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78357784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摘要审题是做好数学题的基础和先导,在小学数学教 学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贯穿于整个学习 过程。该文分析了小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从动口 读题、抓住关键、注重复述、利用动态、对比推敲五个方面 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关键词小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审题,即看清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是解决问 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过程是挖掘、整合信息的过程,是对 问题所含信息的提取、组合、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只有通过 细心、认真的观察,抓住关键的信息,方能认识问题的本质, 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因此,要减少错误解题现象的发生, 就必须讲究教

2、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1小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中出现因审题 错误而失分的现象。学生审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粗枝 大叶。审题习惯不良的学生在拿到题后往往马上下笔,而未 能仔细地读题,分析题意,解题存在着盲目性,这是最普遍 的现象。二是定势思维。到了小学中段,学生已经接触的题 目较多,特别在专题练习时往往会出现一种类型题目反复训 练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题目形成了 “定势思 维”,学生很容易放松警惕,致使出现错误解题。三是手忙 脚乱。在解决问题中,特别是题目数据较大、篇幅较长的情 况下,很多学生就觉得眼前一花,手忙脚乱,抓不住关键词 句,就

3、无从下手。四是概念模糊。死记硬背对小学生来说比 理解要简单得多。现在教材的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需要进 一步加深理解。表面上学生是理解了,但实际上往往出现概 念不清导致审题偏差的现象,致使发生错误解题。2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会读题、审题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比教会他们无数的数学知识更加有长远意义。那么,如何在 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2. 1动口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养成审题习惯,遏 制不好的毛病,要求做到“ 口到、眼到、手到、心到”。读 题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4、把题目读顺、读通。一是解决 音义,读通。小学生识字量少,老师要带领学生认读,对学 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二是认真仔细,读准。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手指读、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 题目的意思,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逐步提高读题能力。2.2抓住关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来圈画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像“一”、等都可以找出题目 条件、问题,提醒自己注意,使其参与认知活动。如,在教 学“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时,让学生圈出重点字“比、 多”,判断哪个多、哪个少,到底是求较大的数,还是求较 小的数。只有学生在审题中抓住关键,才能真正理解题意。2.3注重复述

5、,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用自己通俗的语言复述题意,再让学生有意识地复述题 意,并利用再造想象,把题目内容鲜明化,有利于提升学生 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如“小明家养了 55只 鸡,3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3千克蛋,每只鸭一 年可以产12千克蛋。这些鸡、鸭一年一共可以产多少千克 蛋”如果让学生这样复述:小明家养了 55只鸡,每只 鸡一年能产13千克蛋,还养了 38只鸭,每只鸭一年可产12 千克蛋。小明家养的这些鸡和鸭一年总共能产多少千克 蛋”这就说明学生对题意已真正完整地理解了。2.4利用动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直观教学或动手操作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亲身操作中自行发

6、现、思索领悟、比较分析,为 学生提供准确、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思维有“据”可依。一 是“摆”。根据算式摆学具,再根据摆的学具说算式。例如, 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先要求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 说,理解“同样多”、“谁和谁比”、“多”、“少”等概 念,从而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二是“画”。示意图或线段图有半具体、半抽象的特点, 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时理清关系、明晰思路,把难以接受的 知识化难为易,是提高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辅助工 具。2. 5对比推敲,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练 习,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思维得到锻炼,以此来帮助学生辨 别真伪,正确认识题目的本质,把握题目关键,引导学生在 一团迷雾中理出主线,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总之,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学 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审题习惯的培养 只能在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教师耐心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提醒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做好表 率,传授技巧及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