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91892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如何转化“学困生”【摘要】语文“学I木I生”是指智力正常前提下,学习语文经常失败 的学生,由于经常的学习失败,自信心、学习兴趣逐步丧失,对学习也渐 感吃力,从而引发思想、纪律方面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寻找教育转化语文 学困生的策略的角度作分析,以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走出困境。【关键词】学怵I生;转化;策略无论什么类型的学校,什么学科都有数量不等的学困生,语文虽为“百 科Z母”却也不例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山于师资、习惯、兴趣等诸多 原因影响,最容易出现学困生,尤其是可塑性最强年龄段的中学生中。作 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用辩证的、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他们,绝对不 能存在偏见,态度冷漠,情绪急躁

2、,甚至认为不可救药,这样做只会加重 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心理压力,把学生推向更加困难而痛苦的境地。俗话说, 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中学生口我意识发展迅速,教师 应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学困生,尽量满足学困生止当的情感需 要,增加对学困生的情感投资,以满腔热情去帮助、关心学困生,做他们 的知心朋友,使他们信任、服从、爱戴。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们的顾虑, 引起态度的转化,甚至是爆发式的转化。1形成习惯,自觉学习学习习惯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 好的习惯”,这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为现代教育

3、的要求是“学会 怎样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保证。语文更是这样,多数 学怵I生都是输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不但要关注那些优等生,更应该关注这些学困生,经常检查和督促他们的 学习,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预习的方法,朗读的方法, 背诵的方法,阅读的方法等,让他们最终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从失利与困 惑中走出。2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是学习的一种心理趋向,也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问 题,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而兴趣则是创造Z母,是成功的老 师,是学习的动力。强烈的兴趣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 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

4、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根据多年经验 得知,绝大部分学困牛存在畏学厌学情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学习兴趣和 学习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条件,外因 可以通过内因起作用。人只要有了动力,就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例如,一个平时跑得并不怎么快的人遇到危险时,不仅能快速地奔跑,而 且还能够越过平时怎么也越不过去的I韦I墙,这是求生的欲望变成了动力, 进而促发了行动,使体能发挥到了极限。学习也是如此,只要冇了动力就 会变成行动,使智力潜能能极人地发挥出来使智力一般,也会取得好成绩。 所以,我们如果能不断地唤起学困生的学习动力,这一股股的动力就会构 成学习的动力链条,形成源源

5、不断的学习动力,就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 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很多,并且不同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 方法,同一个学生也可能需耍儿个方法同时来激发。我这里只列举一些, 供大家参考。(1)精神振奋法。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是要有一些精神的,人只要冇 了精神,面貌就会改变,行为自然就变了。所以对于学困生,可以通过向 他们讲述或讨论有关的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来激发他们树立强者精神,培养 勇敢,吃苦、顽强,经受挫折,对明天抱有信心的精神,从而自觉地努力 学习。(2)父母榜样法。中小学牛时期,除学校以外,学牛的大部分时间 就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他们与父母接触的时间也较多,这时父母的榜样作 用显得特别重要,所以,

6、父母应注意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例如要有积 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不要轻易地在孩子面前抱怨这抱怨那;言传重要, 身教更重要,作为父母,要热爱学习。如果在工作之外就是电视、麻将、 扑克,怎么能唤起孩子学习的动力呢?(3)实例引导法。这是激发学生动力的最好方法之一,这实际上也 是一种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的周围总能找到一些值得学生 效法的学习榜样或实例,如有成就的教师、大学生,邻居的哥哥、姐姐等, 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利用这些实例,从正面来影响学生。另外,也可以针 对社会上一些现象,如下岗人员当中冇许多是因为学历低,本领差而找不 到合适工作的。要使学生明白,社会越进步,对未来人才的耍求就越高

7、, 社会竞争越激烈,从而激发学生为生活而学习。3克服自卑,树立信心自卑是学困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如不能及时加 以引导,将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失去重新获得成功的可能,其至造成终 生的悔恨。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正视它,克服它。可尝试采用以下方法:(1)树立自信心。高度的自信心意味着一个人信任和尊重自已,对 自己采取肯定的态度,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还有谁信你呢?所以,必 须让学生明白,钉子Z所以能钻入坚硬的木板是因为它始终以顽强的毅力 向一个方向钻挤,这种坚强而持久的努力意味着成功。在克服自卑心理应 认真、客观地认识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以便增强自信心。(2)创造环境,对于自卑

8、学生,教师、家长要注意做到多鼓励,少 指责,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温暖、友爱的环境。在平时的活 动中,多给予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以鼓励的话语,热情的态度使学生获 取信心。(3)经受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逆境可以蘑练意 志。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纟夸少伟男”,应引导学牛从各项活 动锻炼自己的胆量、意志和信心,增强自已的“耐挫力”。(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有助于对神经系统的锻炼,可以 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功能,从而使人精神振作,情绪高涨,心情愉快,积 极向上,更有助于锻炼人的意志力,使消极、悲欢情绪逃之夭夭。4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学习过程方法对学生成绩有很人作用,

9、教师教得如何和学生如何学习,对文化 课的影响更为巨大。学生陷入逊色困境,在本质还是教和学的问题,因此, 提高成绩的方法也主要是从教和学入手,找到原因,对症下夯。在 教师的教学方面,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生 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 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养 成多思、善问、敢问的习惯,建立宽松民卞的课堂气氛,鼓励学困生大胆 发言,热情肯定,使他们打消顾虑。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驾驭自己 的学习过程,必须抓好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评价” 这五大环节,

10、及时作方法指正。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取得优异 的学习成绩。5调控学习心理状态实践证明,人的学习过程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我们每个都会有这样 的感受:当你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你就会对书本感到亲切,乐于学习; 当你心情不好时,你则会见书就讨厌,注意力难以集中。可见,学习的心 理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办法调控好自己的学 习心理状态而陷入学习困境,导致学习失败,变为学困生的。所以,有经 验的教师很善于通过调控学习的心理状态来帮助学困生。(1)增强学习信心。所谓的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 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的申,自己也一定能做到。在学习过程中, 自信所迸发

11、出来的勇气和毅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 碍,最人限度地帮助我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常用的方法有:引导学生正确 看待考试成绩,让学生知道仅凭考试成绩是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 知识、能力、智力等实际水平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以长促短, 建立信心。经常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如以“我能行”代替“我不行” 来规劝、激励自己。(2)调节学习情绪。情绪是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的,良好的情绪状 态作为一种潜在的学习动力,能够激起强烈的学习愿架,使思维高度活跃, 进入极佳的学习意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有意识地指导学习通过 言语、动作等方式來调控

12、自己的情绪。(3)预防学习疲劳。学习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地从事学习活动而产 生的兴趣下降,动机减弱,身心不适等现象,这时如果勉强进行学习,是 徒劳无功的。疲劳可以消除和克服,如想象愉快的事,放松精神,任思绪 在想象的天空飞翔等等,使大脑松驰,解除困扰。(4)调整应试心理。有些学困生平时学习不错,但一到考试就紧张、 焦虑,以致成绩不理想。这是应试心理准备不足的结果。所以我们有必要 对学习作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考试焦虑症,使他们在考试 时努力保持一份好心情,使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帮助学生调控学习的心理状态时,必须让学生 意识到:第一、学习是在心理的支配

13、下进行的,心理状态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因此,掌握增强自信心,调节学习情绪和防止学习疲劳的方法卜 常重耍。第二、良好的心理状态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调整而获得,因此,在 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要进行自我训练,反复练习,使之变为稳定的心理品 质。第三、应把心理状态调整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贯穿到学习过程 的每个环节中去。总之,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科任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和研究,正像国培名师韩立福教 授在讲授如何备好一节课时说的,备课就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准备什 么。认真把握学困生的心理,实事求是地采取措施,从心理辅导,行为规 范等方面去帮助学困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 学习功效,走出学习I木I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