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

上传人:dxj13****8993 文档编号:27960249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工技术指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技 术 指 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六年八月目 录1 总 则 22 灾害调查和评估 2 泥石流和水毁 3 路基病害 63 防治工程设计 9 水毁防治工程 9 泥石流防治工程13 路基病害防治工程144 施工 175 工程验收 186 效果评估和总结 19附录 泥石流相关计算方法 201 总 则 为提高公路抗灾能力,指导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是通过增设和完善公路的灾害防护设施为重点,对公路边坡、路基、桥梁构造物和排(防)水设施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公路抗灾能力的专项工程。 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的实施应按照“安全、耐久

2、、节约、和谐”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公路灾害防治工程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鼓励技术创新和采用经过论证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通过实施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提高试点路段的抗灾能力、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水平,探索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措施和组织实施方法,为全面实施积累经验。 本指南适用于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的实施。 干线公路灾害防治试点工程的实施,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 灾害调查和评估 泥石流和水毁2.1.1水毁调查与评估,必须进行水毁形成条件调查,通过现场勘察认识所在河段的类型及河床变形、地质构造等特点,再

3、结合灾害工程特点,研究水毁的原因。水毁和泥石流都具有冲击、侵蚀、携带、淤积等破坏能力,但形成机理和流体性质完全不同。2.1.2洪水与暴雨时空关系密切,以重复发生、夜间多发为特征。其危害的方式包括冲刷、侵蚀、冲击、淤积、淹没、漫流改道为主,具有突发、集中、历程短、成灾快的特点。调查评估的重点是洪水发生的时间、历程、流量、频率等。2.1.3洪水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见表。表2.1.3 洪水调查的内容和方法项 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形成条件气候水文调查分析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季、月降水量,研究最大日降雨量、暴雨强度和引起洪水的天气过程。收集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必要时现场观测并进行相关分析。流域特征量测流域面

4、积和形状,调查地形特点、土壤、植被和沟床物质构成,勘测沟道地形和纵横断面。收集既有资料,或实地勘察和测量洪水特征行洪时程洪水暴发的时间、最高水位及其持续时间、涨落过程访问当地居民、目击者洪水痕迹调查洪水留下的泥痕、水记或人工刻记,以及其他一切可以表明最高洪水位的证据现场调查和量测灾情调查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区域、灾害的类型和损失程度,工程修复难易程度。实地勘测2.1.4洪水流量计算根据实地条件采用比降法、急滩法或卡口法。河道顺直、沟床稳定、纵坡和糙率一致的河段,可采用满宁公式计算;由稳定流变为急流的沟床纵坡变化的河段,可采用急滩法计算;河道变窄的峡谷河段,可采用卡口法计算。2.1.5设防洪峰流量计

5、算,有可靠暴雨和水文资料情况下,根据统计分析确定;没有可靠资料情况下,可利用邻近地区资料移植分析计算。在山区条件下,推算小概率洪水的可靠性较差。对于频繁发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可能的最大洪水推荐采用暴雨放大、移植或叠加的方法预测最大洪水。2.1.6泥石流暴发突然,速度快,历时短,破坏力大,能将大量固体物质冲出山外,对路基、桥涵、隧道及其附属构造物堵塞、淤理、冲刷、撞出,造成直接破坏;也可淤塞河道,迫使水流改道,冲毁公路。2.1.7泥石流活动以突发性、周期性、群发性和差异性为特征。其危害方式以淤积掩埋、冲击冲毁、阻塞水流淹没、进而溃决冲刷等为主,具有数量多、分布广、频繁发生、重复成灾、类型多、差别

6、大等特点。调查评估的重点是泥石流形成背景、活动规律和冲淤特点。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见表。表2.1.7 泥石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项 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形成条件沟谷地貌沟谷位置和形态、流域面积、谷坡坡度、沟谷长度和比降等收集或实测地形图、量测坡度和面积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地下水活动现场调查测绘气象水文主要调查与泥石流形成和防治有关的温度、降水和其他形式的供水条件主要通过查阅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推算。必要时进行小流域气象观测。土壤植被土壤类型、厚度和适生性,植物种类和层次结构、覆盖率等实地调查侵蚀特征主要调查沟谷内滑坡、崩塌、坡面冲刷、冲床冲蚀等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与泥石流的关系现

7、场调查物质供应泥石流沟谷中松散物质贮量和供应方式,按活动滑坡体积、坡面松散物质、沟床松散物质、泥石流堆积物四种类型量测计算调查为主,必要时实地测量和勘探。活动特征活动历史调查核实历次泥石流活动时间发生的日期、持续时间、规模、危害,以及当时的降雨和地震等情况调查访问、堆积形态鉴定、泥石流痕迹勘查活动现状近期活动特点、暴发频率、规模、破坏能力、诱发因素、激发雨量等查阅灾情记录和有关部门档案流体性质确定泥石流的物质组成和流体性质,即区分泥流、泥石流和水石流。调查访问泥石流发生时情况,或根据泥痕的颜色与稠度、堆积物颗粒组成与水固物质比例反分析运动特征确定泥石流流速、流量、龙头高度 痕迹调查和模拟计算堆

8、积特征堆积扇形态、堆积物组成、淤积速度、停淤坡度、冲淤特征、搬运能力和破坏能力实地测量和勘探灾情调查泥石流危害对象、灾害规模、灾后修复难易程度、成灾规律和发展趋势等实地勘测2.1.8泥石流灾害分析与评估的内容包括:(1) 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和激发因素,确定泥石流暴发的临界条件;(2) 研究泥石流的活动历史、物质补给条件和发展趋势;(3) 分析泥石流物质组成、流动特征、冲淤特征和冲击搬运能力,确定泥石流堆积位置、规模、淤积速度、停淤坡度,以及泥石流危害方式;(4) 确定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冲击力和容重等计算参数;(5) 提出泥石流防治措施。2.1.9泥石流冲击力根据不同对象的建筑物分别按流体整体

9、冲压力和单个块体冲击力测算。测算方法可参照附录。2.1.10泥石流流速测算采用附录中经验公式计算。泥石流流量计算有形态法和配方法。一次泥石流过程总流量可通过实测法和推算法取得。实测法精度高,但不容易做到。推算法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大约为当次泥石流最大流量与过程历时乘积的1/4。2.1.12公路抗灾能力调查和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如表。表2.1.12 公路抗灾能力调查内容和评估标准项 目调查内容和评估标准路 基坚实、稳定,高度达设计计算标高。 边 坡边坡稳定、平顺、无冲沟;边坡坡度符合规定,有良好的防护加固工程。排水设施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完善,纵坡适度,无淤塞,水流畅通。支挡工程支挡结构物布设合理、

10、齐全,完整无损坏,泄水孔无堵塞。防冲刷工程防护结构物布设合理、齐全、完整,无损坏,基础防冲刷符合要求。2.1.13水毁灾害调查的内容包括:(1)水毁形式、位置、规模、数量、发生的时间;(2)水毁灾害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3)水毁灾害的性质、形成原因和工程防护情况;(4)水毁危害的历史和现状。2.1.14水毁的形式包括:(1)路基淹没和淤埋;(2)路基冲刷和冲蚀;(3)桥涵淤塞;(4)桥涵基础冲刷;(5)桥涵被毁等。2.1.15造成水毁的原因一般可分为:(1)公路高程过低、过度压缩河道、排水设施不完善或被淤塞,造成暴雨径流或特大洪水淹没和冲刷;(2)河道行洪条件和水情变化导致洪水超过设计流量和

11、水位;(3)河湾凹岸冲刷和对岸挑流的顶冲; (4)峡谷或压缩河道形成的急流冲刷;(5)游荡河槽造成的冲刷和冲击;(6)泥石流冲击和淤积;(7)淤积造成桥涵阻塞以及由此引起的淹没和冲蚀;(8)桥梁壅水高度过高或大量漂浮物摧毁桥梁上部结构。路基病害2.2.1路基病害调查的目的是判定灾害的性质、规模和危害程度,包括成灾条件调查和灾害调查。2.2.2成灾条件调查的内容包括:(1)气象和水文资料调查,主要是年降雨量的分配特征、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强度、相关河流的水文资料,以及与灾害形成有关的水文和降雨特征;(2)边坡所处的地形、植被和地表径流情况;(3)当地地震烈度和活动频率;(4)组成坡体的岩土结构及其工

12、程性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是否在断裂及其影响带内)、软弱结构面性质及其与坡面的组合关系;(5)当地斜坡病害的发育情况。2.2.3边坡灾害调查的内容包括:(1)灾害类型、位置、规模和数量;(2)边坡岩土结构和地下水活动情况;(3)灾害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程度;(4)灾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2.4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破坏模式取决于组成坡体的岩土结构和坡率,受地下水活动影响。边坡岩土结构类型可参照表分类。表2.2.4 边坡坡体结构类型类 型岩土结构特点稳定性控制因素均质粘性土边坡整个坡体由均质的粘性土构成,没贯通性的结构面。土体强度和坡率。层状松散土边坡坡体由不同类型的松散土层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沉积层面。土体强度和沉积层面产状与坡面的组合关系二元结构的边坡坡体由岩层及其上覆的松散堆积层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岩土分界面和沉积层面。土体强度和沉积层面产状与坡面的组合关系风化岩石边坡坡体由风化岩石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是构造裂面合风化程度不同的界面。有时没有明显界面。土体强度和沉积层面产状与坡面的组合关系岩石边坡坡体由岩石构成,控制性结构面时构造破裂面和沉积层面。结构面产状与坡面的组合关系破碎岩石边坡坡体由破碎程度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