课程标准,可以说课程标准是 教育改革的结晶,是教师教学的风向标。我最近乂自主学习了一下义务教育 思想品徳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教学理论上又有了进一步提高,“眼界” 的提升对自己以往教学经历及所见所闻有更深刻的认识一一很多时候我们犯了 “本本主义”的错误。一、“形式”大于“目标”思想品德课程具备实践性的特征,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向丰 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众所周知,初中

3、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 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部分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师教学过程中会举出 很多现实生活的实例,方便学生自主探究去理解教学内容。“实例教学”体现课改 理念,有利于贯彻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 和生活热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殊不知,生活的实例 是为传授知识点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这个目标服务的,举例自己探究的方法,是 让学生自己发现理解知识点,只是个课堂教学方法,不可当成万能钥匙,一味去 举实例供学牛自主探究,有时会出现教学目标

4、缺失,舍木逐末得不偿失。1. 案例实例滥用,课堂预设难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运用“实例教学”时,没有注意科学的方 法,只是简单地罗列实例,把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分散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 注意,没有真正地发挥“实例教学的作用。本人教初二思想品德时,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我在课堂 上抛出一个问题:我们和父母在哪些事上存在分歧? 一个问题出现,我的课堂上 乱了,学生抢着举例:“压岁钱”“名牌衣服”“玩具” “学习成绩”甚至有学 生在交流压岁钱的问题,学生彼此有了 “共同语言”,我的课堂预设完全不靠谱 To所以有时教学内容简单,不需要过分探究,大家都抢着举例子,看似课堂气 氛活

5、跃,其实我们在浪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师的课堂生成。2. 案例实例曲解,自主探究难实现思想品德学科还有些知识点比较敏感,特别是“我与社会和国家”这部分的 内容,学牛自主探究很难牛成知识点,甚至可能会出现误读或曲解实例,影响教 学目标的实现。比如:九年级教材中提到公民依法行使建议监督权,在探究中学 生提到有些举报人被人追杀的实例,学生在讨论时容易生成负而的反动的结论, 教师此时需要积极引导,有些例子可以避而不谈。二、“引导”并非“放任”新课改的中心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在教学中,结束了教师包圆一节课,也就是一节课包着讲,而学生只能 单纯听的局面,让学生从单纯

6、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曾几何吋,“把课堂还给学生” 的口号冲击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课堂还给学牛就是要突出学牛主体地位, 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探究能力。我也有幸去了几所兄弟学校观摩取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但 有些教师的课堂让我觉得太过偏激,他们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只是分组和分别 留几道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教师置身事外,这是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 为学生讨论越激烈越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需 要下一番功夫引导,要知道引导学生围绕教材讨论,并非是放任学生开“座谈会”。让学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性十分重要。首先,既要张扬学生个性,又要完成教学任务。课

7、堂上,学生自主讨论探究 学习,个性得到张扬,但学生的知识而和见解能力毕竟有限,在课前,教师必须 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设计好教学场景和引导问题,防止学生过分“跑偏”以致教 学目标无法达成。其次,收放自如,随机应变。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是变轻松了,课 堂上学生自主发言讨论,不可能严格按照教师的设计完成,菲确定因素增多,教 师处理随机问题的能力必须提高,这样看教师的任务更加重要和繁重了。曾经我 在初一上思想品德公开课,教学的主题是“友善”,我在分组讨论时,学生不小 心把后面的同学的水杯碰倒了,书本和衣服都湿了,其他学生哄堂大笑,犯错的 学牛满眼含泪,听课教师看到这皱眉不止,此时唯一能有所作为的只

8、有我一一本 节课的主导者。我首先让同学们安静,安抚两位同学,让他们达成谅解,让这场 “意外”变成教学情境,得出结论:宽容是友善,主动承认错误是友善,同学们 不起哄是友善。随机应变,换被动为主动。所以说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彻底放开,学生的主题地位不是任由其放纵,教 师的引导手法也是一门艺术。三、“多媒体”变身“多面手”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一些视频和图片 更能直观地解释知识点,并且能激起学牛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多媒 体教学符合新课标中“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课程

9、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现出新的前景。”于是乎,许多教师都在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来了,很多教师觉得多媒体很方便:板书可以直接展示,板书可以省了; 声像视频可以吸引学生,花哨的课件出现了;课件上知识点罗列清晰,教材可以 扔掉;课件上网下载方便,备课省了。我曾经看到一位教师,一节思想品德课用 了 23张课件,试问,学生有时间讨论吗?板书有时间写吗?课件放完后学生还 知道什么?课件都能做到,教师就只要下课做课件,上课放课件就可以了,那教 育倒简单了!多媒体只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手段,一个工具,多媒体不是“多面手”,其作 用不可也不能放大,教师使用多媒体一定要发挥其辅助作用。1.宁缺毋滥,只取精

10、华思想品徳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地展现课堂教学实例,大量的声像资料 很受学生欢迎,但教学有其特定的计划和生成,不可因为学生喜欢而去展示资料, 宁缺毋滥,只取精华。人教版思想品德初三有这样一课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其中我国人口特点有6点,我国环境问题有3个方面,这就都需要 图片或者影像展示,那一节课无法完成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取舍,人口问题 可以在一张中国地图上展示3个特点一一人口多,分布不均,男女比例失调,同 时还可以在这张图上反映我国水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做到了一图多 用。2朴素大方,拒绝浮夸多媒体教学除了以上的直观性,还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很多老师在 制作课件时

11、利用大量动画和声音特效,这样不但会吸引学生,还会让学生一直盯 着动画或专注某一个音效,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多媒体课件要不素大方,不 可过分追求浮夸的展现形式。3. 科技辅助,不可替代一节课起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不可事事都利用多媒体,教师要多用自己 有感情的声音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不可放大。记 得人教版思想品德初二课本着重讲解“我与他人和集体”,教会学生处理好与同 学、父母、老师及集体的关系,师生关系用再好的声像资料,也没有学生和老师 现场说理来的直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理论的东西一定要适合实际情况,教 学的成功不单是靠“本本”上的理论来实现的,一节课教师是导演,学生能不能 把握“剧本”的精髓,是靠教师的引导,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表演”,也不可让 学生“自学成才”。参考文献:【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8页2王清池: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实例教学,学周刊C版2014 (7),第158页(7),第97页【3】李明:教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