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辑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文素材包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35KB
约15页
文档ID:277575381
第5辑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文素材包_第1页
1/15

第5辑: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09照金精神照金精神是以照金命名的西北根据地的革命精神,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西共产党人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地区性的一种革命精神西北根据地的创建经历了陕北根据地的建立、陕甘边根据地的建立和西北根据地的兴盛三个时期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陕甘边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称其是“落脚点”和“出发点”精神内涵】照金精神具有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团结奋斗的合作精神、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对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精神等不同于其他革命精神的特定内涵第一,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体现在:西北根据地的建立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西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独立自主地探索陕西革命道路的结果,在遥远的中国西北实践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第二,团结奋斗的合作精神体现在:1930 年后,由于形势发展和斗争的需要,党、政、军组织就形成了陕北和陕甘边两个部分,他们既能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又能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体现了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合作精神和真诚的革命情谊第三,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体现在:在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每次战斗中,都有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第四,对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精神体现在:刘志丹、谢子长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多次受到党内“左”倾错误的干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处理,但他们相忍为党,顾全大局,表现出对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精神精神意义】照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的精神资源,也是当前加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精神动力论述摘编】2015 年2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照金镇,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革命旧址时指出——照金精神在现在还是很适用的,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够在照金落脚,就是因为群众基础好,他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这里的群众能够支持革命,现在我们党要依靠群众,要把照金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如果能做到这些的话,我们的事业就固若金汤了照金精神,写下光辉一页发稿时间:2021-10-28 14:28:00 来源: 人民日报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14日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深秋时节,走进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穿行在革命老区照金镇的川梁沟峁里,浓浓的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  上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革命先辈以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孕育形成了伟大的照金精神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照金镇考察时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不怕牺牲,顽强拼搏  照金广场中央,矗立着一组雕像——中间是刘志丹同志,两旁穿大衣的是谢子长同志、戴军帽的是习仲勋同志雕像背后,便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一件件文物、史料,就是一段段风云激荡的岁月照金纪念馆副馆长宋建斌,将历史的指针拨回到上世纪30年代  1932年2月20日元宵夜,刘志丹同志和谢子长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趁着照金街头耍闹社火,奇袭当地反动民团,点燃了照金革命的烽火  为什么选择照金?一是照金地处桥山山脉南端,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进可取、退可守,是一块较为理想的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区域。

二是当地百姓困苦,革命热情高涨当时照金地区的土地绝大多数为几家大地主和香山寺院占有,无地农民超过六成土豪劣绅,大斗收粮、小斗出粮宋建斌指着纪念馆里陈列的大小两个粮食斗说,加之沉重的苛捐杂税,不断的饥馑灾荒,百姓苦不堪言  红军的到来,让当地百姓欢欣鼓舞当年12月,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正规红军  首战焦家坪、香山寺分粮、鏖战庙湾镇……红军转战照金各地,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百姓拍手称快  1933年3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兔儿梁成立4月,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土地革命斗争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照金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根据地的创建极为不易,枪林弹雨中,红军将士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展现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宋建斌感慨地说  1933年春,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革命委员会、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等迁驻照金薛家寨9月,趁红军主力外线作战,敌军从薛家寨后梁发起进攻而此时,寨上仅有一支政治保卫队留守  势孤兵寡,情势危急在习仲勋同志指挥下,干部、工人们毅然拿起武器,妇女游击队的全体队员也勇敢地投入战斗,阻敌于险壁之下。

随后,游击队主力赶回增援,薛家寨上枪林弹雨,从拂晓激战到下午,敌军最终狼狈溃逃  “战斗,有捷报、有失利,但红军将士始终像在薛家寨保卫战中那样,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宋建斌说  烽火硝烟,初心如磐在革命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舍生忘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保卫薛家寨,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壮烈牺牲这头颅任你割断,这肉体任你踏践……”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王泰吉被捕后,任凭敌人威逼利诱,坚守共产党人的气节,临刑前写下的“绝命词”展示了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独立自主,开拓进取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掌握“枪杆子”的极端重要性点燃照金革命烽火之前的几年里,共产党人在陕甘地区曾先后举行过大小70多次兵变、起义,但均告失败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必须建立起革命的武装,到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边远山区开展游击活动,并逐步建立根据地  “这是一种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铜川市耀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宋剑波说,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紧密结合西北革命斗争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反复总结经验,排除“左”倾错误路线干扰,独立自主开展革命斗争。

  走进位于照金镇北梁村的陈家坡会议旧址,两间石板房映入眼帘1933年8月14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人就在院中的老树下,围坐在石凳旁,召开了陈家坡会议  会议召开前,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陕甘边革命斗争连续遭受严重挫折当时,根据地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宋剑波介绍说,“习仲勋、秦武山等领导人,坚持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方针经过激烈讨论,会议统一了对汇聚照金苏区的几支革命武装的领导,制定了各方力量一致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战略方针,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1933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重兵进攻薛家寨,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照金根据地失陷1933年11月3日至5日,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召开包家寨会议,决定建立以陕北安定、陇东南梁、关中照金相互支持的三路游击区,以南梁为中心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至1934年1月,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纵横70多公里的陕甘边新苏区  1934年,红军重新打回照金,全面恢复和巩固了照金苏区1935年2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

  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  远望薛家寨革命旧址,寨身高耸,四面峻绝,壁立千仞顺着山寨步道一路攀登,4个天然岩洞映入眼帘,里面的堞墙工事仍依稀可辨这里曾设有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后勤仓库等,可容千人,易守难攻  薛家寨之所以易守难攻,在于山高路险、地势险要,更在于军民同心、鱼水情深  薛家寨是石头山,当年打墙需要黄土我父亲告诉我,老百姓大老远从山下拿肩扛、用背驮,运了半年多照金镇芋园村村民田发义是老红军田德发的儿子当年,他的父亲曾参与修建防御工事,“男人修工事、运兵粮,女人缝衣服、照看伤员没有老百姓,就没有这红军寨!”  “当时闹革命,他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娃说起父亲,田发义很自豪,“后来,老爷子常给我们讲,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照金苏区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十分注重践行群众路线,红军的优良作风感染了广大群众宋剑波说,“根据地里,军民鱼水情深,生动体现了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1933年春夏,薛家寨山下的亭子沟口建起了农贸集市招百商而不纳税,不设关卡不盘查”,每天开市,萝卜、鸡蛋、豆腐、小米……货品种类很多红军恪守“公买公卖、群众先买”原则,快收摊时才上集,采购所余粮食和蔬菜。

  “红军纪律很严,到老百姓家里买粮食,从来不白吃白拿田发义常听父亲讲,红军经常下山,犁地、收麦子,农忙的时候帮老百姓干活  “践行为民宗旨,赢得群众拥护宋剑波说,“依靠老百姓的坚定支持,根据地得以发展和巩固  “红军作风好,老乡心里都很感激田发义说,“我母亲就给红军做过饭,打荞面搅团吃,也缝过衣服、纳过鞋底  照金镇田峪村村民祁志华说,当年李妙斋牺牲后,爷爷祁振海拿出给家里老人准备的棺材为烈士收殓下葬薛家寨失守后,敌人掘开了李妙斋的坟,当地群众在敌人离开后又偷偷上山,重新收殓烈士遗体照金苏区创建发展的历程,就是老一辈革命家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宋剑波说,伟大的照金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照金精神革命薪火 光芒永存——照金精神述评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赵凡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洁一片英雄的土地,一部红色的传奇每到节假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游人如织,人们在此重温那段峥嵘史诗,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地处陕甘毗邻地区,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地势险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创革命根据地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彰显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照金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照金精神,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功开创和西北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追求和扎实工作作风的精华,历经岁月洗礼而不褪色分毫,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回信,勉励同学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处处革命旧址讲述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一件件红色文物彰显着历久弥新的照金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陈家坡,不一般,明灯广场在眼前,明灯亮,明灯红,明灯照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