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一片树叶》教学研讨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8188058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一片树叶》教学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一片树叶》教学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一片树叶》教学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一片树叶》教学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一片树叶》教学研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片树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并在生活中知道爱护树木。教学重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设疑导入。(课件演示)小黄牛最爱植树了。你看它在山坡上栽了一棵小椿树,小树长 的多好啊,为了保护这棵树,小黄牛特意设置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爱护树木”, 可是仅仅过了一天,当小黄牛来浇水时却发现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树叶哪 去了?你们想不想帮帮小黄牛?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片树叶,你就知道答案了。(板帖课题)读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赶快翻到23页,读读课文。如果

2、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就把它画出来,用你 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明白吗?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大屏幕咱们把牛字齐读两遍,生字没有读熟练的同 学,不要担心,第一遍,你仔细听周围同学读,第二遍你再大声读好吗?谁想口己试试读一下生字?(指名读)那让他当小老师领着我们一起读读好 吗?这一次咱们换换方式,开火车读怎么样?(开火车读)老师去掉拼音,小火车还能开的这么好吗?拿出生字卡,老师出示一个生字, 你们同桌俩赶快从生字卡中找出这个字,大声读出来行吗?小组先互相交流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样子。 班上集中交流识字的好方法。如果能把这些字组上词,那更棒了,谁来试一试?指名组词领读。二、再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生字认识了,现在我们读课文是不是更轻松些?试着再读读课文,要求把 课文读通顺,行吗?咱们来朗读接力赛好不好?谁先来?其他同学仔细听听有没有读错或读重 复的地方!评价谁接得最棒。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同桌两人比比赛,看谁读得一个字也不错。三、精读课文,读得有感情。1、课文读熟了,那大家该告诉小黄牛树叶到底哪儿去了?(齐说),你是 从课文哪儿看出來的?谁想读一读?指名读。2、重点指导一段朗读(小兔、小猴、小熊任意一段)如指导小兔。生读,评价,再读,指导。情境设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C是那只小兔,师范读(配乐), 说说口己心里想些什么?模仿老师再读。再指名读,师进一步指导朗读,突出“赞叹”的语气

4、。(耍生真止理解 词义)齐读。3、剩下两段,小组合作,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段,说说怎样才能有感情地 读好,组内读。4、指导读余下两段。5、那还有那些小动物也来摘树叶呢?从哪看出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五、思维训练1、小椿树被摘光了叶了,心情会怎么样?他会说些什么?如果这时候小 猴、小兔、小熊回来,看到光秃秃的、难过的小春树,会怎么想,怎么说?演一 演。2、看來小动物们知道口己错了,那我们能为小树做些什么?(相机板书)3、小结木课的收获和体会。六、作业设计: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板书设计:一片树叶是一篇如诗如画,饱含哲理的散文,作者东山魁夷既是口本当 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又是著名的风景画家。文中

5、描写了I员I山夜樱花的美景,从大 自然的变化联想到生命的变化,联想到自C在战争中对死亡的体验,进而谈到风 景画的创作主张,并通过一片树叶从春到秋的生命历程表现生命的珍贵。文中 既描绘了画的意境,渗透了作者对大门然的热爱,又揭示了生死轮回的哲理。对 于生活阅历不多的中学生來说,理解作者寄寓在这篇散文中的深刻内涵,是有一 定难度的。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师往往习惯于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 涵。康罗俊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片树叶,打破常规,并没冇拘泥于自己如何 去讲,而是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去查找冇关资料,通过了解作者的散文和风景慚, ”走近东山魁夷“。 在些基础上,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并对课文的内容或

6、表现 方法提出疑问,进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品味、讨 论,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口 始至终处于主动参与的地位。教师教学的关注点,始终是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一片树叶的教学,正 体现了这种以学生为木的教学思想。一节成功的课,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康罗俊老师 从学生杳找的资料中选择了东山魁夷的几篇散文,卬发给学生阅读,这不仅增加 了学生对阅读背景的了解,而且便于学生联系一片树叶的有关内容,进行比 较、分析,理解作者风景画的创作主张,感悟作者通过大自然所表现的生命的真

7、 谛。经过这样的课前的门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深度,这些问题相对集 中于对课文主旨的思考与探究。现代认知心理学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分为三个层 次: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和探究层次。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 学习策略将学生推到了探究性学习的层面。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 欲望和高学习动机,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如何,是评价教学的另一重要标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的多少和对教师提问的反映度上,同时还表现在 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感情投入的程度及合作学习的成效等诸多方面。 从学生 的活动情况看,一片树叶的教学,始终以学生的阅读、品味、思

8、考、讨论为 主,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师生的合作及学生Z间的合作。学生查找的有关作者的丰 富资料,对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的点拨又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学 生的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学生逐渐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品尝 到了感悟鉴赏的愉悦。从教师选择的教学策略看,教师十分注意把握学生学习的 难点,巧妙地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难点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画的情趣意境以及文章 的主旨相沟通,在体验、探究中把握作品的主旨。本节课的另一成功Z处在于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展现了作者貝有代表性 的几幅风景画,将作者笔卜所描绘的大口然的色彩和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 官, 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形成了一定的艺术氛围。 作者的风景画给学生留 卜了深刻的印象,其与散文相通的内涵,使学生对一片树叶一文中作者关于 大口然与生命的理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