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278351175 上传时间:2022-04-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农产品现代大流通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中“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于2月21日正式发布,其中,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内容的表述体现了政府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编者本期摘选文件中相关内容加以解读,希望能够加深广大读者对我国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了解。 升级改造重点扶持寻求以点带面 文件: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 解读:从1995 年开始,农业部启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定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共确定了11 批、503 家定点市场,它们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农产品主产区,为产地和销地

2、的农产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从原来的数量快速扩张阶段转变到了现在的稳定数量、提升功能、创新方式的新阶段。2004 年,农业部制定印发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对批发市场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做出了规定。2005 年,农业部制定了番茄、辣椒和莴笋等11 种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加快推动了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工作,为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 工程”,即在5年内重点扶持建设500 个(每年100 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3、功能配套、管理先进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设施改造升级和业务功能拓展20 项工作。其中,推进设施升级改造的10 项内容是:市场地面硬化、水电道路系统改造、交易厅棚改扩建及储藏保鲜设施、加工分选及包装设施、客户生活服务设施、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和卫生保洁辅助设施的升级;业务功能拓展的10 项内容是: 实行场地挂钩、开展加工配送、监管质量安全、推进包装规范、强化信息服务、发展现代流通、壮大市场主体、开拓对外贸易、维护安全交易和完善公共服务。此外,商务部也于近期部署在全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该项工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重点改造100家大型

4、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着力培育100 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从以上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新时期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即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程, 加强和改进市场服务,建设符合现代流通发展要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五纵二横”减免通行费助农增收 文件:2006 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解读:从1995 年起,我国先后建成了山东寿光至北京、海南至北京、海南至上海、山东寿光至哈尔滨等4 条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穿越全国18 个省(市、区),总里程达到1.1 万公里。除此之外,一些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的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

5、色通道”。2005 年1 月,交通部、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纠风办等7 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05 年年底,我国要基本建成“五纵二横”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2006 年1月15 日,交通部发布公告,我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全部开通运行。“绿色通道” 网络全长2.7 万公里,由银川至昆明、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海口、哈尔滨至海口,上海至海口5 条纵向线路和连云港至乌鲁木齐、上海至拉萨两条横向线路组成,贯穿31 个省、区、市,覆盖了全国所有重要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绿色通道

6、网络的建成,将有效地改善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增加沿线各省市农产品的外销量,为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居民的菜篮子起到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各地的绿色通道政策各有侧重。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贵州、云南、陕西、青海、湖南等13 个省(区、市),对整车及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实行了通行费全免的政策;江西、甘肃、宁夏等3 个省(区)实行了通行费减半收缴政策;天津、河北、吉林、辽宁、山东、广东、广西、湖北等8 个省(区、市)按照降低一个车型的标准收取通行费;重庆、四川对周边省(区)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免缴通行费;青海省对本省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实行通行费全免;北京、黑龙江暂未实

7、行通行费免缴;新疆正在制定相关政策;甘肃省实行“绿色通道” 限时开放;28 个省(区、市)实行省内外无差别政策。 连锁经营建立现代规范营销模式 文件: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解读:2005 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 ,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 ,城乡市场间的增幅差距不断拉近。农村市场的启动,开始成为拉动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商品市场的总量仍感不足,分布也不尽合理,在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超级市场、连锁店,在

8、农村还不多见。此次一号文件中出现建设连锁化农家店的内容,将通过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市场化运作,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扶持下,逐步改变农村消费不方便、消费不安全、消费不实惠的现状。2003 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技术服务部门所办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促进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健康发展。2005年2 月起,商务部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计划在2005年至2008 年,在农村设立25 万家新型农家超市,覆盖全国70%的乡镇,50% 的自然村, 在3 年内,逐步

9、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2005 年,全国有1150 家流通企业在777 个县市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预计新建和改造7 万个标准化农家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以来,为农民构建了省时、省钱、省心的购物环境。 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农村流通 文件: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解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政府在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去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和

10、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意见指出,要加大农村市场建设的力度, 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市场的形成,有条件的地区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给予支持。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抵扣;对试点企业从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产品的,鼓励其取得农业生产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对试点企业建设冷藏、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这一系列的政策无疑将给商贸企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打入一针“强心剂”。同时,在去年一号文件对邮政系统服务“三农”提出具体要求后,今年一号文件再次明确了邮政在服务“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统

11、计,2005 年,中邮系统配送的生产生活品总量达26 万吨,配送额达30 多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0。这些物资的配送全部由邮政系统建立的19.3 万个网点送到千百万农民手里,其中仅在2005 年新增加的网点就达6 万个,初步建成了渠道畅通、运行规范、服务优良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联合发展构建供销社现代经营网络 文件: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解读:近年来,供销合作社重点打造了“新合作”、“中国农资”两个全国性品牌,采取特许加盟、并购等多种形式加快了现代化经营服务网络建设。2005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

12、总额6130 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增长11.6。其新合作、苏果等一批品牌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苏果超市是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创办的企业。目前这家企业的连锁经营网络覆盖苏、皖、鲁、豫、鄂、冀等6省,连锁店总数达1460 家。根据供销合作社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供销合作社提出将以建设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为目标,引导和促进全系统走联合发展的路子,重新改造、加快整合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传统主营商品和优势产业的经营网络,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网络体系,同时,还规划了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到2008 年, 在全国20个省、区、市建立起200 家以上县市一级区域公司,并以此带动、辐射周边的700 个县, 完成整合30000 余个乡村基层零售网点,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农村,销售额达到300 亿元以上,基本完成条件较好的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网络改造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