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童真放飞童心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80879151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抒写童真放飞童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抒写童真放飞童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抒写童真放飞童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抒写童真放飞童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抒写童真放飞童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抒写童真放飞童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抒写童真放飞童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抒写童真 放飞童心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章从来都是心灵真实声音的承载体,而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反响童年真实生活,表达一种童真童趣之感。?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习作时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见,“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学生作文求“真是作文之根本。然而从多年的评卷经验来看,目前学生习作存在虚假化倾向和模式化倾向,在作文中,很难找到孩子应有的童真、童趣。追根溯源,是陈旧的习作观念和传统的习作命题所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不断尝试着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探索语文习作命题的新思路,寻求符合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

2、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学生把笔触伸向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无忌的童言抒写自己的真情,让一次次的习作成为孩子释放心情、诉说心事的精神之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命题少限制,激发习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实践也证明,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去写,习作才可能是真实的、阳光的,才可能内容丰富,饱含真情,充满灵性。如今,新课标教材中的习作大都只规定习作范围,或只做启发性的提示,很少拟出固定的题目,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出发,确定题目,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写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易写乐写,写出生活的情趣来,写出有趣的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来,写出独特的

3、个性文章来。而我们老师更要学着从培养学生的写“真的意识出发进行作文命题,给学生一个精彩的,符合学生胃口的命题,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我就曾进行过这样的尝试。记得有一次,刚学习了一组有关春天的课文,学生积累了不少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这一单元的习作,我让孩子趁热打铁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习作。但我改变以往那种?我爱春天?美丽的春天?等只能写正面情绪的命题,而把题目确定为?我眼中的春天?。这样一来,明显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限制。收上作文一看,学生表达了各自的看法。有喜欢春天、赞美春天的,有讨厌春天、憎恶春天的,并能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小雨整天

4、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地上到处是积水。今天我穿着一条崭新的裤子高快乐兴上学去。心想:这是昨天刚买的新裤子,同学们一定会夸个不停的。进了教室,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将我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争先恐后地说开了,“哟,你的这条裤子是新的吧!怎么弄了个小花脸,真可惜!“裤腿上满是小泥点,多难看。听着同学们的评价,我沮丧极了。唉,都是春天这阴雨天给害的。我讨厌你,春天!说实在的,学生的这一段描述显然在我的意料之外,然而,又怎能说这不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呢?当我设身处地换一个角度,感同身受地体验孩子在这个春天遭遇的这一事件,于是我发现了孩子体验的独特与童真的可贵。我在班里表扬了她,并给了她一个较高的分数。这学生特高兴,打

5、这以后,写作文时有什么心里话都敢写出来了。我也特别开心,因为作文考试为孩子提供了说真话、说心理话的平台。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二、命题紧扣课标,降低习作难度我们都知道人教版的课内习作是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设计的,具有科学性、指导性。从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学期的课内习作有8次,每篇习作的内容要求紧扣着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写作技巧的要求那么在每一次习作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可以说,每一次单元作文训练既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因此我们老师在习作命题时既要紧扣教材,把握训练重点,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给予必要提示,降低习作的难度。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说说自己了解

6、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在全班交流的根底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生命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一大主题,但要让刚刚开始生命历程的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真谛,并写出对生命的感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在这一单元的阅读课上,学生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悟了生命的珍贵,体会要好好珍惜生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道理。但在这些孩子看来,所谓生命,还只是停留在人类自己,甚至只是自己身边的亲人这一层面上。对于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等其它的生命,他们还不能认知到其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因而也就容易缺少对一切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关爱、同情。所以,本单元的习作命题,

7、要把重点放在唤醒儿童,帮助儿童认识除了人类之外的生命的存在、体验生命的情感、了解生命的真谛上,让他们体会众生平等,让他们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放到和自己一样的高度。我是这样进行习作命题的:“同学们,生命在哪里呢?有花的地方有生命,有草的地方有生命,甚至有泥土的地方便有生命,可见生命是无处不在的。请你选择一项事物,写一写从事物身上体会到的生命现象。顺着这样的命题,孩子的思路在冥冥中被拓宽了,习作的内容也由人及物,显得丰富多彩。他们从春花的绚丽缤纷、丰富多姿、美丽柔韧感受到生命在于有色彩有形态,生命在于有自己的精彩;从秋叶的“化作春泥更护花感悟到生命在于奉献,从冬梅的“香自苦寒来感悟到生命在于奋斗,他

8、们更从织网的蜘蛛身上感悟到生命在于永不言败、永不放弃,他们找到了生命的内涵。对生命状态的真切感受在习作的过程中渐渐融进儿童的精神生命。这样的习作命题表达出了对教材习作的拓展与延续,既降低了习作难度,又到达了锻练技能的目的。三、命题源生活,丰富习作素材都说生活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无一不蕴藏着趣味、知识与神秘,它们为孩子创造了广阔的观察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因此,课标也专门强调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让学生不仅会用一双慧眼去观察事物,还要用手去触碰,用耳朵去聆听,甚至用心去感受,进而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可见,生活就是习作命题的广阔源泉。记得在一次与学生的交谈中,一位

9、学生告诉我:“上课时不用看功课表,只要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的课,因为每个老师的脚步声都不一样。我受此启发:鉴于现在的孩子与父母沟通少,他们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更不懂得怎样关心自己的父母。我何不尝试着引导学生走进家长的心灵。于是,一次单元习作,我别出心裁地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听,妈妈的脚步声?,要求学生回家后认真倾听母亲的脚步声,然后写一篇小作文。于是有的学生写道:“妈妈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常常一边走路一边哼着歌,从妈妈的脚步声里我能听出音乐的节奏来。一个家住农村的孩子写道:“勤劳的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地劳作着,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妈妈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家,从妈妈那沉沉的脚步声里,我体会到了妈妈劳

10、动的艰辛。还有一个学生写道:“我生病时,妈妈原本轻缓的脚步声变得急促而沉重了,因为她急着送我去医院,又要赶着去上班。从妈妈的脚步声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母爱。没想到平时从未在意过的妈妈的脚步声,用心去聆听了,竟有这么多不同的发现。在这样的亲情体验中,学生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启了不断更新变化的源泉,又因这些素材取之有道,学生的作文质朴天然,少有矫饰。由此可知,命题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而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四、命题多想像,拓展习作时空生活并不是万花筒,不会每时每刻都演幻出姿态万千的把戏,日复一日枯燥的学习生活难免让学生觉得烦闷,继而有的学生会产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做的苦恼,于是作文出现了天马行空

11、的情况,因为在想象世界里,孩子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出发,尽情地驰骋想像,与花鸟虫鱼对话,到山川湖海游历,到宇宙月球去探险。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想像类的作文题,拓展习作时空。一次单元习作我这样命题:地球妈妈去旅游了,猜猜她在旅游过程中会看见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有位同学这样写道:“地球妈妈游历一番后,目睹了人类破坏资源的行为后,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她沉重地说:“孩子们,再不珍惜现有资源,你们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们自己的眼泪。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这样的想象传达出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生活的担忧。这样的命题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为基础,学生非常熟悉,因此学生可以尽情地想象,同时也在想象中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朴实大方,真实可信。总之,作文已成了孩子精神家园的一局部,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老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习作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在进行习作命题时,不能仅仅是简单地出个题目,我们要力求使每个命题都像一把启迪学生想像大门的钥匙,让孩子在习作中大胆、自由、充满自信地写出自己的所想、所做、所受、所获,为孩子们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让作文成为孩子展现才情、抒写真情的广阔天地。责任编辑:左小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