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8188128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月检测试题 人教版(答题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拆台木柝沂水干坼 折本B. 缓冲谖忘婵媛潺湲 援助C. 编辑作揖舟楫修葺 缉拿D. 内疚灵柩马厩休咎 针灸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松驰涵养计日成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B. 刻划吊销恰如其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C. 糟蹋辞令孤影自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D. 就范喝彩情有可原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家乡的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透出一派清韵,

2、让人难以 。 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 我和陈校长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了南方老家, 再无消息。A. 释怀、推求、而后B. 忘怀、推求、尔后C. 释怀、推敲、尔后D. 忘怀、推敲、而后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B. 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C.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D. 自1993年北京大学

3、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

4、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

5、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大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

6、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它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5. 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 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

7、航天服的压力。B. 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C. 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D. 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6.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B. 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C. 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D. 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7.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

8、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B. 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C. 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D. 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

9、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了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士人影响之

10、深。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的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贴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

11、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意义。8.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A. 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B. 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C. 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主流理论。D. 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9. 关于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一句承上启下,由“诗圣”名号的含义,引出下文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对后世士人的影响。B. 南宋诗人“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诗句,就是大多数诗人赞同杜甫诗中“忧国忧民”思想的证明。C. 作者举袁宏道一例

12、是为了否定“提倡个性解放,诗人不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这一观点。D. 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诗人的诗句,举袁宏道的例子,对本段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分析,加强了论证的严密性。10. 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B. 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C. 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D. 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姑夫蔡路养时在

13、南康,乃收养之。稍长,果毅有勇力。侯景之乱,高祖赴援京师,路养起兵拒高祖,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及路养败,摩诃归于侯安都,安都遇之甚厚,自此常隶安都征讨。及任约、徐嗣徽引齐兵为寇,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摩诃对曰:“今日令公见矣。”及战,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披靡,因稍解去,安都乃免。大建五年,众军北伐,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时齐遣大将尉破胡等率众十万来援,其前队有“苍头”、“犀角”、“大力”之号,皆身长八尺,膂力绝伦,其锋甚锐。又有西城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

14、,可斩颜良矣。”明彻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乃自酌酒以饮摩诃。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馀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会隋总管贺若弼镇广陵,窥觎江左,后主委摩诃备御之任。祯明三年正月元会,征摩诃还朝,贺若弼乘虚济江,袭京口,摩诃请兵逆战,后主不许。及弼进军钟山,摩诃又请曰:“贺若弼悬军深入,声援犹远,且其垒堑未坚,人情惶惧,出兵掩袭,必大克之。”后主又不许。及隋军大至,将出战,后主谓摩诃曰:“公可为我一战。”摩诃曰:“从来行阵,为国为身,今日之事,兼为妻子。”众军南北亘二十里,首尾进退,各不相知。贺若弼及见众军,因驰下

15、置阵。(鲁)广达首率所部进薄,弼军屡却,俄而复振,更分军趣北突诸将。孔范出战,兵交而走,诸将支离,阵犹未合,骑卒溃散,摩诃无所用力焉,为隋军所执。及京城陷,贺若弼置后主于德教殿,令兵卫守,摩诃请弼曰:“今为囚虏,命在斯须,愿得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摩诃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而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寻从汉王谅诣井州,同谅作逆,伏诛,时年七十三。摩诃讷于语言,恂恂长者,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年来弱冠,随侯安都在京口,性好射猎,无日不畋游。及安都东征西伐,战胜攻取,摩诃功实居多。史臣曰:萧摩诃气冠三军,当时良将,虽无智略,亦一代匹夫之勇矣;然口讷心劲,恂恂李广之徒欤!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驰下置阵 置:布置B. 明彻遣人觇伺觇:窥视C. 彀弓未发彀:拉满弓D. 弼哀而许之哀:悲痛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若殪此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因稍解去相如因持璧却立C. 妙于弓矢重于泰山D. 兵交而走辞决而行13. 下列各组的两个句子中,分别表明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