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

上传人:欢**** 文档编号:279591136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3月)生物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22年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

2、题目要求的。1.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现象。颗粒状线粒体可融合形成线条状线粒体,线条状线粒体可分裂为颗粒状线粒体。但是分裂异常会导致线粒体破碎,融合异常则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延长。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分别注人两个相邻的线粒体中,在1分钟之内观察到了这两个线粒体先融合后分裂的过程,且分裂后的两个线粒体均呈现黄色(绿色和红色叠加所致)。线粒体基因FZO编码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大分子蛋白GTPase,若该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内观察不到线条状线粒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保持动态平衡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线粒体数量的相对稳定B.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异常可能会影响线粒体的

3、功能C.线粒体先融合再分裂的过程实现了线粒体间的物质交换D.GTPase可能起到抑制线粒体融合的作用2.胆固醇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并被运往其他细胞发挥作用,它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以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由胆固醇与磷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形式进行。LDL进入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发动蛋白合成受阻,可能会引起血液中LDL含量升高,导致高血脂B.网格蛋白有助于细胞膜的凹陷,促进膜泡的形成C.LDL被溶酶体分解的过程属于细胞自噬D.胞吞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且具有选择性3.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有限的抗体基因经过DNA的断裂、丢失与重排,形成多样性的抗体可变区序列

4、,理论上可形成数百亿种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稳定性的变化B.该分化过程有利于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C.该分化过程中细胞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D.细胞中有限的抗体基因的可变表达有利于抵抗多种病原体4.下图M、N为果蝇某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N中发生了结构变异,A、B、C,D、E表示基因。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导致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桥,染色体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机断裂,其他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N联会时发生交换的位点在基因B/B

5、和C/C之间B.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会减少C.仅考虑B基因,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形成基因型为BB的精子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1/25,基因组印记是指来源于父本染色体和母本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子代中表达出现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基因组印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甲基化会导致基因无法表达,且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发生印记重建。若基因型均为Aa甲(A控制野生型,a控制突变型,“a甲”表示a基因甲基化)的雌雄小鼠杂交,雌性小鼠所产生卵细胞中的基因未出现甲基化,雄性小鼠产生精子时A、a基因均被甲基化。据此推测杂交子代小鼠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A.3:

6、1B.2:1C.1:1D.无法判断6.大肠杆菌在紫外线照射下,其DNA会以很高的频率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含有胸腺嘧啶二聚体的DNA复制时,以变异链为模板形成的互补链相应区域会随意掺入几个碱基,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如图1所示。图2为大肠杆菌细胞内存在的两种DNA修复过程,可见光会刺激光解酶的合成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后的大肠杆菌在黑暗时比在可见光下更容易出现变异类型B.内切酶能切割与胸腺嘧啶二聚体直接连接的磷酸二酯键C.DNA修复机制的存在使得大肠杆菌经紫外线照射后不会发生基因突变D.若该DNA分子未被修复,则复制3次后会形成4个相同的突变DNA7.人在长期恐惧,焦虑的情况下,会出

7、现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与肾上腺素,钠尿肽和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当心脏血输出量过多时,心房细胞就会产生钠尿肽,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促进肾脏排钠、排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钠尿肽具有抑制肾脏对水的重吸收的作用B人在恐惧时,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会增加,血糖升高,这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C.长期恐慌、焦虑可能会使机体产生激素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使人体免疫力下降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引起心脏血输出量增加,进而引起钠尿肽分泌增加,该过程体现了激素的协同作用8.河豚毒素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为探究河豚毒素对神经纤维的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实验:将分离得到的神经纤维分为A、

8、B两组,A组使用生理盐水处理,B组使用等量溶于生理盐水的河豚毒素溶液处理,然后用微电极分别刺激神经纤维,测得膜两侧的电位差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组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生理盐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中的神经元被微电极刺激后产生兴奋是因为Na+内流,此时细胞外Na+浓度小于细胞内Na+浓度C.河豚毒素可能会作用于Na+通道,抑制Na+内流,从而抑制神经纤维的兴奋D.在医学中,河豚毒素可作为镇定剂或麻醉剂,但是需要严格控制好使用剂量9.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DNA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将减毒带状疱疹病毒做成疫苗,接种后能有效的阻止水痘的流

9、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感染者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来自组织液B.接种水痘疫苗可能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已接种的儿童及时接种第二剂水痘疫苗是为了防止记忆细胞调亡和抗体消失D.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不易变异,因此感染过该病毒的个体再次出现水痘的可能性较低10.生态学家对某个相对封闭的岛屿上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生物乙和野兔的数量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在最近的5年间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的虚线表示该岛屿野兔种群的K值,5年间野兔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是稳定型B.从图中信息推测,乙生物与野兔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C.bc段,野兔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不断减小,但出生

10、率一定大于死亡率D.若在该岛屿上种植野兔喜食的植物,可能会使野兔种群K值增加,也可能导致该岛屿生物多样性减少11.高强度的森林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该林地及其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阳性杂草丛生。下图是发生高强度火灾后的某地植物甲的种群密度、优势物种高度、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烧后的黑色物质会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土壤表面增温,但不会改变群落演替方向B.火灾后土壤中植物甲的繁殖体可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C.图中优势物种高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说明该地正在向森林

11、群落演替D.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可以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12.群落除了有定向性的演替变化之外,还有非定向性的周期变化。周期变化是群落内在动态的一部分,通常是在比较小的规模上发生,而且重复发生。下图是生态学家研究过的一个与草原微地形有关的羊茅草群落周期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周期变化是群落内因物种的相互关系而引起的动态变化,也就是群落的演替B.由于苔藓植物与羊茅草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因此只能在成熟期以后快速生长C.从种间关系来看,地衣在衰退期和裸地期覆盖率大幅降低,与羊茅草累积下来的残留有机物减少有关D.从衰退期开始,裸土石块覆盖率的加速上升主要与地衣覆盖率的下降有关13

12、.A基因中含两种限制酶BamHI和MspI(5CCGG3)的酶切位点,Hpa和MspI酶切位点相同,酶切位点处的胞嘧啶可能被甲基化,Hpa对胞嘧啶甲基化敏感(即不能切割甲基化的酶切位点),而MspI则对胞嘧啶甲基化不敏感。某种小鼠(Aa)有两种表型,用每种表型的小鼠A基因分别做了三组的酶切实验:第一组单独使用BamHI,第二组使用BamHI+MspI,第三组使用BamHI+Hp;每组完全酶切产物(每一个酶切位点均被切割)通过电泳分离并使用探针得到杂交带,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组处理后均可得到包含探针的8.9kb基因片段B,若表型1中的A基因经过第二组和第三组处理后的酶切结果分别是3

13、.5kb和8.9kb,说明表型1中的A基因中四个MspI酶切位点均被甲基化C.若表型2中A基因第三组酶切结果介于3.5kb和8.9kb之间,说明A基因中至少有2个Hpa酶切位点被甲基化D.该种小鼠(Aa)有两种表型可能是因为A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14.将一个具有两个野生型基因(A+、B+)的人体细胞和一个具有两个隐性突变基因(A-、B-)小鼠细胞诱导融合,筛选得到的杂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人体细胞中的某条染色体会发生丢失现象,小鼠的染色体不丢失。最终通过检测基因产物,确定基因A+,B+是否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种细胞传代培养需要添加激素及血清等天然成分的选择培

14、养液B.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并发生了基因重组C.如果子细胞中只出现(A+、B+)和(A-、B-)所表达的基因产物,说明基因A+、B+在同一染色体上D.如果子代细胞出现(A+、B-)、(A-、B+)、(A+、B+)和(A-、B-)等所表达的全部基因产物,说明A+、B+位于两条染色体上15.下图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样品液中是否含有HIV抗体的试纸,具体过程为:将样品液滴加在HIV抗体试纸的样品垫后,会向试纸另一端流动并到达吸收垫,多余的样品最终被吸收垫截留。结合垫中含有用胶体金(红色)标记的HIV抗原,可随样品液移动。测试线固定有HIV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显红色,质控线上的物质与与胶

15、体金结合后显红色。HIV抗体能同时结合测试线和标记物上的抗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滴加的样品可以是疑似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清B.HIV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就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C.阳性患者样品液中HIV抗体与标记物结合后再与测试线中HIV抗原结合,造成测试线显色,多余的标记物与质控线物质结合显色D.疑似感染者早期应先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正常年轻细胞中,CDK的活化导致Rb蛋白磷酸化,进而与转录因子E2F蛋白分离,被释放的E2F活化相关基因的转录,促使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细胞周期正常运行。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进一步缩短会导致细胞内p53蛋白活化,p53继而诱导p21蛋白的合成,p21使得CDK失去活性,导致细胞停滞在G1期,最终引发细胞衰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Rb蛋白的磷酸化能延长细胞周期的分裂期B.p21蛋白大量合成能增加游离E2F蛋白的含量C.端粒DNA序列缩短后可能会引起内侧的DNA序列受到损伤D.可尝试开发抑制p53蛋白活性的药物延缓细胞的衰老17.Scc1是酵母细胞中染色体粘连复合体的一种蛋白质,对于保持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前的粘连是必需的,Eco1蛋白对于姐妹染色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