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

上传人:lil****ar 文档编号:281879799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2017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二--生活现象解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题型二 生活现象解释类型一 微观图形题型解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分子间隔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宏观角度: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守恒;微观角度: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这是初三化学中学生建立起来的微粒观和守恒观,也是物质微观变化的本质。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观视角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感受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原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北京历年中考中选择题、填空题中都出现过,题目难度不大,但考试中学生很容易出错。解题时,先根据题目所给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

2、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微粒个数比是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比,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比值。实战中考1.(2016北京)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1)尿素CONH22 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2)生产甲醇CH3OH。“捕捉”CO2: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CO2。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2-1所示:图2-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解析:(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故其属于氮肥。(2)在高压时将CO2溶解于甲醇,CO2是被溶解的物质,所得溶

3、液中溶质是CO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2.(2015北京)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氧化钙。(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2-2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图2-2-2(4)如图2-2-3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4、。图2-2-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NaCl、CaCl2。解析:(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应补两个水分子,如图:。(4)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可由题给元素组成,所以丁物

5、质是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由题意可知,锥形瓶中的溶液pH=3,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盐酸,则碳酸钠、氢氧化钙完全反应,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CaCl2。3.(2014北京)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2-2-4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答案: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

6、H3OH+H2O。A.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12+14+16=32,故A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故D正确。4.(2013北京)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1)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B(填字母序号)。图2-2-5(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 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

7、观示意图如图2-2-6所示:图2-2-6尿素由四种元素组成,属于氮(填“氮”“磷”或“钾”)肥。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722。解析:(1)植物油中富含油脂,牛肉片中富含蛋白质,馒头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2)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所以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3)由尿素化学式可知,尿素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属于氮肥;根据图示中相关物质的结构判断可知A为氨气NH3,B为二氧化碳(CO2),C为尿素CONH22 ,D为水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A与B的质量比为3444=1722。5.(2012北京)如

8、图2-2-7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图2-2-7(1)图中方框内对应的微观图示是D(填字母序号),你推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2)该反应中反应物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该反应属于分解(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解析:(1)反应前反应物的两个分子中含有4个“”和2个“”,而反应后只有4个“”。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方框内物质的分子应由两个“”构成,即如图D所示的分子。(2)由反应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其为氧化物。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由一种

9、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专题突破1.(2015丰台一模)物质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点燃条件下可以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图2-2-8A.乙、丙、丁都是氧化物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是169答案:B2.(2015海淀一模)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9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16C.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D.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3.(2015石景山一模)图2-2-10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2-2-10A.B为单质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答案:C4.(2016东城一模)图2-2-11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11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答案:C5.(2016顺义一模)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过程如图2-2-12所示。图2-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的分子结构为B.四种物质中,

11、只有甲属于有机物C.丁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22答案:D6.(2015东城二模)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居室空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2-1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13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变化过程中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C.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1D.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D7.(2015东城二模)“单中心铁”可作甲烷高效转化的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2-14所示:图2-2-14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有机物B.“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单

12、中心铁”加快了上述反应的速率 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答案:A8.(2015朝阳一模)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图2-2-15所示。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38。物质C是一种清洁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图2-2-159.(2016东城二模)自来水在厨房中必不可少。(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2-16所示,其中生成物D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图2-2-16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BCD(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B.氯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在光照的条件下,D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13、生成C和一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O2HCl+O2。(2)越来越多的家庭厨房中安装了净水器,用来获得直饮水。某品牌的净水器净化水的过程如图2-2-17 所示:其中活性炭(GAC)的作用是吸附。图2-2-17(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请你提出一条家庭中节水的合理化建议厨房洗菜水用于冲厕所(合理即可)。10.(2016海淀二模)甲、乙、丙、丁4种化学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铁6种元素中的14种组成。(1)甲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2)乙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

14、l+Fe2O32FeCl3+3H2O。(3)丙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氮气发生下列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2-18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图2-2-18(4)如图2-2-19所示,在A处盛有甲的溶液,B处盛有丁的溶液。图2-2-19略微向左倾斜装置,将盐酸注入A管,观察到A处产生气泡,B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充分反应后,再将装置向右倾斜,使A处的液体流到B处,发现B处也产生气泡,且沉淀消失。则反应结束后,B处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NaCl、CaCl2或NaCl、CaCl2、HCl(或一定含有NaCl、CaCl2,可能含有HC

15、l)(写出所有可能)。11.(2016石景山二模)空气是重要的资源。地球大气经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的演化。(1)现在大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N2。(2)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氢气和氦气。氢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其核外电子数为1。(3)次生大气中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表所示。次生大气主要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CO2(填化学式)。类型二 清洁剂题型解析2014年2016年北京市中考中招框架方案中提到,化学学科要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化学物质和现象为基本内容,考查学生分析化学问题、解释生活中简单化学现象的能力。注重试题素材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通过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开放性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的考试命题中,清洁剂、保鲜剂、防腐剂等出现的较多。实战中考1.(2015北京)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