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79764384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训练题汇总(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比拟阅读训练题汇总(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那么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那么不能不争;争那么乱,乱那么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 礼之所以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穷:困境。屈;竭尽。1.

2、解释以下句中点的词语。(1)选贤与()能(2)谋闭而不兴() (3)故()制礼义以分之(4)以()养人之欲 2.以下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长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两者相持而长 B.养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养人之欲 C.分 男有分,女有归/故制礼义以分之 D.是 是谓大同/是礼之所以起也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臧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3 .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那么主要阐述了 o4 .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

3、起源进行阐释的。【答案】(1)通“举”,推举 (2)兴起 (3)所以 (4)来2 .D (A.成长增长;B.供养调养;C.职分,职守区分;D.这这;).(1)财物,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 己的私利。(2)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3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防止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1 .解释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女有归鳏、寡、孤、独、废疾者改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欲必不

4、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2 .(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那么主要阐述了 o3 .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答案】.女子出嫁幼而无父 所以 来1 .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人们的欲望决不 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2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防止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选贤与能(2)盗窃乱贼而不作 (3)给人之求 (4)两者相持而长 2

5、.以下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下为公缺乏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货恶其弃于地也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C.欲而不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D.故制礼义以分之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D.开其傅公子虔,粽/其师公孙贾3 .翻译下面的句子。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4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5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

6、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文中 的“”二字也能表达这一点。【答案】.同“悦”,愉快 代词,指“木”v木头,1 . A (A.这句话的大意是: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停顿应该是: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应选A。).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2 .不同意。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3 .取信于民(说明不欺骗百姓);“讲信”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男有分分:(2)秦民大说说: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7、D.刑/其傅公子虔,踪/其师公孙贾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3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表达这一点。【答案】L 职分,职守通“悦”,高兴2 . A (窟/1 (因此,关靛词)独亲其亲(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独(不仅仅,关联词)/子其子 (抚育自己的子女,谓语)。故A错误).(1)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2)招募百姓中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给他十金。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3 .取信于民(说明不欺骗老百姓) 讲信1.解

8、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秦民大说(2)有一人徙之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D.开V其傅公子虔,黑京/其师公孙贾.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3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L同“悦”,愉快 (2)代词,指“木”,木头。2. A (A.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停顿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选项 错误。B.所以大门都不用关

9、上了;停顿为:故/外户/而不闭。C.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姓不 相信自己;停顿为: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D.于是就处分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分了给他 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刑/其傅公子虔,粽/其师公孙贾。)(1)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2)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3. 不同意。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1.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贤与能与:同“举”B,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试卷第10页,共32页C.秦民大说说:同“悦”。愉快,高兴。 D.故外户而不闭外户:大门外

10、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D.开其傅公子虔,黯/其师公孙贾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4 .(乙)文中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文中的“”二字也能表达这一点。【答案】. D (D项句意为: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外户:泛指大门。应选D)1 . A (A项句意为: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据此停顿为: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

11、其子。应选A).(1)因此,人们不只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 十金。2 .取信于民(说明不欺骗百姓)讲信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秦民大说(2)有一人徙之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D.开V其傅公子虔,繇/其师公孙贾.翻译下面的句子。(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3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已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1)同“悦”,愉快 (2)

12、代词,指“木”v木头1. A (A.这句话的大意是: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停顿应该是: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应选A)(1)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2. 不同意。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男有分,女有归()(2)秦民大说()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3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

13、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甲)文中的“二字也能表达这一点。【答案】(1)职分,职守 (2)同“悦力愉快1. (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2)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2. 取信于民(说明不欺骗百姓)讲信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货恶其弃于地也 死亦我所恶B.讲信修睦恐民之不信 C.故人不独亲其亲其真不知马也 D.以明不欺以顺为正者 2 .以下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

14、纂而成,共49篇。B.(乙)文中画浪线的文字断句划分为“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踪/其师公孙贾”。C.(甲)文中老而无妻的人叫“矜”,老而无夫的人叫“寡”,幼而无父的人叫“独”,老而无子的人叫“孤”。 (乙)文中的“金”是古代的货币单位。D.(甲)文中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是倒装句;(乙)文中的“太子,君嗣也”为判断句。3 .以下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运用排比,阐述了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B.(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取信于民。C.从

15、(乙)文“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一句可看出,在商鞅变法后,秦朝已经实现了 “大 同”社会。D.(甲)(乙)两文都反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2)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答案】A (A.恶:都解释为,憎恶,厌恶;B.信:诚信,信用/相信;C.其:代词,他的/大概,表推测语气;D.以:来, 用来/依据,按照)1. B (B.鲁误(乙)文中画浪线的文字“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粽其师公孙贾”的意思是是:不能施以刑罚,便 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断句划分为“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鲸其师公孙贾”。故 选B)C (C.有误。根据甲文分析,大同社会的三个特征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 其用,人尽其力。所以乙文“在商鞅变法后,秦朝已经实现了 大同社会”的理解有误。)2. (1)这样一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