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81698942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20分)1. (2分)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他先是一愣冲屋里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文中残疾青年“一愣”说明_,“眼睛一亮”又说明_2. (4分)补充下面的词语。流_忘返 刻骨_心 一如_往 羞愧不_3. (3分)读别饿坏了那匹马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是_,父亲“嫌我看书”的真正原因是_,残疾青年的“没马说有马”的良苦用心是_4. (7分)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

2、下列句子。不是而是;如果也;因为不但还;是也是;虽然可是即使也_这些设想能实现,_是遥远的事情。_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人类_会灭亡。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_一切生命都需要它。河水_我们的兄弟,_你们的兄弟。5. (2分)联系课文内容解释词语。流连忘返_。刻骨铭心_。6. (3分)对号入座。泰然 张皇 茫然我_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_地坐下来。他盯着姑娘_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7. (5分)看拼音写词语。ni r pi jin gn g xi ku y hu_ _ _ _8.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3、渔夫说他们总能熬过去的。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9.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渔夫说他们总能熬过去的。巴金说:“我爱月亮,但我也爱星星。”10. (1分)找出错别字并改正学校不远处的书滩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生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留之大吉。_11. (2分)根据句中内容写词语父亲的教育让我记忆深刻,永远不忘。_我跟过去完全一样地到他的书摊看书。_12. (8分)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眼睛 _的马草 _的心情 _地看_的脸 _的心灵 _的笑容 _地吃13. (6分

4、)选择恰当的词填空继而 继续 阻止 阻挠 强制 控制他先是一愣,_眼睛一亮“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_看书吧。”“别打孩子。”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_我父亲。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_。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想进一步_我国北部。在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_自己不去书摊。14. (16分)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_连_返 _无分_ _之大_ 怒_圆_不由_ _ _ _不安十_连_ 羞_不_15. (12分)填字解义_之大吉:_ 不_分说:_刻骨_心:_ 吱呀_响:_一如_往:_ 羞愧不_:_16. (6分)活学活用(用上本课的四字词语)我现在_

5、,穷得买一口水的钱都没有。这地方真美,令所有的游人都_。窃读时那种_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他是真伤心了,你看他_的样子。他这会儿_的,样子挺吓人的。经他一指点,我顿时_,有了主张。17. (4分)修辞辨析(指出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龙骨又是什么呢?原来是龟甲和兽骨。 _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_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_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 _18. (5分)缩句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19. (5分)

6、用“然”字组五个词,分别用在句子里_后面有人就住了我的衣领。姑娘一脸_,不知他说的什么意思。拿着马草换来的钱,我_地坐下来读书。_抬头拭泪时,发现他正注视着我。不管别人怎么说,他_做着自己的事。20. (5分)内容梳理(课文回放)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课文中第_次出现“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残疾青年这样说的目的是既是暗示碧云_,更是说给“我”听的,目的是_。残疾青年在给妹妹说这句话时语带双关,“那匹马”实际上指的是_,“饿坏了”则是指_。21. (10分)带着问题来读书。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这篇文章故

7、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句子。(2)那匹马的饲养者是( )A . 碧玉B . 我C . 残疾青年(残疾青年编造出来的善意的谎言)(3)文章是通过人物的_、_和_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22. (4分)下面的句子都用了哪些描写?把答案填在横线上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 _我张皇地回过头来,看到父亲怒目圆睁的脸。 _他从窗户探出头来,向四周望了望。 _我真想放声痛哭,可转念一想,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哭。_二、 阅读题 (共2题;共22分)23. (14分)课内阅读,回答相关的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片段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

8、。一如往日,他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接着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道。“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的木板房走去。“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掎,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可是迟了_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_那匹马呢_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_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1)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标点。可是迟了_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

9、,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_那匹马呢_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_(2)短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3)“我”为什么“直想哭”?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这位“身残心美”的青年说点什么?24.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最后四根棒冰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小男孩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有些沙哑。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那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小男孩的瓶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

10、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紧起来。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第一辆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等后面两辆赶上来。“老大爷,买根棒冰吧!”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老大爷,我妈病了。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满脸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和。他扫了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四根。”“好吧

11、,我全买下了。”车夫掏出钱,小男孩惊喜万分。他接过钱,捧出四根棒冰。“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的。”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抽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觉得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充满了泪水。这天,小男孩带着最后一根棒冰回到家。他想让发烧的母亲吃了棒冰退些热度。他跟母亲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母亲听完,欠起身,双手搂着儿子瘦瘦的肩胛,说:“孩子,你长大以后,不管成了怎样的大人物,也不能忘记今天的事。”小男孩使劲点点头。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年,我八岁。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那个在雨后的凉意中出现在我面前的老车夫的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显清晰,他使我懂得怎样做一个平凡而善良的人纵然在世情变幻的生活中。(1)小小词语林。写近义词。绝望_顶替_温和_写反义词。聚拢_清晰_善良_(2)画一画。把表现车夫神情、动作、语言的词句用曲线画出来。把母亲的话用“_”画下来。(3)话题对对碰。读了这篇文章,我想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