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81698919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教学效果调研试题卷二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熬菜(o) 香喷喷(pn) 蒙头盖脸(mng) 酩酊大醉(dng) B.恸哭(dng) 体己钱(t) 勉力挣脱(zhng) 翘首远望(qio) C.摒弃(bng) 不间断(jin) 皇亲国戚(q) 踟蹰不前(ch) D.创伤(chung) 发横财(hng) 莺啼鸟啭(zhun) 虚与委蛇(y) 2.下列词语

2、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寥落一炷香 共商国是 金榜题名 B. 市侩 映象派 白浪涛天 竖起衣领 C. 烦躁吊角楼 哀声叹气 钻之弥艰 D. 包涵卢柴棒 走投无路 合盘托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友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B. 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中,才有可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能量。C. 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生光。D.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3、4.根据语境,插入带序号的句子,组成一段意义连贯的话。(2分)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其行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 因此,汉字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 不仅象形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 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5.名著阅读(5分)“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为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

4、,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选文中的“好姑娘”是 。(2分)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6. 古诗文名句默写。(11分)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 , , , 。石壕吏中 , 揭露了战争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文世界:随白居易打马春行钱塘湖,寻找“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意;听陆游咏梅,不仅知道她风雨黄昏中的寂寞盛开,更懂她“ , ”的芳魂永驻;看欧阳修饮醉翁亭,他那一句“ , ”,道出多少文人墨客寄

5、情杯中之物的洒脱!二、 古诗文阅读(24分) (一)古诗鉴赏(6分)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释】张耒,北宋时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7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3分)8“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3)(二)文言文阅读(18分)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

6、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

7、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9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世宗雅已知朴 雅:向来、平日 B非独当世之务 独:只有 C数顾大臣问治道 顾:顾虑 D过故相李谷第 过:拜访10以下六句话,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4分) ( ) 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其陈用兵

8、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历法等,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师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C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世宗征伐并州回来后,王朴最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D王朴视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世宗伤心

9、地用玉钺触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3分)(2)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3分)语文卷答案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1(3分)C 2. (3分)A 3. (2分)B4. (2分)5.(5分)(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达雅(3分)示例:保尔身残志坚,在他身上有一种与命运抗争、豁达乐观、永不言败的精神。7. (11分)(4分)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分)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5分)乱花渐欲迷人眼;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醉翁

10、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古诗鉴赏(6分)7.(3分)初见嵩山,作者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胸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心情1分,原因解释2分)8. (3分)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二)文言文阅读(18分)9(4分)C (应为拜访、看望)10(4分)D (说的是世宗,与王朴无关;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11. (4分)C (征讨淮南后,不是并州,征讨后最后被提拔为枢密使)12(6分)(1)(3分)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犯上作乱,应该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2)(4分)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能超过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