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框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框架与体系:主要分为上中下三编、十章,分布如下: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 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之命运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道路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