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识分子与一个时代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的社会学方法论 口汪英(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内容摘要】近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书,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思考法国大革命的一部伟大著作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原创性问题,为解答问题,作者亲赴美国做实地考察、访问、请教,完全建立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后在写作中大量地运用社会学的各种方法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释了法国大革命与民主的悖论结局,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民主趋势提供了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关键词】托克维尔;原创性问题;社会学方法作者简介】汪英,历史学博士,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文化史、中国传播史研究思想家以其思想的卓著成名于世,思想的卓著则仰赖于背后的思想资源,而思想资源要而言之,不外乎社会的时代的变动、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之际的阵痛、思想家个人特殊机遇和超群的智慧,是多方面因素集合、荟萃的结晶,是新问题和新方法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风云际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反之,即便遭遇过社会的时代的巨变、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个人“悲欢离合”的戏剧性经历,而没有产生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则是一种悲哀,正如歌德所说“我种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法兰西民族则是前者的典范,至今仍是世界思想(包括学术思想)的原创地,并在历史上为世界贡献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思想宝库,可待挖掘的精华数不胜数,可供借鉴的资源犹如“活水源头”,取之不尽法国19世纪著名思想家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就是这座宝库的烁烁发光的金子之一初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曾为其思想的深邃震撼,随后读《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又为其“民主社会的百科全书”式的阐释所深深吸引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思维,需要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实现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民主的发展就是欧洲19世纪的伟大事业之一,托克维尔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其对民主理想的追寻,不满足于对法国大革命及其后果的解释,又亲自赴美国运用社会学方法调查该国的民主运作情况,撰成《论美国的民主》该书即是原创性问题的提出与实证性方法的运用相统一的典范一、“原创性问题”的提出1805年7月29日,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生于法国今伊夫林省塞纳河畔维尔内伊虽诞生在贵族世家,但并未享受其殊荣1789年法国大革命“革”了“贵族制”的命运,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时期,托克维尔的祖父母和叔叔又都被送上了断头台,他的父母也被关押,父亲头发一夜变白,之后母亲精神崩溃。
直到罗伯斯庇尔垮台之后,他的家庭才恢复正常童年的托克维尔是在超出年龄的恐惧和担忧中渡过的近代以来的心理学解释,一个人的童年影响终身当生命随时随地面临“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的挑战时,头脑中萦绕的“这个问题”将会跟随它的青年、中年乃至晚年托克维尔此后的成长经历恰恰印证了这个解释1831年,经过四年巴黎学习法律和近四年法官的执业生涯,时年二十五岁的托克维尔就带着对法国大革命及革命之后诸多问题的思考,前往美国考察民主制度,长达九个多月他自认美国考察“并非满足好奇心”,三十岁时出版了这本名著;晚年托克维尔对自身的定夺更见卓识,“我觉得我真正的价值尤其存在于这些思想著作中;我擅长思想胜于行动;假使我能在这世界上留下点什么,那就将是我的著作”因而他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得自觉自愿他的这种自述也可视作任何一个思想家诞生所应有的个人内在禀赋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必然“遭遇”一个“伟大问题”,并且以他个人思想的智慧和方式,对于这个“伟大问题”做锲而不舍的解释,提出非同寻常的思路,敢于超越时代局限性,创造性地做出结论1789年法国大革命——至今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事件,给法国乃至全世界提出和留存了诸多“伟大问题”。
托克维尔的幼年厄运反成为思想家的幸运一方面时代造就了“伟大问题”,另一方面思想家还要能够通过“智慧之神”把“事件”解读为“问题”托克维尔的两部代表性著作中就充满了许许多多问题,“既然问题已经不是探讨我们法国应当建立王国还是共和国,所以我们只应当研究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动乱不一的共和国还是一个永久康宁的共和国,是一个有条不紊的共和国还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共和国,是一个爱好和[来自www.lW]平的共和国还是一个黩武好战的共和国,是一个自由的共和国还是一个专横的共和国,是一个威胁财产和家庭的共和国还是一个承认和依法保护这种权利的共和国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对法国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文明世界也有重大意义”他在写《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前曾说:“……我自认为比起写《论美国的民主》时更能处理好一个政治学专著的重大问题但是选择哪个主题呢?成功机会一半以上就在选题,不仅因为需要找一个公众感兴趣的主题,尤其因为需要发现一个能使我自己也为之振奋并为之献身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法国大革命所要解决的民主、自由和平等问题托克维尔终其一生围绕“问题”思考,并把“问题”化成经典之作如果说思想家的思想固然重要、精彩,然而锻造“经典”的“工具”“方法”同样夺目生辉。
没有经过高炉淬炼的“思想”之钢,那能有坚硬的智慧,进而流传百世?“伟大的问题”要获得“伟大”的“答案”,思想利剑的穿透功不可没,理论、方法的光辉照耀尤为上乘托克维尔天才式的预见性,从个人、家族、国家的历史横穿而过,望见人类长河的未来,“从脑力劳动成为力量和财富的源泉之后,每一科学发明,每一新的知识,每一新的思想,都应被视为人民行将掌握的权利的胚芽诗才、口才、记忆力、心灵美、想象力、思考力——上天随降下的这一切资质,都在促进民主;即使它们落于民主的敌人之手,也会由于它们显示了人的生性伟大,而仍能为民主服务因此,被民主征服的领域,将随着文明和教育所征服的领域的扩大而扩大,而文学则成为对一切人开放的武库,弱者和穷人每天都可以从中取用武器翻阅一下我们的历史,可以说我们在过去的七百年里没有一件大事不曾推动平等”从人类社会进步的所有领域、层次捕捉民主资源、汇聚民主力量在“人民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到处都在促进民主所有的人,不管他们是自愿帮助民主获胜,还是无意之中为民主效劳;不管他们是自身为民主而奋斗,还是自称是民主的敌人,都为民主尽到了自己的力量所有的人都汇合在一起,协同行动,归于一途有的人身不由己,有的人不知不觉,全都成为上帝手中的驯服工具”。
因此,托克维尔坚信“民主即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和普遍地到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童年的历史记忆,以及“原创性问题”,一并是托克维尔思想前行的起点,而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才真正是他所思所想的中心托克维尔已然从一个个问题迈向“问题中心”难怪研究托克维尔思想的学者说,他的著作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写成一部著作,因为“问题意识”贯穿于他的著作的全部首先,《论美国的民主》内容分上、下卷,上卷分两个部分,下卷分四个部分从形式上看,著作的章节标题以“为什么”“如何”“怎样”这样的疑问词提问的就有三十六处之多;有些章节的内容虽然没有以疑问词提问,但仍以问题出现完全可以说《论美国的民主》是一部以“问题”为经纬贯通思想探索的巨著,这的确是托克维尔的创举;其次,托克维尔认为,法国“这场革命是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的事实,并欲从经历过这场革命的国家中找出一个使这场革命发展得最完满最和平的国家,从而辨明革命自然应当产生的结果;如有可能,再探讨能使革命有益于人类的方法”去美国考察,他的希望“是从美国找到我们可资借鉴的教训”从美国归来后,托克维尔说:“我自信,我在美国看到的超过了美国自身特有的我所探讨的,除了民主本身的形象,还有它的意向、特性、偏见和激情。
我想弄清楚民主的究竟,以使我们至少知道应当希望它如何和害怕它什么最后,托克维尔在思考法国大革命的初衷和结局,看到法国人追求民主而丧失掉民主;法国的民风、民俗、民情等等是如何导致了这种结局欧洲大陆没有他所期望的理想型制度,而美国则可能是一“理想模式”六十多年以来,我们昔日创制的人民主权原则,在美国正完全取得统治地位他以最直接、最无限、最绝对的形式在美国得到实施”[10]但是“我们把实现转向美国,并不是为了亦步亦趋的仿效他所建立的制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使用与我们的东西;更不是为了照搬它的教育之类的制度,我们所要引以为鉴的是其法制的原则,而非其法制的细节”没有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观察、见识真正的民主,法国大革命留下的“问题”也可能只是问题美国模式”打开和开阔了思想家的视野,托克维尔从社会民风、民俗、民情全方位解答法国民主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美国又翻转成全方位考察美国民主、平等问题的思维方式托克维尔走出“法国”,才真正看到法国的“问题”,给出了问题的答案1789年法国大革命这个极具界碑的年份和事件,为整个人类提出了非同寻常的原创性命题,还可列举的年份和事件有1870年的巴黎公社起义、1917年的十月革命……它们成为思想家思考人类命运问题的起点和原点,不同民族付出的生命代价,在思想家这里凝聚成了智慧,设计和指导了人类向前发展的维度和方向。
反观中国,近代中国并不缺少这样重要的年份和事件,1840年的鸦片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1年的辛亥革命、1927年的大革命、1937年抗日战争、1957年的“反右”运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的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所遭遇的重大难题、解决或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新问题,不断在提示中国的“原创性”问题所在一方面是战争年代革命发生得过于频繁和急速,一方面是政治家与思想家集于一身,“原创性命题”的提出与解答常常纠结一起托克维尔的“问题意识”“选题意识”路径,以及只以思想家单一身份思考一个民族的长远问题,也许更有助于让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二、运用社会学方法,构建“民主的社会百科全书”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社会学方法阐述了民主、平等、自由这些深刻而抽象的概念,这在古今中外的重要思想家中都是不寻常和不多见的其一,访问法,托克维尔带着自己的观点考察美国社会,但是在客观地描述美国的民主、美国民主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细微之处他将他所见所闻真实地报道出来,“决没有硬要事实迁就观点,而是让观点以事实为依据”“在涉及舆论、政治习惯、民情考察的问题时,我都向见闻广博的人请教过”。
因此他在美国收集了大量可信资料,访问过广大地区其二,微观社会学,包括参观、观察、访问、个案研究、文献研究托克维尔综合运用了这些方法具体言之:运用了工业社会学方法例如他专门探讨了“什么东西在使几乎所有的美国人喜欢从事实业”;运用政治社会学他探讨了“为什么可以严格地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运用法律社会学他探讨了法律、民权、社群、结社与美国的民主社会之间的关系,他尤其推崇美国的民法制度,强调乡镇政权在美国的重要性;运用知识社会学,他探讨了“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具体有“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运用社会心理学,托克维尔在观察、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剖析了美国人的一般心理,如“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为什么美国人身在福中还心神不安”“美国人为什么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我们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运用家庭社会学,托克维尔考察“民主对家庭的影响”“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年轻女性怎样习得为妻之道”“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民主怎样改变主仆关系”;运用建筑社会学,托克维尔探讨了“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一些那些平凡的建筑又建造一些那么宏伟的建筑物”;运用语言社会学,托克维尔探讨美国“民主时代文学的特征”,以及“为什么在民主社会里研究希腊和拉丁。