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279602250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目 录36 一前 言1(一)项目由来及工程概况1(二)勘察工作的依据、目的任务2(三)勘察范围和勘察阶段的确认5(四)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8(五)勘察方法及其质量评述8二场地基本工程地质条件10(一)气象水文10(二)地形地貌11(三)地层岩性12(四)地质构造13(五)不良地质现象14(六)水文地质条件14三岩土物理力学特征16(一)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16(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18(三)地基承载力22(四)岩体基本质量等级23(三)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值23四地震效应评价25(一)地震效应评价25(二)地震稳定性评价

2、26五场地稳定性评价与适宜性评价26六未来岸坡稳定性分段评价26七堤脚线工程地质分段评价及场地土、地下水评价29(一)堤脚线工程地质分段评价及堤及持力层选择29(三)场地环境类型评价、水、土腐蚀性评价及地下水对工程影响评价30(四)特殊性土评价及建议措施30(五)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31八堤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1(一)基坑开挖稳定性问题31(二)基坑涌水问题32(三)堤基抗冲稳定性问题32(四)拟建工程防渗、防腐评价32(五)堤基开挖对相邻工程稳定性影响33九建筑材料33(一) 天然建筑材料33(二) 外来建筑材料33十结论与建议34(一)结论34(二)建议34附 图 图名 比例 数

3、量 编号 1 图例 1张 1 2 工程地质平面图 1:500 4张 0-10-43 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2500 2张 2-12-24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 1:200 23张 1235 钻 孔 柱 状 图 1:100 59张 159附 表1.钻孔成果一览表附 件1.勘察合同2.勘察任务委托书3.勘察纲要4.试验报告5.测量资料6.外业见证报告一前 言(一)项目由来及工程概况1项目由来及工程概况受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委托,甘肃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了金凤园区盐井河河道改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直接详勘)任务。本工程起点位于金凤园内重庆机动车强检试验场涵洞出口,终于金七路盐井河大桥,桩号为K0+0

4、00K1+923.00;结合金凤园区控规和土地利用规划在桩号K0+265mK0+530m河段实施改道,新建梯形断面河道,河底高程与上、下游河底顺接,底宽8m,边坡1:2,植草皮护坡;裁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减少了149m,工程实施后河道中心线长度将由原来的2072m减小为1923m。截弯取直后严家桥节制闸设计高程291m库区面积、设计库容减小,本次设计于K1+230mK1+520m河段和K1+550mK1+923m河段右岸重建边坡并植草皮护坡,以保证严家桥节制闸设计高程291m库区面积、设计库容和相应调蓄水功能不受影响。其它工程河段高程291m库容线及以下均维持现状不变,高程291m以上采用1:2边

5、坡,植草皮护坡,其中现状高程不够的河段采用土石回填至设计堤顶高程(P=2%洪水位+超高),顶宽3m,两侧边坡坡度1:2。2相邻工程概述拟建工程位于重庆市金凤园区内,拟建河道四周为规划道路,施工区内无居民聚集区或已搬迁;在桩号K0+400.00处有中国建筑三局宿舍区,据业主处了解,此处建筑将在河道施工前搬移或拆迁;因此,不考虑拟建工程建设对其造成的影响。3. 场地边坡概况拟建工按设计标高场平后,将在拟建场地内形成挖、填方边坡,各边坡概况详见下表:边坡概况表所属区域边坡类型边坡性质边坡最大高度边坡安全等级改道段(K0+265.00K0+530.00)基坑(挖方)边坡土质边坡7.70m二级(二)勘察

6、工作的依据、目的任务1勘察执行的规范: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 2)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3)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2015)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9)土工试验规程YS/T5225-2016 1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1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

7、-200112)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范DL/T5194-20041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1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1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6)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7)其它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甲方、设计要求。2勘察目的任务:根据规范及业主委托书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堤防沿线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分段评价,预测堤防挡水后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查明新建堤岸防护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护坡方案评价堤岸的稳定性。查明

8、拟建箱涵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出建议基础形式及持力层选择。针对堤防工程的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堤基地质结构,特殊土层、粗粒土层及腐殖土层、含沼气层等的分布、厚度及其性状。(2)查明基岩浅埋或出露区基岩的地层性质,易风化、易软化、中等强透水岩层的分布,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的产状、规模、充填与胶结情况,岩土接触面的起伏变化情况等。(3)查明堤基土洞、岩洞等分布、规模、充填情况及充填物的性状,分析其对堤基渗漏、稳定的影响。(4)查明堤基相对隔水层和透水层的埋深、厚度、特性及其与相邻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调查沿线泉、井分布位置及其对水位、流量变化规律,查

9、明水、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对拟建沿线场地的地震效应做出详细评价。(5)基本查明堤线附近埋藏的古河道、古冲沟、渊、潭、塘等的性状、位置、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堤基渗漏、稳定的影响。(6)确定堤(墙)基各土(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性参数。(7)查明工程区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位置、规模和稳定性,分析其对堤防的影响。(8)对堤基的渗漏、渗透稳定、抗滑稳定、饱和砂土振动液化、振陷、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评价,并对堤线进行分段工程地质评价,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9)查明工程区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分布情况。(10)收集场地资料、评价场地特殊岩土、分析场地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针对堤岸勘察的具体任务为

10、:(1)调查拟护堤岸段河势情况,岸坡微地貌形态,水下岸坡形态,护岸工程现状,岸坡失稳的范围、类型、规模和崩岸速率,发生险情过程,分析岸坡失稳的原因,调查抛填材料特点。(2)查明拟护堤岸段岸坡的地质结构、各地层的岩性、分布规律,评价其抗冲性能,确定各土(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注意特殊土层、粉细砂层等的分布情况及其性状,不利界面的形态。(3)查明岸坡透水层、相对隔水层的分布情况、渗透特性、地下水类型、补排条件、地下水位及变化规律、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4)分段评价岸坡稳定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及相关规范可知,堤防工程设计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

11、,工程级别为2级;根据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可知,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中等复杂(划分表见1.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 50-043-2016表4.1.5备注规定,拟建场地内存在超限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综合判定勘察等级为乙级。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表1.1 场地类别划分表判定因素场地类别本场地类别复杂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地形、地貌有两种地貌单元,地形坡角一般515,局部岸坡达到2035中等复杂2岩层倾角( )10中等3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简单4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不均匀,存在特殊性岩土(素填土)复杂5土层厚度(m)最大厚度14.8

12、m 复杂6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中等复杂7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简单8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程度边坡高度土质边坡7.7m中等岩质边坡/中等洞顶覆岩厚度与洞跨比无地下洞室分布采空区占用地面积比例%无采空区分布9相邻建筑影响程度影响小简单场地类别判定中等复杂场地(三)勘察范围和勘察阶段的确认根据业主方提供的1:500附有拟建建筑平面位置的地形图、设计方案,确定本次勘察范围及勘察深度。本工程勘察工作布置,严格执行渝建2013345号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1-2。根跟表1.1-31.1-4内容判定,本场地不需进行选址及初步勘察。1.1-2 勘察范围判定表判

13、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判定结果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土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4对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置)。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满足判定条件满足勘察范围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满足勘察范围表1.1-3 选址勘察判定表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