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79611596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班级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建筑工程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C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动机具有引发、_和_的功能。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和_。3、_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4、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_和_两大部分。

2、5、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_和_。6、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动机和_动机。7、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_的客观事物的_的反映。8、表象具有_和_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9、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_、_和验证假设。10、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和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A.92B.72C.52D.632、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 3、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A.社会行为B.

3、社会舆论C.社会潮流D.社会传统 4、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 7、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9、用标准化

4、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_D.测验法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1、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12、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能力B.性格C.气质D.需要13、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A.

5、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4、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 )A.形成阶段B.转化阶段C.习得阶段D.修正阶段 15、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 )A.班级管理能力B.心理辅导能力C.敏锐的思维能力D.教学的能力 16、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

6、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 18、“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19、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性格的情绪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近因效应:4、能力:5、问题解决:6、性格的态度特征:7、感觉对比:8、需要: 四、判断题(共1

7、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2、( )相比较而言,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的人要聪明。3、(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4、(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5、(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6、(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7、( )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8、(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9、(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10、(

8、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简述问题解决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3、有哪些动机理论?请分别叙述之。4、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5、试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6、什么是动机?动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1、什么是问题解决,举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指引 激励2、视觉 听觉3、1879 冯特4、心理过程 个性过程5、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6、生理性 社会性7、感觉器

9、官 个别属性8、直观形象性 概括性9、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10、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B2、A3、A4、A5、C6、A7、C8、B9、D 10、D11、A12、A13、D14、C15、D16、B17、B18、C19、D20、D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1、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3、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

10、影响更大的现象。4、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5、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6、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7、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8、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错2、错3、错4、错5、对6、错7、错8、对9、错10、对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问题解决

11、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2、(1)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对任务的重要性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

12、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越能引起人的注意;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安排好活动直接有利于注意的集中。(2)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有意注意是需要以顽强的意志同各种干扰作斗争而坚持的。(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稳定,越能对活动对象产生有意注意。3、本能理论:它认为人的活动与行为是先天就内在安排好的。驱力理论:它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动机是由驱力、习惯和诱因共同决定的。诱因理论:动机的诱因论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认知失调理论:人的认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等的不一致会产

13、生动机。不一致导致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知到如何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断在动机的确定与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个体对目标的实现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断时,就会保持高的动机;缺少有关目标进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认知都会使人放弃努力。4、答: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人类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有低一级演进到高的一级,每一时刻最有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与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个体行为产生的核心力量。已满足了的需要,则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