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闭关锁国对我国的影响 清朝闭关锁国对我国的影响 如果追述到清朝康乾盛世其间,当时中国国力世界第一,在贸易上也对欧洲是全面出超,如果那时候可以向欧洲开放,中国早就可以成为世界超级强国 但我从小就怀疑,我们的教材一边把中国的落后归结为闭关锁国,另一方面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已经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明显是自相矛盾 实际上,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今天这160年里,只有在60-70年代与苏联交闹反后到与美国建交前这不到20年的时间是真正意义上的封闭,而且在这段时间,中国依然从香港这个唯一的开放港口获得来自外界的事物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段时期尽管经济困难、政局动荡,仍然堪称中国这160年间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从两弹一星、核潜艇到杂交水稻、人工结晶牛胰岛素都研制成功,更是中国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时代 而早在清末,中国已经开始洋务运动,不仅大量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也大量学习西方的技术,这是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同期进行的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民国末年,中国到处是洋人的租界地,到处是洋人的通商口岸,我要问,中国在这段时期哪来的闭关锁国?但这时期,中国强大了吗?而在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进入了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由苏联大量向中国提供技术的时代,这时期也不算封闭。
到改革开放之后,更不用说了看看今天,留学热、出国热、英语热、招商引资,还是封闭吗? 这种思想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在甲午战争开始,虽然中国建立了号称世界第六大舰队,但几乎没有几艘是自己生产的,主力全部是进口货,同期日本的造船工业却已经发展起来,结果不言而喻;而在民国时期,虽然有所谓经济发展黄金十年,但中国的民族工业基础几乎原地踏步,国民党政府似乎压根儿没想过如何靠自己去对抗日本的威胁,一方面只知道向洋人买武器,另一方面甚至把国家的生死存亡寄望于国联的干预 在改革开放25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其实不让日本和韩国在二战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但它们都成为发达国家了,我们似乎还很遥远,为什么?就是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索尼、丰田、松下、三星、LG、现代这些民族自主产业的发展上,它们现在出口的是技术;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上的,对自主产业的发展荒废,那结果是什么?GDP增长了,工人工资涨不了,涨了洋人就不来投资,那些没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也就卖不出去,经济就没发展了现在贫富悬殊,很大程度就是这样造成的有人说,中国科技落后,不引进技术不行首先我压根儿就不认为中国科技真正是落后的。
像载人航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