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79600885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题04《鱼我所欲也》要点梳理+三年真题(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一、作者作品。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内容概括。课文第一段,用类比手法引出中心论点,并对论点进行论证。 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一箪食,一豆羹”和“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的例子,进一步证明“义”重于生命,并得出中心论点,指出不应该为物欲所惑。三、字音字形 恶( w ) 箪( dn ) 羹( gng ) 蹴( c ) 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故不为苟得也 苟:苟且。(2)故患有所不

2、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3)非独贤者有是心 是:这样。(4)蹴尔而与之 与:给予。(5)妻妾之奉 奉:侍奉。(6)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假如,假使 。(8)贤者能勿丧耳 丧:丢掉。(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蹴:用脚踢;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0)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这。(1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有什么益处。(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1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助助词。(1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二)

3、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三)古今异义1. 一豆羹(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2.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好处;今义:增多。)3.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停止;今义:已经)(四)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名词,恩惠,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感激。) (五)一词多义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吗”。蹴尔而与之: 给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而: 蹴尔而与之: 表修饰。乡为身死而不

4、受: 表顺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转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表并列。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在句首,连接句子,那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 如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却。为: 故不为苟得也: wi,动词,做。为宫室之美: wi,介词,为了、对,向。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由是:由是感激: 因此。由是则生: 采用这些手段。由是先主遂诣亮: 于是。苟: 苟富贵,无相忘: 如果。 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人皆有之: 代词。 宫室之美: 的。得二者不可得兼: 能够,副词得之则生:

5、得到,获得,动词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个,这样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五、特殊句式判断句: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者也”表判断倒装句:万钟于我何加焉疑问代词“何”宾语前置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结构“于生者”状语后置六、重点句子翻译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句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而,连词,表并列,不译。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句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

6、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句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甚,超过,胜过;故,所以;为,做;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句译】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恶,厌恶;患,祸患;辟,同“避”,躲避。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句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使

7、,如果,假使;莫,没有(什么);者,代指方法;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句译】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句译】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由是,通过某种办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8.非独贤者

8、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句译】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非独:不单,不仅。丧,丧失。之,代词,指“是心”。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句译】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箪(dn),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指“饭”。羹(n),带汤的汁肉。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句译】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与,给;行道之人,指过路的饥民。蹴:践踏。不屑:不愿意接受。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9、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句译】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钟,古代的量器。则,连词,表假设。辩,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七、文章主旨文章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八、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

10、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6、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7、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九、简答: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 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本文主要运用了

11、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十、出自课文的成语及释义。舍生取义:原意是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后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十一、孟子名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鱼我所欲也三年中考真题 (解析版)【2021湖南

12、邵阳市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

13、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节选自孟子【注】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

14、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餍:音yn,饱,满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 (2)蹴尔而与之(_)(3)万钟于我何加焉(_)(4)苟为后义而先利(_)2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定( )例句:万乘之国A予独爱莲之由淤泥而不染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4给下列句子断句,(限5处)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5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明孟子在文中的主张。【答案】1同“德”,感激。 用脚踢。 益处 如果 2B3(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2)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5甲文: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