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81041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主题一 上学真快乐活动目标1.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2.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方法。3.了解学校,喜欢学校, 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理了解新环境的方法。4.了解并学会利用学校的有关设备、设施等。教学重点体验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生活。教学准备老师:接力棒(敲鼓),大红花,小精灵卡片。学生:水彩笔,纸片(做名片用的)。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和儿童互相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活动。1.击鼓传花,自我介绍。教师先介绍自己,然后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相互介绍。教师当击鼓者,鼓声一停,拿着花的儿童就要向大家作自我介绍。鼓励儿

2、童用多种方法来介绍自己,如很生动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或给大家表演节目,或带来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大家介绍等。2.百宝箱。让儿童用废旧纸盒子做自己的百宝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装在里面,并用颜色或彩色笔按自己的想法装饰百宝箱。让儿童相互介绍自己的百宝箱,出示盒子里的东西,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爱好。同时,要让每个儿童都知道,别人百宝箱里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走的。此游戏配合击鼓传花游戏进行。 二、让学生建立起集体的信念。 1.班级的生日表。 全班儿童按出生的月份从1月到12月排成几列,让每个儿童用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名字,并贴到自己生日所在的相应月份栏里。教师与儿童一起整理一个全班的生日表,提醒儿童以后向当月过生日

3、的儿童表示祝贺,让儿童体验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与祝福。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2.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方法。3.了解学校,喜欢学校, 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理了解新环境的方法。活动过程一、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介绍新书和文具。教师先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新书的话题:“一个朋友真稀奇,扁扁的身体长方衣,里面装着新知识,每天教我学本领。”再用充满欣喜的语气向儿童介绍新书,并提出故事列车的主题和要求说说你的新朋友的故事。儿童除了介绍新书外,还可以说说笔,本子,书包等其他新朋友。鼓励儿童说得和别人不一样。游戏结束是,再次引导儿童体验新书,新本子,新

4、文具带给他们的饿快乐,并让儿童说说如何来爱护自己的新朋友。 2.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在教室的一角用树枝和纸不止一棵心情树。教师先引发儿童进行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是高兴的时候多还是不高兴的时候多?为什么?高兴的时候你通常是怎样表现的?不高兴的时候你又是怎样表现的?在此基础上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来种一棵心情树,让我们的心情树上结出各种各样的心情果。发给儿童每人一张纸,让儿童把纸剪成自己喜欢的果子的样子,一面画上自己的表情,另一面画出与表情相应的具体的事件。引导儿童表现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感受。主题二 我的新同学新老师活动目标1. 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进

5、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2. 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认识新朋友新老师的很多办法。教学难点想办法解决在学校里遇到的问题。教学准备学生:水彩笔、纸袋、小美术本。老师:录像带、纸袋。 课时安排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刚开学了,我们新朋友之间不熟悉,今天利用这节课相互熟悉一下新朋友吧。2. 认识新朋友的活动。(1)老师:刚到新学校会遇到这么多的朋友真好!怎样和老师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呢?这里,我们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认识。(2)老师讲要求及游戏规则,并做自我介绍。(45名学生)范例:我叫刘金萍,姓“文,刀,”刘,金子的“金”爸爸,妈妈为我起这个名字是为了(名字的来历),我是

6、1976年生的,我属大龙,我喜欢(3)简单的方法:互相采访,自我介绍。(有时间讲毛遂自荐的故事)同桌俩互相介绍,互相采访: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里?你喜欢玩什么?你爸爸,妈妈干什么的?.(4)学做名片:怕别人记不住你的名字,可以做名片,送给好朋友,送给老师.(老师示范做一张名片学生看课本自己动手做。)3. 了解班同学的生日制作一个“我们班同学的生日表”吧。4. 和同学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和同学老师说说你在学校里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让学校生活更愉快。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 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2. 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教学重点掌

7、握认识新朋友新老师的很多办法。教学难点想办法解决在学校里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1.检查上节课作业并制作班同学生日表。 (1)学生展示上节课所做的生日表。 (2)老师帮学生完善。 2.教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 (1)成长记录袋的意义:把一学期所做的手工、书画放进袋里保存。 (2)认识成长记录袋的形式。 (3)老师示范做一个。(回家作业,下周检查。) 3.教师节的礼物。 (1)介绍为什么要过教师节?(学生自由作答,老师补充发言。) (2)提问:你认为该如何过为老师教师节?(四人小组讨论并作答。) (3)指导学生现场做教师节的礼物。 (学生可以画画、写一首诗、唱歌、折纸、做贺卡等等。) 4.每课小故事。

8、(科普知识故事)主题三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教学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则。 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习惯。教学准备 老师:录像带、抹布、备忘表、扫帚、衣服。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讨论(1)上学2周,你觉得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2)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老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要谈谈、学学我们小学生应该在学校怎样做,在家里怎样做,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所为。2.学习小学生守则。(教室两旁挂的守则就够了。)3.老师:说了这么多,下面咱们来看看具体的行为表现。(放录像,或者是看书P12-15页的内容。) 4.老师:除

9、了遵守课堂纪律,搞好学习,我们小学生还要学会劳动。你会劳动吗?劳动是什么呢?(就是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 (1)学生示范劳动。 (2)看附页P62纠正错误的劳动方法。 (3)老师示范劳动。(班级打扫卫生的方法) (4)小结:不仅在学校,我们要劳动;在家里,我们也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下节课,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劳动情况。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则。 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习惯。教学过程1.检查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1)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想想上节课我们都讲了哪些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2)考察劳动技能

10、是否掌握。 2.老师:上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这节课,我们再来讨论小学生在家里应该怎样做? (1)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看看书上提示是什么?P13页,哪些事情应该我们做? (3)“叠被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洗脸刷牙”你会吗?请小朋友上讲台做。 (4)先示范“穿衣服”。(23名学生演示) (5)再示范“整理书包”。(23名学生演示,老师示范,全班做) 3.学写上学备忘录。 (1)看书讲“明明上学的故事”。 (2)讨论虽然明明知道这样做,可是他每天上学时总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事情应该什么时候怎样做才不会乱套?(学生自由作答)(3)老师教学生写“

11、上学备忘录”。我的上学备忘录早上:7:00起床(穿衣、叠被、刷牙、洗脸) 7:157:30吃早饭 7:30上学(背书包、带红领巾、水瓶)中午:12:0012:30拿饭盒吃午餐 12:3013:30午休下午: 1.写作业。(回家后) 2.收拾书包、看课表准备明天的书和作业本。 3.看动画片。 4.睡觉前,检查书包、衣服、闹钟。 (4)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上学备忘录”。 (5)老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床前贴好上学备忘录,书桌前贴好课表、时间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序地做好每天的事情,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4.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主题四守规则、保安全教

12、学目标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回家。 2.了解安全常识,注意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 3.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学准备 老师:有关交通事故的录像带、安全歌、交通图表。学生:收集各种交通规则的图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安安全全上学去?”(1)板书课题。(2)老师进行现场采访(2-3名学生)上学到校的情况。(家里住在哪里?怎么来上学?上学路上能看到什么情景?会碰到哪些以外事故?)(3)小结学生上学出现的问题。(要面临以下问题:过马路,乘车挤车,小摊小贩的吸引,乞讨要饭的骚扰,陌生人说话,下雨天、下雪天,交通不变的困难)(4)这些问题处理

13、不好的后果。(放映录像交通事故)(该录像带由学校电视台租借杨老师。)老师:正因为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安安全全地上学,安安全全地回家。 2.讨论学习怎样安安全全地上学去?(1)学生先自由讨论,自由发言。(2)看书上P16页的补充说明。(方法:遵守交规,不在大街上乱跑,不和陌生人说话等等。)3.学习过马路。 (1)询问:你会过马路吗?怎么过?(学生自由发言)(2)学习“安全歌”。(3)小品表演过马路。(4)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记交通标记。4.布置回家作业:回家后收集并制作交通标记,并向爸爸、妈妈请教各种标记各代表什么意思。 5.每课小故事。(科普知识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常

14、识,注意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 2.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学过程 1.收集信息。 (1)用各种方法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 (2)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讨论、模拟演练交通情况。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说说在哪里找到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交通资料:在人的感知中,外形是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标志的外形也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才确定下来,符合人们通常对于形状的认知习惯。但这也并非是唯一的,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人们对于外形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当然为了统一,我国对道路交通标志有了明确的定义,将各种外形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我国,道路交通标志主要有10种主要形状。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 1.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2. 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 3. 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 4. 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 5. 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 6. 道路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