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80662984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哲学与人生课件第3讲 苏格拉底(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苏格拉底的教诲人生是什么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选择两次。在穿过苹果林的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地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果实。等大家来到了树林的另一端,苏格拉底已经在那里等候了。他笑着问学生:“你们都挑到了自己最满意的果子吗?”一个学生请求说:“老师,让我在选择一次吧?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苹果,但我还想找一个更

2、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果林尽头时,才发现第一次看到的那个就是最大最好的。”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他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个我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可是,后来我又发现了更好的。所以,我有点后悔。”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请求,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 苏格拉底笑了,坚定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次无法重复的选择。”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神知道

3、。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本讲主要内容一、生平大事1、生平简介2、最有智慧的人3、被人诬告,为己辩护 4、狱中讨论二、主要贡献1、对话的方式2、美德即知识3、治国4、教育1、生平简介 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

4、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繁荣富足背后也隐藏着危机,雅典人开始变得骄傲自满、奢侈淫逸、见利忘义、道德败坏。伯里克利死后,雅典由于没有好的领导人,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化,变成无政府主义了。这样,雅典经过一段时期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最后竟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吃了败仗。中年以后的苏格拉底目睹了雅典的衰落过程。苏格拉底对此十分痛心。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他早年继承

5、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他在雅典大街上高谈阔论,到处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

6、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青少年时代,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

7、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2、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可以说是无所不学,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各种知识,他先后研究过当时势力最大的两派哲学,就是自然学派和辩士学派。自然学派自然学派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他们观察自然界,想要找出一切现象的根源。泰利斯:“宇宙的起源是水。”泰利斯经常观察天象,常常掉进水井里。其后有人主张宇宙的起源是火,有人主张是气,也有人主张是一种不限定的东西,甚至有人干脆说宇宙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的。苏格拉底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他起初探讨天上的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因为

8、自然界的事物永远都没有定论。他最后说了一句话:“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辩士学派这一派的人专门用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学派除了自己与人辫论外,也教导他人辩论的技巧。从希腊一直到罗马时代,辩论技巧都是有心从政的人重要的条件,尤其在议院中,拥有好的口才更是不可或缺的。辩士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就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另一位辩士学者高尔吉亚(Gorgias)的说法更为偏激,他作出了以下的结论:第一,天下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第二,即使有东西存在,也不能被我认识;第三,即使我认识了,也不能告诉别人。依次推论,还可以加上一句:第四,即使我告诉别人,

9、别人也听不懂。这样一路下来,等于是否定了任何沟通的可能性,也否定了教育。在实际沟通中确实存在信息的失真与偏差,要和别人沟通、建立共识,确实困难重重。而辩士学派即因此而主张没有绝对真理。辩士学派的目的是要打破许多固定的观念,使得一切都变成了相对主义,而相对主义最后恐怕就会沦为怀疑主义,也就是怀疑所有的一切。苏格拉底对自然哲学和辩士学派这两种极端立场都抱着批评的态度。他知道人生是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度过的,因此若是只研究自然,就会忽略了人生;然而,探索人生时,却找不到真理。那么应该怎么办?这就是苏格拉底必须面对的问题。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人是能动的而非被动的,应本着自己的良心和理智去活动,把追求善和

10、美德作为人生在世的目的。2、最有智慧的人苏有一个学生很调皮,特地前往戴尔菲神殿求签,请示神明谁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结果答案是苏格拉底。这个学生欣喜若狂,跑去告诉苏。苏不以为然,他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人,就带了一群学生去访问当时社会上著名的权威人士。首先访问了政治家。人生的幸福为何? 接着,访问了诗人。他们的作品的意义。 最后苏访问了科技专家 。什么是真理?苏于是作了一个总结:神认为他最有智慧,是因为他比别人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是无知的”,别人连自己无知都不知道。“自知其无知”的命题,集中反映了苏氏哲学思想的核心。首先要坚持一种谦虚诚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命题

11、不是让我们安于无知。知道自己无知是一种进步,但是安于无知就是堕落了。有些人按照“无知者无畏”的方式,不懂装懂,将那些自己知识视野之外的东西,全部用一种野蛮的方式进行处理,并认为这种手段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结果,愚昧代替了科学,专断扼杀了探索,新知的萌芽就在这些阴影的笼罩下枯萎了。 3、被人诬告,为己辩护 政治界、诗人、科技专家在当时社会上最有权威,都因为与苏的一番谈话而感到尴尬和愤怒。他们认为本来雅典的年轻人相当谦虚,但是经过苏的教导以后,变的很骄傲,认为这些权威人士根本什么都不懂。于是,他们找人控告苏“腐化雅典青年”和“对神不敬”。苏格拉底上了法庭之后,一个人面对五百零一人组成的法官团。当时苏

12、格拉底已经七十岁,法官中大多数都是他的晚辈。在这种情形下,他原本应该很容易获得同情而被判无罪的,但是苏格拉底特立独行,坦然面对审判,没有请人替他辩护,而由自己为自己辩护。“你们都希望我从此不要再和任何人谈话,但是我不能这样做,因为我要听的是神的命令,而不是人的命令!我负有神的使命,我活着就是为了要实现神所托付的使命。因此,如果你们让我活着,我见到任何人还是要问:“朋友,你是雅典公民。雅典是最伟大的城市,以智慧和强盛驰名远近。可是你只顾在多赚财富和博取名声与荣耀方面用心,对于内心的修养和真理,以及怎样使灵魂更趋完善等问题,却置之不理,难道你不感到羞愧吗?”苏格拉底本来是要为自己辩护的,但是他所说

13、的话却让法官团深感反感,因此最后以两百八十一票对两百二十票,被判有罪。法官团问苏格拉底想接受什么惩罚,结果他回答:“对我最大的惩罚,就是把我供养在国家英雄馆,不让我在街上与人谈话! ”法官团听到这种回答会有什么反应?他们一怒之下以更大的比数(相差八十票)判了苏格拉底死刑。因此,苏格拉底的一生最后以死刑作为终结。4、狱中讨论苏在狱中等死的时候,恰逢雅典的“圣船”仪式开始,在一个月内不准杀人。他有很多机会逃狱,他的朋友和学生愿意帮助他。他拒绝了,他说:“我身为雅典公民,一定遵守法律。法律以不义的方式判我有罪,但我不能因此而反抗法律!”、“我一生都致力于城邦的法律维护,如果我现在选择违背法律的方式逃

14、亡,岂不是对自己一生的嘲弄吗?” 圣船仪式苏格拉底被收监,等待执行死刑的日子,照说这日子最多几天。这时有了个意外,在宣判的第二天,正巧是去提洛岛的朝圣团的舰队出发的日子,朝圣团是为了祭祀雅典民族英雄赛苏斯杀死人身牛头怪物,从而免除了向它进贡七男七女的可怕习俗。按规定,朝圣团未从提洛岛归来之前,不得处决犯人,苏格拉底也因此多活了三十天。我身为雅典公民,一定遵守法律在古希腊,法律被视做城邦安全的基础,具有女神般的尊严,可以说是城邦真正的保护神。在此神灵的保护下,古希腊的城邦按法律治理,任何人的地位都不得高于法律。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法律是公民们一致制定的协议,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只有遵守法律,才能

15、使人民同心协力,使城邦强大无比,严守法律是人民幸福、城邦强大的根本保证,法律的价值远远高于个人的生命。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 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当少数人的天才思想一时还不能为社会多数人接受时,多数人的决议很可能变成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多数人的暴政。一个缺少或没有专家的政府,一个缺乏应有的政治素质和专门知识的公民队伍,怎么能够胜任城邦的治理任务?代议制尽管“民主”得不那么“纯粹”,却能够有效地保全民主政治的某些真实内容。不能用人数的多寡来决定纯属思想和学术领域的问题朋友和学生来狱中探望,想到他就要死了,非常伤

16、心。苏安慰他们:“你们认为死亡很可怕吗?”别人请教:“什么是死亡?你为什么不怕死?”苏对答:“死亡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死亡就好象是无梦的安眠,而这是求之不得的!第二,死亡是前往一个过去的人所去的世界,所以我死后去到这个世界,可以同很多贤哲见面,这很好啊!”“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因无可避免的死期而苦恼悲戚,那就不像话了。”身体的死亡是让灵魂得到痊愈(自由)。苏格拉底临终前,安慰朋友们:你们所埋葬的只是我的躯体,今后你们当一如往昔,按照你们认为所知最善的方式去生活。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 苏格拉底的主要贡献1、对话的方式2、美德即知识3、关于治国4、关于教育1、对话的方式助产术 美德在心中有根基,同时也注意教育,通过对话启发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要探讨真理,应该由两个人进行对话。两个人有各自的立场,一方代表正方、一方代表反方,谈到最后变成“合”。“合”代表各自吸取了对方的优点。这种对话就像是辨证的方式,不断向上提升。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