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财政平衡 本文主要介绍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十四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平衡的归纳笔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3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平衡 一、财政平衡的含义(掌握) 财政平衡: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 (1)收大于支,出现结余 (2)支大于收,出现赤字 (3)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财政收支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也是必然的了解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注意: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 (二)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 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含义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掌握) 计算口径 含义 计算公式 赤字弥补 1.硬赤字 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以后仍然存在的赤字 (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只能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可造成通货膨胀因此,硬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2.软赤字多数国家常用此指标 未经债务收入弥补的赤字 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经可通过举债方式弥补软赤字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软赤字,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赤字弥补方法称为“赤字债务化” 通过举债方式弥补软赤字,虽然没有向社会投放过多的货币购买力,但必须要注意债务负担的规模 要充分发挥软赤字的积极作用应当做到:1.赤字和债务必须保持适度规模; 2. 严格控制债务收入投向,应限于经济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政赤字的分类(掌握)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财政收支统计口径的不同 硬赤字 软赤字 赤字的起因不同 主动赤字 被动赤字 赤字在财政年度出现时间的早晚 预算赤字 决算赤字 赤字的出现和经济周期的关系 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前提下,仍然存在的赤字。
周期性赤字:在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所新增的赤字,即周期性赤字的数额等于总赤字减去充分就业赤字这种分类是为了考察经济周期对赤字规模的影响 三、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一)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掌握) 1. 增收减支 2. 动用结余 3. 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 4. 发行公债——最为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 (二)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经济效应(了解) 1. 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 弥补方式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增收减支 不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 动用结余 如果结余未被信贷部门使用,动用结余弥补赤字就不会增加货币供给; 如果结余已经被信贷部门使用,动用结余弥补赤字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发债 ①如果认购者为家庭,不会增加货币供给; ②如果认购者为企业,通常也不增加货币供给,但企业认购公债后,如果出现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则会增加对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如果商业银行因此而不能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则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③如果认购者为商业银行,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关键取决于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后能否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如果能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则不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则增加货币供给; ④如果中央银行直接认购政府公债,则其与财政向中央银行直接透支一样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2.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由于财政赤字的弥补而导致私人经济部门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减少的现象 财政赤字产生排挤效应的实现机制在公债的不同发行方式下是有区别的: (1)l 排挤效应明显 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 排挤效应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