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280394629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2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 1. 2011年9月4日以来,由于连日强降雨,四川省乐山、峨眉两市发生洪涝灾害,许多地区灾害严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某人为判断洪水淹没面积收集到9月4日、6日两幅遥感影像,进行目视对比。阅读资料,在这两幅遥感影像中,呈网状分布的地物可能是()道路河流水渠农田桥梁 A . B . C . D . 2. 利用卫星进行监测的缺点是() A . 覆盖范围小 B . 机动性差 C . 分辨率太低,超过50米 D . 连续性差 3. 监测南极极冰融化状况的最为快捷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遥感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电

2、子地图 D . 全球定位系统 4.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分析、预测南极极冰融化趋势,以下属于地理信息系统拥有的优势特征是() A . 监测范围广,速度快 B . 可以建立反映区域状况的数据库,方便查询 C . 提供精确的三维地理坐标 D .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5. 读下图,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什么特点() A . 监测范围广 B . 时效快,精度高 C . 连续性强 D . 准确定位 6. 就航天遥感而言,其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A . 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 . 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C .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D .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7. 遥感的特点是( )探测范围大

3、获取资料快 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获取信息量大 A . B . C . D . 8.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遥感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信息的获取与传输、接收与处理、分析与应用几个主要环节。卫星遥感系统中,直接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是( ) A . 人造地球卫星 B . 传感器 C . 卫星信号地面接收器 D . 制作遥感图像的高性能计算机 9.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 . 获取卫星云图 B . 查询地理数据 C . 选择考察路线 D . 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10.

4、 下列各组遥感类型中分类方法不一致的一组是( ) A .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 B .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C . 微波遥感大气遥感 D . 环境遥感地质遥感 11.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监测耕地变化 调查作物分布 估测粮食产量 跟踪产品流向 A . B . C . D . 12. 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清晰度更高,主要因为( ) A . 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 B . 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 C . 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尺大 D . 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 13. 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

5、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 B . 计算机技术 C . GIS D . 人工科学考察 14. 嫦娥二号在绕月运行中顺利地获取了全新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其所利用的技术的一般特点是() A . 可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连续性和实时性 B . 可通过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地图的延伸 C . 可对遥远地物进行感知,探测范围大,受地面限制少 D . 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15. 北京时间2011年8月25日23时24分,“嫦娥二号”卫星受控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将开展为期1年多的探测活动。此次嫦娥二号探月

6、距离月球最近只有15千米,这有利于() A . 节省探测时间 B . 提高探测分辨率 C . 获取更大区域图像 D . 便于控制降落 16. 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 A . B . C . D . 17.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监测植物病害情况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 . B . C . D . 18.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所示,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

7、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区分两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佳遥感图像应拍自播种() A . 30天后 B . 75天后 C . 100天后 D . 140天后 19.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所示,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 . 江汉平原 B . 松嫩平原 C . 洞庭

8、湖平原 D . 太湖平原 20. 读“下面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A . 红外线 B . 可见光 C . 紫外线 D . X线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材料二: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接近尾声,全国遥感监测“一张图”工程建设也渐入正轨。工程任务于2010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遥感监测,并通过该数据库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

9、业务数据库挂接,为实施建设用地全面监管提供基础信息平台。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频发地区是_(填灾害区名称)。我国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区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_灾害。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_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_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 (2)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水平,目前处于() A . 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 . 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 . 预报阶段根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 . 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3)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监测灾害与普查资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 A . 电磁波特征 B . 种植密度 C . 种植面积 D . 形状特征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2)试说明在此次救灾中遥感起到了什么作用? (3)遥感还可以应用于_、_、_、_等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英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